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安杰莉卡·考夫曼自画像 |
释义 | 名称:安杰莉卡·考夫曼自画像 作者: 安杰莉卡·考夫曼 创作时间: 1787年 材质:画布油画 规格:128×93.5厘米 收藏地:意大利,佛罗伦萨,帕拉蒂纳画廊,皮蒂宫 简介: 考夫曼生于瑞士长于意大利北方,非常年轻时就在帕尔马和博洛尼亚临摹绘画大师们的作品,开始了自己的艺术研修生涯。1763年,她在罗马认识了新古典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家约翰·乔基姆·温克尔曼(1717年生于施滕达尔,1768年卒于的里雅斯特),并经常参与当时最活跃的文化晚宴。1766年到1781年,她在伦敦,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她虽然属于新古典主义,但在用色和色调方面与新古典主义有些差别,在这两方面,其基础在于,她吸取了科雷焦和圭多·雷尼的经验。这幅特殊的自画像因有若干版本而非常出名,它的身世恰恰可以通过佛罗伦萨的通信搞清楚,我们知道的是,这幅画是为了同以前的一件礼品配对,那件礼品也是画家在佛罗伦萨逗留期间赠送给大公的。这是一幅尺寸不太大的画,女画家认为它并不符合自己的期望,虽然她在谈到这幅画时也很有感情,她说,虽然她满腔热情地画了这幅画,但这一作品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水平。1788年6月作品完成,而购买此画的事1782年就已经开始,尽管画廊领导人朱塞佩·本奇文尼·佩利再三催促,画家还是拖了很久,画一完成,佩利立即告知了哈布斯堡罗莱纳的大公、未来的皇帝(1790年)彼得·莱奥波尔多(1747—1765—1792年)。油画的尺寸比大公画廊中大部分其他艺术家的自画像要大,表现的是一位坐着的女性,这是传统上为上流社会人物保留的姿势,几乎是全身像,脸上显出一种当时上流社会的人也不会有的随意的表情,即使是很多真正的贵妇人在给君王的画像中也是决不会呈现这样的表情的。显然,考夫曼不乏这种勇气和自我意识,因此在作自画像时身着轻薄白色服装,几乎是古代希腊的长袍,就是有意要表现自己腰身的纤细,腰带系得很高,几乎到了胸部,腰带扣装饰了古代的珠宝。特别是,中间的那个扣就是当时保存在那波利的古罗马缠丝玛瑙“阿迪卡之争”(这次展览也有这一件)。根据希腊神话,海王波塞东为表示感谢而送给雅典百姓一匹马让他们供奉并用以保护这座城市;为了对抗帕拉德(也叫雅典娜),应该给的是能带来繁荣的橄榄,从而在争论中得胜。这种影射应归功于大英帝国国王陛下派到那波利(1764年至1800年)的古希腊瓶收藏家威廉·哈密尔顿,他后来成了那个哈特小姐(里昂,1761—1815年)的丈夫,哈特小姐鬼使神差地见到了约翰·沃尔夫冈·歌德(1749—1832年),穿的是埃尔科拉诺舞女的轻薄服装,此后自1793年起因与海军上将奥拉齐奥·纳尔逊(1758—1805年)的关系而大出其名(普拉兹,1974年)。在那波利的这种重返古代风俗的自由和大家都假装博学文雅的氛围中,考夫曼也想使这幅画成为这种氛围的一部分,反映女性的绝对自主:她嫁给了意大利画家安东尼奥·祖基(1781年),却很少与他住在一起。在给费尔迪南多·波旁国王(1751—1805年)和王后、哈密尔顿女士的密友玛丽娅·卡罗莉娜(1752—1814年)画像时(1782—1783年),考夫曼经常到那波利(第一次是1763年7月到1764年4月),肯定是呼吸到了那里的自负放荡的气息。细心而严谨的古代珠宝专家本奇文尼·佩利当然不会忽略这一点,但他也许会原谅这幅自画像轻薄地画上了一件佛罗伦萨古玩家们非常喜爱的珠宝,他们因此会对画到它而感到惋惜,它也是另一位珠宝行家和收藏家梦寐以求的,这就是安杰莉卡·考夫曼的订画人斯坦尼斯拉·奥古斯托·波尼亚托斯基亲王(1754年生于华沙,1833年卒于佛罗伦萨),他想在托斯卡纳的首府同自己的所爱的结束自己最后的时日。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