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新国家连线
释义

新国家连线是台湾的政党。其前身为立法院的一个次级党团“建立新国家阵线”,由离开民主进步党的立法委员陈永兴、萧裕珍、彭百显与许添财成立,和彭明敏较为接近,其召集人为彭百显。“坚持建国理念、专业清流问政”为其共同追求的目标。

简介

建立新国家阵线的立法委员过去在台湾独立建国、环境保护、本土文化教育、社区改造等议题上的专业与付出,也让许多人印象深刻。其他成员如陈婉真、陈钦隆、蔡明华等人也都拥有相当知名度。

后来由于当时民进党主席许信良的立场问题与建国党建党的影响,建立新国家阵线于1998年9月18日改组为政党“新国家连线”,并提名十八位立法委员候选人与四名台北市议员候选人参与年底三合一(直辖市长、直辖市议员、立法委员)选举,并由彭明敏出任荣誉会长,定位为一个柔性政党,不招收党员,只以理念、政策和人才号召选民的支持。

新国家连线成立时,打出“优质政治、关键力量”的口号,强调:“由于国民党对外一个中国、对内黑道金权包袱严重;民进党虽然促进台湾民主化有功,但已日趋国民党化,尤其提名名单良莠不齐,一些才德不足人士假藉党内民主挟持民意”,新国家连线“因而必须结合有志,给台湾选民多一种选择。预期在未来多党不过半的立法院和市议会里,我们将扮演关键少数的角色。”并且要求选民把“各政党篮子里的坏苹果”淘汰出去,使优质政治成为可能;进一步更要坚持台湾主体、捍卫台湾利益,尤其攸关台湾定位和生活品质的教育文化政策、攸关台湾安全的国防外交政策,以及攸关台湾发展的经济、环保政策。

政策主张

(一)反对大胆西进,以台湾主体、平等互惠原则,谨慎与中国发展经贸文化关系。

(二)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区域经贸合作,谋求互补共利。

(三)推动国防工业民营化,以发展成长久持续的民间支援体系。

(四)教育内容力求台湾化、生活化,借本土化的人文史地艺术教育,凝聚台湾人的国民意识。 国民有免费进入国立大学的权利,成立“大学经费分配委员会”合理分配高等教育预算。 制定定实施多语政策,建立多元族群文化的社会。 修改国民教育法,确立学生学习权,保障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充分机会。

(五)推动社区主义,激发民间力量,落实地方自治。

(六)全面改革税制,建立公平、合理的经济社会。 修改不利中小企业的法令,协助中小企业取得企业转型必须的技术。 改善经营环境,鼓励低污染、低耗能、高附加价值的产业。 开办国民年金保险,以保障老人与失业者的经济安全。 检讨全民健保制度,减少医疗浪费,公平负担保费,提升医疗品质。

(七)协助落后国家经济发展,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

(八)制定公民投票法,推动公投入宪,制定三权分立、单一国会的台湾新宪法。

现状

新国家连线企图与同质性高的建国党进行切割,指出“不赞成建国党的刚性做法”,“目前新国家连线与建国党虽有以上的不同,但爱台湾的苦心与建国的决心彼此是一样的,将来仍不排除所有独派重组一个政党的可能性”,并且为抗议“国民党的不分区代表名单,充满向黑金地方势力妥协,及利益交换的色彩。民进党的名单也不乏形象恶劣,不敢直接接受选民考验,只赖人头党员侧身安全名单之列,殊不合理”,不提出不分区候选人名单。

1998年的三合一选举中,新国家连线提名之台北市议员无人当选;立法委员当选许添财一人,而许添财不久后又加入民进党立院党团运作,随后加入民进党。而其余新国家连线成员除重新加入民进党外,也有不少成员加入台湾团结联盟。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9:5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