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谢佐 |
释义 | 人物简介谢佐,男,中共党员,汉族,青海省乐都县人,1941年12月出生, 1965年参加工作,教授,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长期从事藏学研究及地方志研究工作,先后独立翻译完成藏族古典医学名著《四部医典》,参与完成《水浒全传》汉译藏文,主编10余部专著和社会读物,在第一届至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奖评选中荣获二等奖3次,三等奖3次,荣获首届“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历任省委党校副校长,省社科院副院长,省地方志总编,青海省人民政府参事。 与三件国宝之缘隋唐敦煌经卷的面世1982年秋,—位神志清癯的老先生到谢佐在乐都的家中,自我介绍说他叫候国柱,乐都人,是专程慕名拜访,有要事相商。说话之间,他将一个布包小心地打开,原来是一幅手写经书长卷。一派古色古香的神韵,那一笔苍凉劲秀的书法,立即震撼着谢佐的心灵。“这可不是件寻常之物”,这是他的第一感觉。 侯先生指着长卷说起了它的来历及他的愿望。原来侯先生在解放前是国民党军统特工,奉国民政府之命,在拉萨做反间谍工作。1947年,西藏亲英使团制造“驱汉事件”,他虽是土族,也在驱逐之列。侯只得出走印度。一日,他得知有人在加尔各答出卖一幅敦煌经卷。侯先生是一位热爱中华文化,又有相当学识之人,他认为如此珍宝,不应流落国外。于是他多方筹措,终以五千美元之高价将这件文物购得。其后侯先生辗转万里,历经千辛,特别是在“文革”劫难中,侯先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和肉体磨难,将这件长卷保存了下来。他的唯一目的,就是能将这份国宝献给国家。但是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像侯国柱这样一个政治背景的人,做成这件事谈何容易,弄不好就是引火烧身。烧身他不怕,就怕国宝也会灰飞烟灭。他在耐心地等待时机。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时机好像成熟了,但需一个他信得过的人,这个人他也终于找到了,就是谢佐。 经过一番长谈,侯国柱先生将经卷郑重地交到谢佐的手中,说:“谢佐先生,此事就全托给你了,如能顺利捐献给国家,就了却了我半生的心愿。如不能,这东西就送给你了。”谢佐说:“侯先生请您一万个放心,这是国宝,不属于你更不属于我,我一定要做成这件事。” 身负重托的谢佐多方奔走,向有关领导、部门反映或写信联系,终于得到了国家文物局和中宣部的重视。时任中宣部部长的邓力群同志作了专门批示。当时的青海省长黄静波同志也亲自过问此事,并从敦煌请来三位国家级文物鉴定专家,按有关程序进行了全方位的鉴定,最后一致认定此经卷成于隋唐时期。其长度、字数、完整性、美学、书法和文物价值,在国内同类物品之上,属稀世珍宝,国家一级文物。此卷现存省博物馆,被列为镇馆之宝。 当这段文史佳话见之报端后,侯国柱先生的老友们问他:“这么金贵的宝物,你交给那姓谢的,连个条子都不打。以你这般身份,你就不怕万一?”阅历多多的侯先生说:“我这个人再啥本事没有,就是能一眼看准人!” 金书铁券的征集1986年,谢承华同志提供了西宁西部三其村有一件金书铁券的信息。谢佐闻讯而动,专程拜访了铁券的持有者李永蔚老汉。这是一位老实巴交的农民,世代务农,“土改”时定为贫农,其时仍家贫如洗。铁券是明英宗皇帝赐给李永蔚先祖高阳伯李文的。李文是明代著名大将,青海李土司的(西李土司)始祖,骁勇善战,为明王朝东征西战,战功卓著。特别是参与了英宗“夺门之变”。英宗颁赐铁券酬功。券文中有“乃与尔誓,除谋逆不宥外,其余若犯死罪,免尔本身一次,以酬尔勋”之语,所以民间称此物为“免死牌”。 有明一代,颁发铁券不多,现收藏在南京博物馆等处的几件铁券,字槽填以朱砂,称朱书铁券,文物价值次一等,而金书铁券就此—件,十分珍贵。这件文物是研究明代皇权吏制,土司制度,明王朝与西北少数民族历史的重要物证。它的问世,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 李家后人及永蔚老人为保存这件传家之宝历经万千磨难。经谢佐先生多次的耐心工作,上下奔走,有关部门最终同意以两千元人民币之价征集这件稀世文物。区区两千元,实在少了点,但当时青海省的财政十分艰难,谢佐的功和劳就尽显其中了。事后又有人说谢佐:“你当时并未受命办事,两千元钱自己挤不出来么?”言外之意是何不据为己有?谢佐的回答是:“我就是有个金山,这东西也应属于国家。” 现在,这件顶级文物收藏在青海省档案馆。《中华档案遗产名录》第二卷中列为第一。邮政部还为此制作了“金书铁券”邮票—枚发行海内外。 “谨封”古印的捐赠程起骏曾得到出之都兰热水古墓中的“谨封”古印一枚,并在《青海日报》等媒体上作了简要介绍,认为是唐代以前之物,见证了“唐代前期中央王朝与青海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密切联系。”谢佐先生见文后,多次在学术刊物上论及此物,并提出了此印为全国最早的唯一一件邮政实物”的学术观点,得到了省内外学术界的认同。 此印在谢佐先生的引荐下,1986年由程起骏捐赠给了省档案馆。2004,由省档案局送交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由主任委员、文物鉴定大师启功先生亲自做了鉴定,并写出书面鉴定书,认定此印为“唐朝前期之物,弥足珍贵。”至今全国就此一件。《中华档案遗产名录》第二卷列为第三,成为青海省档案馆三大镇馆宝物之一。 谢佐先生对这三件国宝的认定和归位,并不仅仅是爱好和运气所致,而是浸透着他对青海故土的一片热爱之心,对本土文化的深刻认知和理解,还有他那广博的知识作铺垫。俗话说:“有缘千里相识,无缘当面错过。”谢佐先生把这三件国宝请进了文化的神圣殿堂,从中也反映了他高尚的人格。 谢佐先生现为青海省人民政府参事。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