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新石器时代玉琮
释义

新石器时代玉琮,是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最重要的一种礼器,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藏品简介

高:49.7厘米

所处时期: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

详细信息

这件玉琮由墨玉制成,内圆外方,上大下小,中有穿孔。共19节,是目前国内所见最高的玉琮。玉琮四边的兽面纹已经高度符号化,近顶端阴刻有日月纹图案,器身局部残留有制作时的切割痕迹。

历史渊源

典型的玉琮往往在四角雕刻兽面纹,在四边正中刻神人兽面纹。规整的造型、细腻的雕琢与威严的神像,使得玉琮具有一种庄重、神秘、肃穆之气。对玉琮用途的猜测目前不下20多种。一些学者认为,琮是一种沟通天地的法器,上大和内圆象征天,下小和外方象征地,外表的神人兽面纹象征当时巫术活动情况。

这件玉琮阴刻的日月纹图案是大汶口文化大口陶尊上的代表性徽号,两个区域文化的象征性因素融为一体,最直观地体现了良渚文化与山东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交流与融合。1987年和1989年发掘的江苏新沂花厅遗址,发现了单纯的大汶口文化墓葬与受良渚文化影响的大汶口文化墓葬共存的现象,从一个侧面证实了这两种文化的交流与冲突。

良渚文化的玉琮一般分为若干节,每节以边角为中心线,琢出兽面纹,以凸出的短横档表示嘴部、对称的双圈表示眼睛,并在外圈两侧刻出弧线三角形阴纹作为眼角。这类兽面纹还在许多玉饰上出现过。这件从山东境内征集的玉琮在近口部隐约可见浅刻的“日月山”符号,同类符号又在大汶口文化的陶尊上见到,有人认为这是早期的文字,也有人认为是族徽。

“新石器时代玉琮”相关词条: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合作编辑者

如想投诉,请到;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约 次
编辑次数:4次
最近更新:2012-04-20
创建者:蓬莱小山
更多贡献光荣榜

突出贡献者:

蓬莱小山 

辛勤贡献者:

数字博物馆123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7:2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