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新疆农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
释义

新疆农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成立于1956年,与中央农业管理干部学院新疆八一农学院分院合署办公。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帮助和学校的正确领导下,50多年来,学院走过了一条创建、恢复,巩固提高,改革调整,快速发展之路。新疆农业大学建校早,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备先进,又有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对发展成人教育具备了充分的条件。

创建恢复期

1952年8月1日,新疆八一农学院一成立就对干部培训工作十分重视,各系从军垦部队的急需出发,举办不同类型的干部训练班,农业经济系曾于1952-1955年举办农业干部进修班三期,学员164人;又于1963-1965年举办县团级干部培训班两期,学员188人。函授教育也在院教务处的主持下,1955年开始筹备。根据当时院领导的批示精神及本院中等农经专修科的教学计划,制定了函授专修科的教学计划草案。同时,在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干部的指导下,拟订了函授办法草案及招生办。

1956年9月又奉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的指示成立了函授科,属学院技术指导部领导,唐志镛同志任科长,设一名工作人员负责学籍管理,分发教材,收转作业等。还主办《函授学习》内部刊物,教学工作由各系安排骨干教师任课。1958年下半年因当时的国内形势和条件所限,函授教育停办。

1960年,根据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指示精神,报自治区党委、人委同意,于当年8月份恢复函授教育,并成立了函授部,由刘兵同志任主任,曹冯德同志任副主任,设有四名工作人员,有六名专职教师具体负责函授教学工作。后来根据中央精兵简政的指示,经自治区人委批准,于1962年6月25日起停止函授工作,撤销函授部。1963年学校曾制订函授计划,因一些主客观原因未付诸实施。1979年张子厚副院长,教务处朱海林副处长着手恢复函授教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成立新疆八一农学院函授大学,由罗乾昌副院长(后任院党委书记)主管函授教育工作。设立函授部,蒋兴涵同志任主任,阿比列同志任副主任,下设办公室有12名工作人员。1984年9月,函授部更名为成人教育处;1985年3月,任命张方龙、佟忠恕两位同志担任副处长;1986年7月,院领导班子进行调整,尹经章副院长(后任院长)主管函授教育工作,11月份成人教育处领导进行调整,茹园同志兼任处长,佟忠怒、张华岳两同志任副处长,调有11名工作人员;1981年12月,创办刊物《八农函授》。1980年2月,在昌吉州首次设立函授总站,由昌吉州派人负责函授站管理工作;1981年春天,建立喀什函授分校,由喀什地委领导负责分校管理工作;1982年秋天,设立伊犁函授分校,由伊犁州领导负责分校管理工作; 1985年底,函授总站两个分校的学生全部结业,因校舍有困难,停止了函授工作,只有八一农学院校内还在继续办函授教育,在校学生358名。从1980年以来,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每年都招收新的函授生,有各种层次:岗位职务培训、县级以上牧业领导干部培训班;成人高等教育(学历教育)的函授班、夜大班、干部专修科;新知识新技能的继续教育、农艺师、畜牧师、兽医师知识更新班,有一整套的教学管理制度。专业设置主要根据工农业生产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本着干什么工作学什么专业的原则来确定。招生对象面向自治区各专州、县、市及新疆建设兵团所属单位。从1956年办函授教育以来,都由该院命题考试录取。1986年开始,通过全国成人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择优录取。新生入学后,主要以自学为主,每学期有一个月的时间集中面授。

巩固提高期

中央农业管理干部学院新疆八一农学院分院(简称农干分院)创建于1980年9月,刚成立时名为农牧渔业部干部培训班新疆八一农学院班(简称培训班),1980年10月6日培训班第一期学员正式开学上课。农干分院是新疆八一农学院的一个组成部分,业务上受新疆八一农学院和中央农业管理干部学院的双重领导。

农牧渔业部领导何康、朱荣等曾专程来班视察学习情况;自治区领导王恩茂、铁木尔.达瓦买提、李嘉玉、贾那布尔、司马义.牙生诺夫、巴岱等曾先后来班祝贺并讲话。

农牧渔业部任命新疆八一农学院副院长张子厚兼任农干班主任;茹园任副主任兼书记;阿不都·哈德尔任副主任。

培训班成立之初,借用自治区农机干训班的校舍,因此,在教室、宿舍、食堂等各方面都比较困难,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1980年按原订计划招生开学,1983年11月根据农牧渔业部(83)农教字第137号“关于成立中央农业管理干部学院的决定”精神,培训班改名为“中央农业管理干部学院新疆八一农学院分院”(简称农干分院),同时,农牧渔业部任命新疆八一农学院党委副书记沙德尔兼任农干分院院长,茹园任副院长。新疆八一农学院党委任命伊敏阿洪任分院党总支书记,并设立教学组、行政组等。

1980年10月,农牧渔业部拨款90万元为分院修建面积3246.14平方米的培训大楼,楼内有教室、宿舍、图书资料室、计算机室、大小会议室、民、汉食堂、浴室等基本设施,适应了当时的办学需要。

从1980年至1985年底,分院为自治区农牧渔业战线培训了县团以上的各族农业领导干部8期,学员409人,其中民族干部204人(占49.8%),从培训覆盖面看全疆95%以上的县至少有2名,多的有5-6名农业领导干部参加培训,同时还为财政部、总后勤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牧渔业部代培干部60余名。

为了对科技干部进行知识更新和补缺,1983年10月以来,分院举办了骨干农艺师进修班三期,兽医师、畜牧师进修班各一期,1985年8月还邀请美国康奈尔大学土地专家布朗特来院为农艺师班讲学。

为实现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要求,分院根据农牧渔业部和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 中央农业管理干部学院一九八四年举办农业干部专修科的通知”精神,于1984年9月招收了两年制的农业管理干部专修科(农业管理专业)第一期汉语班,学员36名,开设课程20余门,包括土地学、肥料学、耕作学、栽培学、畜牧学、化学、数学及农业经济学、经营管理学、农业管理系统工程、土地规划、管理心理学等。经过两年的学习,达到了大学专科所应具备的知识水平,基本上能适应国家农业经济的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转变的新形势,和对干部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要求。1986年7月份毕业时,中央农业管理干部学院颁发了大学专科毕业证书。由于新疆是民族地区,1985年9月,又招收了农业管理干部专修科第二期民族班学员36名。除了学习专业课外,还开设了汉语课,学员毕业之前还到江苏、浙江等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对民族学员来说到内地学习,有着语言、生活习惯、风俗等诸多不便,他们克服了困难,经过40余天的学习,安全及时返回新疆,每位学员写出毕业论文,再通过答辨,取得了农业部颁发的正式毕业证书。

为适应农村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1984年农牧渔业部和自治区政府共同投资70万元,为农干分院建成“新疆农业培训推广中心”大楼,建筑面积达2159平方米,从而使分院成为一个比较完整的,具有一定水平的培训新疆各类农业干部的基地。

同年,为搞好现代农业经济管理人才的培训工作,由分院和新疆八一农学院农经系、昌吉州有关部门合作,以呼图壁县为试点,用系统工程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制定出一整套社会经济总体规划,对分院的教师考察,学员实践活动创造了条件。

根据农业部的指示,学院从1986年起开办现代农业经济管理知识培训班,对象是县级干部,学时3个月,第一期开学时,区党委副书记栗寿山,组织部卡得尔副部长,农工部续振声部长,八一农学院许鹏院长以及为该班任课的教师等参加了典礼。现代农业经济管理知识培训班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农业企业管理、农业管理系统工程、管理心理学、农村建设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基础、乡镇企业管理等,学习3个月,理论学时约占三分之二,剩余时间为班组研讨教学实践活动,安排有关专家作专题讲座,学员们反映良好。农干分院从1986年9月开办现代农业经济管理知识培训班到1990年1月共办过7期。

为了改善成人教育的办学条件,理顺院内办学关系,增强成人教育的办学机制,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于1989年8月19日成立新疆八一农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并同时与农业管理干部学院新疆分院合并,对外挂两块牌子,单位名称为中央农业管理干部学院新疆八一农学院分院(简称农干分院)和新疆八一农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简称成教院)同时使用。实现了“一个工作队伍,一个领导班子,一个党总支,一个工会部门”的要求,并调整了内部的组织管理结构。院长由八一农学院的领导兼任,设二名副院长,一名党总支书记,下设办公室,在办学条件上除依托八一农学院外,农干分院、成教学院自身拥有教室、宿舍、会议室、食堂、资料室、电算实验室、锅炉房、洗衣房、澡堂、车库等设施。

合并后的1989年,干部教育完成了县级干部岗位职务培训任务共两期三个班(两民一汉),每期三个月,共结业64人(其中民38人,汉26人)。另外,还举办了两期继续教育班(农艺师班和畜牧师班),每期二个月,共32人(均为汉族干部)。

成教学历教育部分毕业了八个班,毕业学员总数为259人,其中业大五个班,共179人;函授三个班,共80人。年内进行了三次成人班的招生工作(业大、函大部分的统招与补录以及专业证书班的统招),共招收新学员705人,其中专业证书8个班274人;业大9个班350人;函大3个班81人。

改革调整期

随着全国进入了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历史新阶段,分院的干教工作有所革新,进行了内部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在教学方面围绕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一系列新的课题而办学。受总后勤部和总院共同委托承办新疆军区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证书班”,学制两年,分别在南疆和院内举行了开学典礼,并进行了第一次集中授课,学员40人,授课五周,这个班秩序稳定,精神饱满,纪律严明,各方面的反映很好。此外,受自治区畜牧厅的委托,举办了一期畜牧场场长岗位培训班(民),学员31人,学习了八门课,历时两个月,畜牧厅对此比较满意。

随着国家农业形势的迅速发展,农业综合开发事业在国内蓬勃兴起,为推动自治区的农业综合开发事业的发展,分院在国务院农业部、总院和自治区党政各部门的支持与指导下,1990年下半年创办了新疆农业综合开发研讨班。

第一期研讨班于1990年10月13日在中央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开学,农业部副部长洪绂曾、自治区党委副书记栗寿山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参加这期研讨班的学员40人,其中地、厅、局级干部9人,县处级干部28人,一般干部3人。学习班赴京、冀、鲁三省市的部分地区实地考察了黄淮海农业综合开发经验,学员们在学习、研讨、总结的基础上,集体向自治区党政领导提出“八五”和今后十年新疆农业综合开发的设想和建设,受到了各有关方面的重视,学员的论文及建议已由分院编辑成册,书名为“新疆农业综合开发研究”,自治区党委农工部部长续振声在序言中写道:“此书是丰硕的研究成果,是一本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指导书”。分院自1990年12月到1991年11月接连举办过3期新疆农业综合开发研讨班,效果良好,影响深远。第二期研讨班重点考察了黑龙江三江平原,学习期间栗寿山副书记专程到北京总院听取了考察学习的情况汇报,并讲话表示满意。第三期研讨班学员来自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结业时,兵团副司令员文克孝专程来院参加典礼,八一农学院院长尹经章出席陪同。

1990年毕业了两个四年制的函授班,共48人;年内又新招了三个三年制的函授班,共120人,函授班共9个,在籍学员275人,比1989年增加了38%。在此期间,函授教育作了两方面的改革,一是由过去每年面授两次,每次一个月,改为每年面授一次,一次两个月。这一改革受到学员和学员单位的普遍欢迎,减少了面授往返次数,集中学习精力,提高学习效果。压缩了面授学时,过去面授时数一般在800-1000学时,根据全国各院校的经验和农业部的要求,面授时数调整为500-600学时,突出了函授教育以自学为主的特点,面授时教师讲难点要点,避免了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除函授班外,1990年毕业的业大共十个班360人,专业证书八个班260人;新招收业大七个班236人,专业证书七个班177人;此外还招收了一个自考班33人。以上总计新招15个班446人,加上老班,专业证书班和自考班总计26个班844人,比1989年的885人减少了5%,为了提高成人班的教学质量,根据业大班的抽考情况,年内发了两次通报,引起了较大的震动。

根据自治区教委的统一部署和全国农业院校高教研究会议的精神,1990年着手进行了统一成人教学计划的基础管理工作,首先调整了六个函授专业的教学计划,其后按上级的要求,联合石河子农学院、农科院职大统一制定15个专业业大班的教学计划,在这个基础上逐步统一各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材以及试题,使成人教育的管理走向规范化的轨道。

同年,受自治区教委的委托,承担了农广校认定学籍抽查考试的出题和改卷工作,共出题12套(6门课)改卷11528份。充分利用该院的办学条件,积极为社会服务先后举办了两期三个成人考前辅导班,学员总数达230人,参加学习的学员有90%左右都通过了成人高考和专业证书班的入学考试,取得了较高的社会信誉,并受到了有关部门的赞赏。

在1990年内,教材和资料建设都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在教材建设上完善了制度,改进了计划管理,年内共完成教材翻译印刷4门600本,并购置了各类教材26门3037本,及时满足了教学的需要。

成人教育作为普通高校的一个基本任务,必须根据社会需要和办学条件量力而行,规模要适度,管理要健全,质量要保证。在成人教育的办学层次和专业结构上,该院总的趋向是稳定业大(脱产)班规模,发展函授教育,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在结构上提高第二、第三产业的专业比重,发展加工、乡镇企业和管理等专业。为了提高成人教育的质量,学院党委和院行政领导根据国家教委(1990)12号文件和自治区教委(1990)23号文件的精神,于1990年9月-10月集中精力进行了治理整顿。院里先后召开了两次行政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形成了《关于加强成人教育管理,提高成人教育质量的决定》,继后又民、汉分开召集了两次成人教育的学生大会。院里的主要党政领导同志亲自宣读《决定》,部署了整顿工作,并对各部门的工作提出了要求,院刊也对此作了大量宣传。

经过这次治理整顿后,进一步端正了办学的指导思想,加强了成人班的思想政治教育,纠正了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的倾向,全面整顿了成人班的纪律,使该院的成人教育从管理、教学、服务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加强,并逐步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

1990年,为了改善办学条件,由中央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和自治区共同投资17万元动工扩建原有的民、汉食堂。扩建面积共440平方米,其中汉餐食堂250平方米,民餐食堂190平方米,总投资约28万元左右,年内搞好了主体工程,工程于1991年底交付使用。

1992年初主持工作的副院长茹园退休,副院长、院长由学校领导兼任,领导班子由张方龙、朱亚夫与二名副院长、总支书记伊明江组成,此时的干部教育正处于低谷。

1992年总院工作会议在新疆分院召开以后,分院全体同志受到很大鼓舞,认真贯彻工作会议精神,虚心学习兄弟分院的经验,在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讲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指引下,着手单位行政管理工作的改革。单位领导班子对此有明确的认识,特别重视干部、工人的思想发动和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学习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文件,介绍外地和其他院校的经验,逐步统一干部工人的思想,振奋精神,促进改革。通过召开党员会、干部会、全体人员会议、个别谈心等多渠道、多形式,一以贯之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反复宣传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的在于转换机制,优化队伍,调动职工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打破分配上的平均主义,保证以教学为中心,发挥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作用,全面搞好各项工作,真正发挥单位的多功能作用,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在改革中,选用了国有资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模式,资产的所有权和经营使用权分离,即甲方(由单位领导、办公室、财务室组成)作为国有资产的产权代表,行使宏观管理职能,具有收益权和处置权;乙方(由教务部、住房部、文印部、汉餐部、民餐部、汽运部分别组成),通过租赁方式从甲方取得资产使用权后,享有独立经营权。甲方根据乙方的经营性质和模式,将相应的人员与固定资产分配给乙方,并通过合同形式确定乙方经营总额和上交比例,乙方各自经营,独立核算,总收入扣除上交部分后,可视承包组工作性质与收入的不同提取10-30%作为乙方内的奖金劳务费。经营方式、经营范围、经营手段均由乙方自定;甲方主要职能是服务、指导、监督、协调,并根据经济力量进行固定资产的改造与更新,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具体改革方案从1992年12月1日起实施,组织机构有了一定的变动,办公室下管住房部、汉餐部、民餐部、车队,增设教务科、财务科、伙食科,1993年下半年设立干教办公室,1994年增设培训科,加强教学管理的力量。

高办班纯收益与增加教学投入是相矛盾的,难以适度调 控,特别是干部教育,更不宜强调办班纯收益。因此,在沈阳会议后,根据总院领导的指示和会议精神,把整个教务管理改为甲方,不论是干教办公室或是成教办公室都不实行承包。

改革是一个新生事物,既没有可搬用的模式,也没有多少可借鉴的经验,只能在自身的实践中不断总结探索才能前进。单位在改革中虽然走过一些弯路,这是很正常的,也正由于如此,学院的思想认识才能得以深化和提高,也才能为以后的发展提供可贵的经验。

在学校里,学院是二级财务,实行单独核算,长期以来,学院与学校之间的经济关系是:由院里发工资。单位内部改革后,学校也进行了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从1993年起,学院除工资、公用经费和奖金、劳务费三项费用全部自理外,按毛收入的20%上交学校,各系、部举办的成教班按学费总额的5%作为学院的成教管理费。这样一来,该院断了“皇粮”,经济压力增加了,但学院从全局观念出发,觉得经济关系理顺了,分院的经济自主权大了,压力变动力,只要搞活内部经济,学院的发展潜力还是存在的,领导的精力也逐步由内务管理转为外部开拓,使整个分院充满了活力。

在干教事业上,学院主动争取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和农工部的领导,并进一步加强自治区政府人事厅及农口各厅、局的联系协作,在保证重点的前提下,按照干教重心适度下沉的思路,拓宽办班路子,大大发展了干部教育的总体规模。在1993年,除按期完成了计划内的4期干教班任务外,该分院采用多种形式(委办、合办、协办等),已举办了四种类型13期干部培训班,学制由半个月至两个月不等,参加培训的各民族干部达1028人(其中少数民族干部404人,占39%),先后为农工部、畜牧厅以及新疆各农口系统举办过市场经济研讨班、外贸经济研讨班,委托沈阳农大分院与华南农大分院联合举办一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讨班,讲了11个专题,并到深圳、珠海等地考察学习。

在近几年持续发展的基础上,1993年的成教规模又有了新的突破,全院成教学历班的规模达40个班1700多人,其中由成教院直接管理的函授班为13个595人。为了挖掘潜力,单位从实际出发撤销了原有的计算机室和资料室,改造成了两间教室,使学院的教室由5间增加到7间。这一举措不仅提高了两个房子的利用率,而且腾出两名工作人员。该院原有的计算机室仅有4台苹果机和10台PC1500,不但数量少,而且机型陈旧,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撤销计算机室后,学员可以到学校计算站上机实习。至于资料室,该院与院图书馆距离很近,本来就没有单独设置的必要,更何况学院的资料室基础很差,利用率一直极低。

1993年,单位新购置了两台热水锅炉,淘汰了一台老锅炉,改造了部分上水管道,保证了冷热水的正常供应,此外,学院还改造了部分空闲房屋,扩充了学员宿舍规模,宿舍床位数由260个增加到了303个,维修粉刷了前后楼,花了15万元更新了一辆汽车,改善了交通设施,校园内的设施和环境条件也有了进一步的改善。

1994年是总院建院15周年,分院全体同志决心以实际行动迎接院庆。在干教工作处于低谷,培训计划难以落实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如期举办三期领导干部岗位培训班,每期均为两个月时间,其中县级农业领导干部班23人;畜牧局长(民族)班17人;农业局长班10人;为解放军开办两个经济管理专业函授班,共95人;为县以下基层单位举办17个专业一年制干部大专教育培训班22个,招收学员937人(其中民族班231人);举办二、三年干部大专教育培训班5个专业6个班221人(其中民族班2个,81人)。另外,还举办了牦牛、土地管理上岗师资等短期培训班5个,参加学习的有517人。各类干部教育培训人数达1820人,其中与院内各系,与8个地、州、市 及兵团师联合举办的一年制大专教育培训班827人(即校外班)。

1994年,成人招生工作面临最大困难是报考农学院的人数少,考分低,在上级的支持下,终于超额150人完成了成人学历教育招生计划,实招19个专业1170名新生,其中函授教育5个专业410人,成人脱产班14个专业760人(其中民族学生170人)。加上老生,成人脱产班在校生1354人(其中民族班学生364人),函授生819人。1994年成人毕业班13个专业共435人。

另外,还举办了会计专业自学考试辅导班1个68人。一年中为分院联系举办一年制大专教育培训班,使他们创收73万元,改善了各分院、系的办学条件,提高了教师的生活水平。为老教授协会开办两个班,为学院中老年时装表演队的排练演出提供经费近万元,为老干处活动提供场地。为学校有线电视的安装,参加全国农业院校大学生运动会,为全院冬季长跑比赛,为学院工作会议,为自治区校报研究会提供赞助万余元。给附中附小发展基金赞助一万元,为留学生工作,为老干工作,老教授协会工作都作出了贡献,付出了人力、物力和财力。

因学校条件有限,许多接待工作都是由学院负责完成,特别是在1995年大中型活动多,学校更名大会、党代会、全国植物学会、全国水利学会等一些全国、全校性会议。虽然工作人员少,但是大家齐心协力,在校其他部门的帮助下,圆满完成了各种大型会议的接待工作。

1995年中,完成了自治区党委交给的电视片《金戈铁马》摄制组的接待工作,因摄制组的经费有限,伙食标准低,人员流动大,吃饭没有固定时间,经常送饭到外景地,所以给餐厅工作带来很大难度,食堂的同志们全心全意服务,不讲任何条件,在饭菜的用料、花样上下功夫 ,“热饭、热菜、热心肠”给摄制组的同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95年9月,经国家教委及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新疆八一农学院”更名为“新疆农业大学”,单位的名称也随之改变,即为:中央农业管理干部学院新疆农业大学分院、新疆农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

根据农业部和总院的要求,1995年,该院为自治区畜牧厅、牧场管理局、农场管理局举办了一期县畜牧局长岗位培训班,两期国营牧场场长岗位培训班和一期农场场长岗位培训班,共培训学员110人。继续开展专业证书教育,解决处、县地区短缺专业人才的需要,提高自治区专业技术人员素质,适应自治区经济建设的需要。结合各地、州办班的积极因素和办学条件,积极组织生源,除在本校办一年制大专教育12个班454人,还分别与阿勒泰、巴州、哈密、阿克苏、农二师、伊犁等地区联合举办一年制的大专教育班,14个班648人,1995年成人脱产专科招生7个专业,共354人,其中民族80人;函授招生5个专业,共426人,其中民族28人。当年函授专科在校生1066人,成人脱产班在校生1100人,函授本、专科毕业255人,脱产班毕业648人。

这几年单位面临了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去变更、调整和完善,认清形势,把握机遇,从自身条件出发,从自我封闭中走出来,敞开校门,开拓视野,积极探索符合市场需求,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办学新途径、新模式,根据社会需要办班,采取校内与校外结合,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相结合的多层次、多形式、多规格的办学模式,为单位以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基础,总结了经验。

快速发展期

1996年是实施“九五计划”的第一年,也是认真贯彻落实中组部、农业部《1996-2000年全国农业干部培训规划》和自治区党委关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九五”期间干部培训规划》部署实施的一年。这一年单位的领导班子进行调整,张方龙调新疆大学任副校长,聂春任单位院长,常光辉任党总支部书记,帕提曼任副院长<正处级>,张迪生任办公室主任<副处级>。新一届领导班子年富力强,有干劲,勇于开拓进取,在他们的带领下,单位全体教职员工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努力拓宽办学渠道,积极提高办学效益,根据农业部农教函(1996)1号文件和自治区党委1996年3月20日内部传真电报关于印发《1996年自治区农牧系统有关厅局抽调党政领导干部及专业技术干部举办培训班计划》的通知精神,该院紧紧抓住这个有利时机,主动出击,争取自治区党委农工部、组织部培训处领导的支持与协作,使 单位1996年的培训任务纳入自治区干部培训计划,并协助组织生源,对保证调训人员起到了重要作用。与自治区农口各厅局和各地州市 组织部门及时联系,积极配合,确保了培训规模。1996年,为自治区畜牧厅、林业厅、乡镇企业局、农业局、农场管理局、水利厅、农机局等单位共举办16期干部培训班,其中:县(处)级领导干部岗位培训班三期,共培训学员76人,汉族57人,民族19人;科级岗位培训班九期,有畜牧局长班(民、汉)、县(市)农机局长班、农场场长班、县(市)乡镇企业局长班、水利水电局长班(民、汉)、农田水利工程师班、水利工程工程 师班。另外,开办了农艺师 进修班(民、汉)、林业高研班、农场财务会计人员培训班,共培训学员300人,其中:汉族217人,民族 83人。培训规模大大超过了往年,经济效益有了明显提高,因而也推动 干部教育的继续发展。

1996年成人在校生共计1883人,其中脱产生705人,函授生1168人。学籍管理工作抓的好坏,是检验一个学校校风、学风、校纪校规的重要标志,为做好学籍管理工作,根据学校实际,又重新制定了《函授生手册》、《成人学生学籍管理规定》,对全校成人学生进行了制度化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可依,规范管理,严格按规定处理了退学、复学、升学、留级等日常工作,准确及时建立了各班学生学籍档案。

1996年11月4日-7日,自治区普通高校函授、夜(业)大教育评估专家组来该院进行了为期四天的评估检查指导,此项工作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成教学院的全体同志积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按有关评估指标要素认真整理资料,布置展厅,按工作计划分工合作,使评估工作紧张有序地进行。评估期间,成教学院热情周到的服务和全体工作人员的敬业精神给评估专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受到了好评。由于硬件和软件都达到了评估要求,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自治区普通高校函授夜(业)大学教育评估验收。1997年国家教委下达教成[1997]7号“关于表彰全国成人高等教育评估优秀学校的通知”的文件,并授予“全国成人高等教育评估优秀学校”称号。文件中将新疆农业大学列入49所普通高等学校之一,给了学校极大的荣誉。1996年学院还成功地举办了“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成人教育研究会第七次年会”,为会议做好了筹备、会务、接待、服务等多项工作,工作中能热情服务,力求周到,保证了会议如期召开和圆满结束。

1996年,学院先后筹措资金62万余元,更换、增添了设备,新增添了486计算机4台、彩电30台,维修了住宿楼和教室,新建了小餐厅,添置了食堂设备,为职工和学员购买了健身器材,增设了健身房。

1997年新年伊始,院领导班子狠抓精神文明建设,把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摆在了第一位。提出了“加强内部管理,充分调动积极性,增强办学活力,提高服务质量”的工作方针,较典型的措施之一是实行挂牌服务。分院每位干部、职工胸前均佩戴工作牌,牌上有照片,标明姓名、部门、职务,此项措施极大地增加了工作透明度,增强了工作责任心,方便了业务联系,改善了服务态度,提高了服务质量。凡是党员的工作牌均有鲜明的党徽标志,时刻提醒每一位党员牢记党的宗旨,注意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挂牌服务的实行为院精神文明建设增加了新的内容。

为了落实“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加强民族教育,提高少数民族文化素质和边远贫困地区干部的专业知识水平,经自治区教委新教成[1997]22号文件,批准该院在喀什、哈密设立函授站。为了贯彻落实中组部、国家教委《关于“九五”期间加强高等干部培训工作的意见》精神,更好地开展自治区高等学校干部培训工作,由自治区党委组织部、高校工作委员会、教育委员会联合发文新教院字[1997]15号文件“关于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九五”期间高等学校干部培训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通知中指出:区党委组织部和高校工委在农业大学农干分院建立干部培训基地,定期安排高校处级干部脱 产培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等学校干部培训中心”的牌子于1997年7月14日在第一期高校班开学典礼上正式挂出。聂春任培训中心主任,刘喜让、章立新任副主任,从1997年第一期高校班开始培训以来,至2001年4月已举办了八期,已有各高校523名副处级以上干部参加过培训。

根据中央和自治区关于贫困地区干部培训计划要求,为全面提高贫困地区各级干部政治业务素质,以适应扶贫攻坚新形势,自治区扶贫办在该院建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贫困地区干部培训中心”,于1998年10月5日第一期培训班开学并进行了挂牌仪式,至2000年已举办了六期338 名贫困地区干部来此学习。同时,协助自治区扶贫办组织编写《新疆扶贫攻坚教程》一书,这些工作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而且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在培训工作中,培训科大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暑假期间,科室人员分头 与各厅局联系落实了种子专业大专班的计划,与哈密、伊犁、阿勒泰等中专学校合作,举办校外一年制大专班,与本校畜牧分院、林学分院、农学分院、水利分院、机械交通分院联合办学,共招收一年制学员243人,其中直接由培训科管理的3个班达85人。

在50年的办学过程中,该院紧紧依托所在学校雄厚的师资力量和教学科研条件,并且根据学员、学生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因人施教,因才施教,始终坚持面向农业生产第一线,面向基层,面向边远贫困地区,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为宗旨,积极为本地区的农业生产和经济建设服务,培养出一批农业科技人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