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新发寨自然村
释义
1 云南石屏县新城乡下辖村

村情概况

新发寨村隶属于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新城乡新城村委会,属于山区。距离村委会4公里,距离新城乡4公里。国土面积0.46平方公里,海拔1600米,年平均气温16.4℃,年降水量580毫米,适宜种植烤烟、蔬菜等农作物。有耕地69.41亩,其中人均耕地1.05亩;有林地612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20户,有乡村人口66人,其中农业人口66人,劳动力38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6人。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4.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2288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该村目前正在发展烤烟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竹子产业。

农村经济

该村有耕地总面积69.41亩(其中:田34.18亩,地35.23亩),人均耕地1.05亩,主要种植粮食、烤烟等作物;拥有林地612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08亩,人均经济林果地1.64亩,主要种植烤烟等经济林果。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烤烟植业,主要销售往县内。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4.5万元,全村销售总收入7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13%。该村目前正在发展烤烟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竹子产业。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4.5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2万元,占总收入的22%;畜牧业收入8万元,占总收入的15%(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79头,肉牛1头,鸡9只);林业收入5万元;第二、三产业收入20万元,占总收入37%;工资性收入8万元,占总收入的15%。农民人均纯收入2288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8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4,在省内务工3人。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9年底,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无路灯。全村有20户通自来水。有20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20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2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8户。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4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4公里。全村共拥有摩托车13辆。

该村到2009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20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全村装有沼气池农户20户,装有太阳能农户17户,建有小水窖农户5户,已完成“一池三改”农户20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34.18亩,有效灌溉率为40%,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34.18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52亩。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69.41亩(其中:田34.18亩,地35.23亩),人均耕地1.05亩,主要种植粮食、烤烟等作物;拥有林地612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08亩,人均经济林果地1.64亩,主要种植烤烟等经济林果。

特色产业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烤烟植业,主要销售往县内。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4.5万元,全村销售总收入7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13%。该村目前正在发展烤烟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竹子产业。

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20户,乡村人口66人,其中男性34人,女性32人。其中农业人口66人,劳动力38人。该村以彝族为主有63人。

到2009年底,全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53人,占总人数80%;享受低保1人。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乡卫生院,距离乡卫生院4公里。

文化教育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大田亩小学,中学生就读到新城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2公里,距离中学4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9人,其中小学生5人,中学生4人。

村务公开

该村到2009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17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69.41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年末集体固定资产1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黑板报、会议方式公开,公开项目有: 政务、财务。

基层组织

该村有党员1人,党员中男党员1人。团员5人。

发展重点

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林地缺水,无支柱产业。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培植支柱产业。

2 云南文山县平坝镇下辖村

村情概况

新发寨村隶属于平坝镇得白村委会,属于半山区。地处平坝镇西部,平坝镇至新街乡公路沿线,距离得白村委会3公里,距离平坝镇政府所在地4.50公里。国土面积2.31平方公里,海拔1710米,年平均气温15℃,年降水量1430毫米,适宜种植烤烟等农作物。有耕地236亩,其中人均耕地0.61亩;有林地965.62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91户,人口389人,其中;农业人口386人,劳动力211人,从事第一产业的人数203人。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66.5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2956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养殖业为主。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236亩(其中:田112亩,地124亩),人均耕地0.61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小麦等农作物;拥有林地965.62亩,其中经济林果地0.3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00078亩,主要种植柿子、沙梨等经济林果;荒山荒地627亩,其他面积1402亩。自然资源丰富。

农村经济

该村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66.51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67.36万元,占总收入的40.45%;畜牧业收入87.30万元,占总收入的52.43%(年内出栏肉猪478头);林业收入2万元,占总收入的1.2%第二、三产业收入4.15万元,占总收入的2.49%;工资性收入5.60万元,占总收入的3.36%。农民人均纯收入2956元,农民收入以种养殖业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5.6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4人(占劳动力的6.63%),在省内务工11人,到省外务工3人。

特色产业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养殖业,主要销售往省内。全村2009年的烤烟、三七、香艳梨、辣椒等产业销售总收入123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73.87%。该村目前正在发展三七、辣椒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烤烟产业。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9年底,已实现五通 (水、电、路、电视、电话)。全村有90户通自来水。有90户通电,有22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22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22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8户。

该村到平坝镇政府所在地的道路水泥路;村内主干道均已硬化;距离最近的车站4.5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4.50公里。全村共拥有摩托车34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31户;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22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12.00亩。

该村到2009年底,农户住房只要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2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36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53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91户,乡村人口389人,其中:男性178人,女性211人。农业人口386人,劳动力211人。是汉族、彝族混居地,其中彝族6人。

到2009年底,参加农村合作医疗389人(人员名单附后),参合率100%;享受低保14人(人员名单附后)。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平坝镇卫生院, 距离镇卫生院5公里。

2009年参加新农合人员名单

李元焕 李顺跃 熊秀英 李洪顺 蔡发道 侯自明

许昌荣 车洪兰 李加刚 许云凤 余永仙 正得英

陈永莲 李忠波 李加尧 李加会 蔡得冲 侯国富

邹施洪 李忠婷 张云丽 杨国玉 蔡得卫 唐学萍

侯国富 徐天仙 李荣飞 李英建 蔡杨仙 侯雪梅

谭加砚 朱发金 李荣震 李英潇 余廷方 侯习花

蔡得良 朱朝云 李元焕 张云灿 余文昌 侯雪良

谭成香 王春翠 李爱华 蒋天丽 刘发玲 吴祖波

谭加良 朱加聪 熊显影 张永粉 余永良 王炳朝

熊世明 朱加喜 熊显柱 张永飞 严贵洪 张永林

李洪昌 谭加富 任祖祥 姚会英 李加茹 朱才芬

王力 侯国凤 王恩丽 张云春 严洪艳 杨清华

万永香 谭达飞 任明富 张永微 严洪诗 杨兴荣

谭家陆 谭达猛 蔡德洪 李加焕 杜友聪 李洪昌

魏庚亮 熊代友 向永能 李荣信 朱荣芬 张凤仙

谭加陆 许昌兰 任念武 唐元毕 杜芳莲 李加才

蔡德全 熊选余 张家琼 李华艳 杜芳彩 陈登琼

侯永秀 熊星 李顺尧 李洪香 李加发 李荣婵

蔡卫娇 李顺超 周美华 蔡得仙 蔡香萍 李荣聪

蔡卫兵 唐应竹 李忠成 李加波 李荣林 王顺成

蔡德良 冯泽会 李忠徐 李加进 李荣江 陈世入

李加萍 李忠宇 李关亮 李加丽 谭加良 王银绕

蔡卫川 李互祥 邹思芬 李井涛 谭达文 王银奎

蔡卫民 张树华 张学领 李荣瑞 谭达丽 张永洪

李正友 李顺达 张学秀 肖文猛 张永英 陈其莲

李顺德 王海琼 熊也明 朱国英 谭永春 杨兴清

雷朝焕 李忠行 余永翠 谭达配 谭雅伦 杨兴懂

李忠芳 朱发关 熊代云 高成娥 方菲菲 张云超

李忠伦 谭加琼 杨天梅 谭永智 谭达东 王明春

李开元 朱朝林 熊选成 谭永琪 谭勇赛 张勇园

张传兰 朱朝明 陈永莲 谭成相 谭勇候 张永蕊

李性富 何艳道 李忠娟 谭加翠 谭达超 李加琦

李忠翠 朱加茜 李忠林 宋金陆 谭永展 阮永芬

李路 许昌荣 李忠菊 谭达冲 刘永波 李荣侣

李军 熊显粉 邹施洪 谭达忠 张廷翠 李荣欢

蔡发堂 熊显彪 邹开美 李荣灿 熊代美 熊代尧

李顺祥 李洪明 邹开顺 李美芬 郭正祥 苟光兰

朱自金 熊世仙 谭加炳 李华梅 郭正林 熊显芳

朱自丽 杜友昌 谭熊氏 李华涛 郭文丽 熊显纯

蔡位华 余国香 郭正福 李加良 张云启 熊显鸿

李有豪 杜安 陈世恋 方保玲 王炳春 李顺泽

李有嫄 杜友云 郭文婷 李荣毕 张永强 李仕芬

杜有权 高红云 郭文明 蔡德金 张永艳 李忠源

许昌翠 杜芳荣 熊世林 蔡卫勇 蔡德昌 杨勇

杜飞 杜豪 夏琼华 蔡卫能 崔凤 杨淳

朱洪丽 谭加录 熊代良 李洪章 蔡位友 李关林

杜正锌 谭加跃 杨留茹 胡兴华 任顺尧 周正芬

李顺林 谭加砚 熊显通 李加艳 李文仙 张学猛

何德芬 张兴云 熊显富 李廷珍 徐开莲 张学仕

李忠艳 李荣庆 李关明 李开许 任祖友 王炳友

李忠海 况世丽 张加云 谭加华 任祖梅 蔡自芬

骆树昌 李华云 李云昌 李胜福 李荣辉 王发成

严子仙 万正祥 朱秀华 钱洪玉 李荣明 王玉成

骆玉标 李琼珍 李顺利 李馨 徐美珍 王银梦

张富梅 周国开 李顺龙 李淳 郭文丹 周绍娟

严洪帅 余永波 李顺朋 王云 李娟 任念余

严洪胜 周洪倩 李加顺 周正华 郭嘉 周施金

张琼芬 周洪佳 车波所 王炳兵 郭源 张云会

任洪尧 谭加荣 朱朝书 王炳福 饶灿竹 周开俊

任祖波 张永莲 张登美 蒋明凤 李荣达 谭成克

李洪冲 谭达贵 朱家闯 王纯雅 李荣坤 任金仙

李海琼 谭达波 朱家天 王俊禧 谭达娥 谭加福

李加猛 谭达云 刘琼英 王志英 李华钰 谭加冲

谭加全 谭达雨 李华静 饶灿润 李华旖 刘金香

邵施仙

2007年享受低保人员名单

李元焕

许昌荣

陈永莲

邹施洪

候国富

谭加砚

蔡得良

向永能

谭加良

熊世明

李洪昌

王 力

任念余

李洪香

文化教育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得白小学,中学生就读到平坝中学。村距离小学校3公里,距离中学5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28人,其中小学生20人,中学生8人。

村务公开

该村到2009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77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454.60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41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有固定资产49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 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等方式公开,公开项目有各涉农信息。

基层组织

该村设党支部1个,党员总数12人,党员中男党员11人,女党员1人。

该村设有团支部1个,有共青团员4人。

发展重点

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缺乏发展项目的资金和技术,主要依靠传统农业,农民增收难,虽然个别农户试着发展养猪,但未形成规模,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大部分农户平常以就地打工为主,生活并不富有。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发展烤烟种植,发展夏秋蔬菜,经济林果,发展养殖业,特别是养猪、牛、鸡。扩大GAP无公害三七种植、辣椒种植。

3 云南文山县下坝镇下辖村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3 4: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