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新华桥
释义

简介

新华桥横跨湘江,连接新、老二城,为城区重要通道。新华桥在历史上多次毁于洪水,毁建频繁,名称甚多,有上塌水、吴公桥、福寿桥(万寿桥)、赵公桥、蜈蚣桥、中正桥、新华和桥等名称。

历史

据《遵义府志》载,明代平播时,在今新华桥桥址处有有座平板石桥,名为上塌水(洛江上的平桥为下塌水),为老城东门去外必经之路。清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遵义总兵吴之茂见交通要道上的石桥常被水淹没,很不方便,就筹款将桥加固升高,市民为感吴之茂恩德,就把上塌水称为吴公桥,简称吴桥,《遵义景致诗》有“夜月吴桥真好看”即指此。吴公桥建成后十余年,就遭冲垮,交通受阻,地方官束手无策。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有个名照彻的江苏游方和尚经过此地,便毅然以搬弄是非建吴桥为己任,独力募化修侨。他的义举感动了遵义的名界人士,大家纷纷捐款,桥建功立业成后取名为福寿桥,人们企盼新桥一劳永逸,又呼之为万寿桥。江苏为吴地,故有人仍沿称吴桥。30年后,万寿桥再次毁于洪水,由遵义知府赵光荣主持将桥修复,人称赵公桥。

清光绪二年(1887年),遵义知县周庆芝募款把赵公桥增高三尺,两侧修石栏,还在桥栏中央镌刻,“首迎水而张吻,尾拖下流”。在桥东头压上两尊铁牛(现置于公园门口),西头压石狮子两只,意在镇住水中妖魔龙蛇。传说有年水涨,桥身扭如蜈蚣状,故得名蜈蚣桥。1916年桥栏被洪水卷走,无人过问。

1937年,为纪念蒋介石50岁生日,由地方官员出面,运用财政收入,对桥加固后,桥面仿欧式铁架桥,用木材制成框架,中提梁上悬名“中正桥”。1945年,由遵义军官队长韩汉英出面集资,请浙江大学土木工程系设计,将木架桥改为石桥,作为向蒋介石60寿辰的贺礼并向南京发了贺电。

改建

解放后,遵义市人民政府将中正桥更名为新华桥,1955年,由遵义人民建筑公司施工,把桥现升高1米,并在上游一侧将桥镶宽8米,新华桥基桥木定型。1964年用钢筋混凝土加固基础,后来又作过多次桥面修缮,安装照明设施,使这座明代古桥展示出新貌,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交通作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7 13: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