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新昌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释义 | 机构沿革新昌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前身是新昌县卫生防疫站,成立于1953年1月,是新昌县卫生局下属的全民卫生事业单位,是全县疾病预防与控制、卫生检验与评价、健康教育与促进、应用研究与指导、技术管理与服务的业务技术指导中心。2002年9月,更名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服务的外延和内涵进一步拓展,是全县公共卫生管理和卫生技术服务的中心。下设6个业务科室和1个门诊部。2001年通过了档案管理省级认定,2004年1月通过了计量认证省级认定,2007年2月又取得了省卫生厅颁发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批准证书。 现有在职职工30人,专业技术人员27人,占在职人数的90%,其中高级职称2人,占6.67%,中级职称15人,占50%。 五十年来,县疾控中心(原防疫站)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为保障我县人民群众的健康作出了不懈的努力。通过传染病管理、预防接种、查病治病、卫生监测及健康教育等工作,使我县的传染病发病率持续控制在300/10万以下,计划免疫相关疾病发病率保持在5/10万以下,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在95%以上,近20年保持血防“三无”目标,基本控制碘缺乏病、地氟病、丝虫病、疟疾、白喉、钩体病、麻风病等疾病。曾多次荣获省级卫生防疫、血吸虫病防治先进集体称号。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共卫生面临新问题、新挑战,如疾病谱变化后疾病防制的重点,结核病、艾滋病流行的控制,对疫情暴发、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快速响应,影响健康的危害因素(如环境、行为等)监测,健康教育的途径和形式等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承担起更为广泛的公共卫生预防任务。 机构职能新昌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座落于新昌县,交通便利,环境优美。中心总建筑面积21465平方米,其中实验室面积4450平方米。 中心组建于一九九九年九月,是地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业务技术指导中心和咨询服务机构,前身为始建于1964年的绍兴市卫生防疫站。“绍兴市健康教育所”、 “绍兴市体检中心”、“绍兴市心脑血管防治办公室”、“绍兴市性病监测中心”等均挂靠本中心。是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的计量认证单位和浙江省卫生厅批准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机构。中心内设16个科(所),其中职能科室4个、业务科室12个。现有在编职工80人,拥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69人,其中高级职称23人、中级职称22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14人,其中博士在读1人;浙江省劳动模范1人,绍兴市第六、七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 中心始终坚持“科教兴防”战略,与国内外多所重点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建立起友好合作关系,为今后疾病控制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基础。近三年来,共承担国家863计划资助项目以及省、市级课题10余项,并荣获省、市多项科技奖项。近期正合作开展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并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中心建有绍兴市医学重点学科——流行病学科,及艾滋病确证实验室、病毒研究室和卫生毒物研究室等,绍兴市公共卫生检测平台正在建设中。拥有色谱-质谱联用仪、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微型全自动荧光免疫酶标鉴定仪、荧光定量PCR扩增仪等一批高精尖仪器设备。 中心是浙江省委、省政府授牌的省级文明单位。近年来,被授予“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并多次荣获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公共卫生应急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等殊荣。多年来,中心积极倡导“和谐、务实、进取、创新”的团队精神,坚持“干净干事、服务百姓”的工作理念,为全市人民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公共卫生服务。展望未来,中心将紧紧围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程和“十二五”发展规划,着力抓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贯彻落实医防整合、市县联动、强强联合三项发展思路,积极构建医防整合联动机制、市县应急联动机制、业务能力提升机制、科研创新联动机制和文化建设长效机制,为推进疾病防控事业的新跨越、新突破、新提升,为促进全市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单位地址办公地址:新昌县七星街道孝行路358号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