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新生儿皮肤感染
释义

脓疱疮有称为传染病脓痂疹,俗称黄水疮,是一种最常见的化脓球菌传染性皮肤病,其特征为丘疹、水疱或脓包,易破溃后成脓痂、系接触传染,蔓延迅速,可在儿童中流行。

疾病名称

新生儿皮肤感染(脓疱疮及皮下坏疽)

疾病概述

皮下坏疽是新生儿是时期常见且比较严重的一种皮肤浅层的化脓性感染。冬季发病较多。新生儿皮肤防御能力及对炎症的反应均差,淋巴结屏障功能也不完善,极易受细菌感染而发生皮下坏疽。新生儿长期仰卧位,被服的摩擦、大小便浸渍或哭闹躁动等都可诱发局部皮肤损伤,使细菌得以侵入。感染的细菌常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亦可偶为绿脓杆菌、草绿色链球菌等。并发败血症时,血培养可得阳性结果。

疾病分类

妇产科

治疗方案

1.隔离患儿。

2.停止沐浴,只擦洗面及臀部,感染局部皮肤用75%乙醇擦拭后涂抗生素软膏。

3.成熟脓疱用针刺破涂1%甲紫溶液;皮下坏疽有波动者,切开引流。

4.脓液送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5.根据病情选用细菌敏感的抗生素。

预防措施

1、采取适当的护理方法。

新生儿皮肤薄嫩,易破损增加感染的机会;皮肤的分泌物及日龄较大的新生儿皮肤上的正常菌群均有抵抗致病菌入侵的作用;出生时脐部创面易于感染等特点。因此,皮肤清洁重点是颈部、耳后、腋下、腹股沟等皮肤褶皱处,用软布轻柔清洗;脐部创面未干燥时,每日用乙醇消毒;口腔内有鹅口疮时用甲紫涂抹;新生儿排便后臀部清洁要轻擦拭,干性皮肤护理强调尽量减少操作,防止皮肤损伤,保留皮肤正常分泌物。尿布要及时更换,大小便后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2、勤通风,多换气。

新生儿身处不通风的房间,空气污浊,皮肤排汗不畅,容易发生新生儿脓疱疮、新生儿尿布皮炎、红斑等皮肤感染性疾病。因此,病室应该通风,2次/d,15--20min/次。新生儿衣物要柔软、清洁、宽松,每日更换,穿着不易过多。减少探视人员,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

3、做好医院感染的预防。

新生儿皮肤感染多数通过医护人员和产妇带菌者感染,要预防医院内新生儿皮肤感染,需要医护人员和家属共同努力,医护人员为最重要的一环。医护人员应该身体健康,衣着整洁、勤洗手,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在接触新生儿之前一定要洗手;积极处理已经发生的皮肤感染,并与健康新生儿隔离;注意环境的消毒,防止感染的传播和蔓延。医务人员还要做好产妇及家属的宣教工作,帮助他们学习新生儿护理知识,传达新观念,解答他们的问题。

保健贴士

1.新生儿初生时,在颈、腋窝下、大腿根部等皮肤有皱褶的地方,可用纱布蘸消毒的植物油,轻轻地擦去胎脂,然后撒少许无刺激性的滑石粉。

2.在脐带脱落前,除大便后用温水冲洗外阴及臀部外,不宜洗澡。一旦发现新生儿皮肤有小脓疱时,轻者涂1%龙胆紫,很快就可干燥而愈;较大的脓疱,可先用酒精或络合碘消毒,再用消毒的针头挑破,再用生理盐水或凉开水洗净,然后涂上1%龙胆紫。假如脓疱较多,特别是伴有黄疸不退或加重,孩子哭闹不安不吃奶,很可能发生了败血症,要及时上医院诊治。

3.新生儿最易感染的部位是脐部。在脐带未脱落前,一般用消毒纱布覆盖,但切忌用粘膏粘于肚皮上。当包布浸湿或被粪便污染时要及时更换,同时用2.5%的碘酒涂抹断端及脐带,再用75%酒精擦去碘酒,此时要注意勿使碘酒沾于小儿的皮肤上,一般2-3天脐带残端即可脱落。脐带脱落后,根部痂皮要待它自行剥离。如脐孔有少许清亮的分泌物,可用75%酒精每天擦洗一次,几天后即可干燥。如分泌物呈脓性,伴有臭味和脐周发红时,多是得了脐炎。此时,轻者可先用75%酒精涂擦,再抹上1%龙胆紫,同时最好请医生看看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并做好监护。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0:0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