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安徽双阳集团 |
释义 | 安徽双阳集团位于安徽省太和县皮条孙镇,是上世纪90年代在安徽、河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6.4亿多元轰动全省的民营企业。 公司名称:安徽双阳塑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总部地点:太和县 皮条孙镇 成立时间:2000年7月 经营范围:塑业产品(绳、网等) 公司性质:民营企业 公司简称:(安徽)双阳集团 董事长:李文彬(兼总经理) 创办年代:上个世纪80年代 轰动事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643,761,973元 倒闭时间:2005年初 基本信息皮条孙镇位于安徽省太和县西北25公里处,是全国较有名气的绳、网专业市场。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农民出身的李文彬就在这里创办了第一家塑料厂。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李文彬不断扩大经营规模,生意越做越火,名气也越来越大。2000年7月,安徽双阳塑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李文彬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在双阳塑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之前的1995年,李文彬曾向银行申请贷款,但结果并不顺利。 1995年7月以来,安徽太和县皮条孙镇塑料加工厂,后更名为安徽双阳塑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法定代表人李文彬等人的策划、安排下,以投资建厂、扩大生产为由,以高息为诱饵,向社会不特定公众吸收存款。后为方便,又在双阳集团营业大厅内定点进行吸收和兑付存款。双阳集团前后共非法吸收公众存款643,761,973元,涉及安徽、河南两省。至2004年12月案发,尚有78,362,789元未能兑付。安徽双阳塑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涉嫌单位犯罪,李文彬作为该公司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李成、李侠、李平、孙彬泉作为直接责任人员,其行为均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企业的“发展”走向企业“聪明”的“发展”双阳集团曾在安徽红极一时,省十大民营企业、县支柱企业;企业董事长李文彬曾是省、市、县人大代表;企业鼎盛时期,包括省、市、县在内的各级领导,接二连三到企业考察。正是凭着这些炫目的“光环”,双阳集团从1998年至2002年间,以高息作诱饵,非法疯狂吸收当地及周围群众存款。截至2005年,集团非法融资后仅未兑现的金额至少7000万元,手中攥有双阳集团融资的“白条”却取不到现金的群众已登记了7000多人。 企业非法吸储 众多农户遭灾李文彬揽储生意一度十分“火爆”,群众存钱到双阳集团不到银行,集团所在地方圆10多公里内的农业银行、信用社等营业网点被迫撤离。据安徽太和县、界首市两地群众自发统计,截止2006年之前曾经到双阳集团存款的群众,涉及安徽、河南两省以及太和县、界首市、阜阳市周边的近十个市县,兑现的、未兑现的存款户共计5万户,少的几百元,多的在万元以上,甚至达百万元。群众在李文彬处存款总额累计两亿元。 政治“光环”掩藏巨大“陷阱”李文彬积极迎合上级领导意图,大搞形象工程,打造企业虚假繁荣。集团占地二三百亩,厂房建得豪华气派,加之上级领导不时前来参观视察,大车小车络绎不绝。李文彬把各级领导参观视察的照片都挂在厂里,企业从外表看非常红火。大家都以为有政府重视和支持,李文彬的企业可信。皮条孙镇陈庄村民组的上百名群众,至2005年也不相信李文彬吸收存款是非法的。陈庄村民组有300多户,300多亩地也被李文彬征用了。村民没有土地,大多在李文彬厂里上班,每人都交了1万元的押金,平时挣的工资也存在李文彬的厂里。 企业非法融资早露端尾从1998年群众发生第一次挤兑风波开始到现在,已经有三次大的风波。1998年第一次风波时,太和县财政直接拨款扶持,风波很快平息。李文彬在“致全体融资户的一封信”中称:“大家的钱和银行贷款都还清没有任何问题,我已向市、县领导汇报了,他们都表态支持。”其后老百姓对李文彬的双阳集团更加信赖,把自己卖粮、卖鸡蛋、卖猪、卖牛、做小生意、打工挣的钱,甚至是孩子上学钱、工伤事故赔偿钱,都存到李文彬的厂里。 如果有关部门尽早发现并制止李文彬非法融资,事情也不至于发展到现在难以收拾。2001年9月份挤兑风波再次爆发,厂里每天挤满上千人要钱,李文彬委托处理债务代理人陈加葆出面给要钱的人发牌子,要钱的人排号排到2002年2月份。也就是从那时起,厂里就出现一片混乱的景象。李文彬从此不露面,县里派来工作组进厂辅导生产。2004年,第三次挤兑风波发生时,太和县政府还特地注入财政资金500万元,但已无法挽回企业全面倒闭之势。 全方位农村金融监测体系亟待健全太和县农村信用联社基层信用社早就发现了李文彬非法融资的问题,每年都向上反映,但上级业务部门顾不了这些。而人民银行太和支行和当地银监部门都给予不理不睬。 安徽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孙自铎说:“出现非法融资的事,各级政府首先要承担责任,金融部门更负有直接监管责任。太和县“双阳事件”,不是一般的民间非法融资,李文彬利用其政治“光环”,为其个人牟取私利服务,首先表明地方党委政府存在明显失察,其次是提醒有关领导在考察企业或地方时,警惕不要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更不能和这些所谓企业家互为利用。 ” 法庭审判2006年01月27日由阜南县人民检察院指控的阜阳市历史上最大的一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在阜南县人民法院公开审理。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高达6.4亿元的安徽省双阳集团、双阳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李文彬及其子女李成、李侠、李平、女婿孙彬泉等5名家族成员出庭受审。 阜南县人民检察院指控:1995年7月以来,安徽太和县皮条孙镇塑料加工厂,后更名为 安徽双阳塑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法定代表人李文彬等人的策划、安排下,以投资建厂、扩大生产为由,以高息为诱饵,向社会不特定公众吸收存款。后来为了方便,他们又在双阳集团营业大厅内定点进行吸收和兑付存款。 双阳集团前后共吸收公众存款643,761,973元,兑付本金558,286,525元、利息22,818,410元。其中,被告人李文彬经手吸收存款276,848,592元,被告人李成经手吸收存款171,161,541元,李侠经手吸收存款157,981,526元,李平经手吸收存款23,868,480元,孙彬泉经手吸收存款4,974,110元。至2004年12月案发,尚有78,362,789元未能兑付。该公司的行为严重破坏了金融管理秩序,已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故对其单位和直接责任人员作出以下判决。被告单位安徽双阳塑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涉嫌单位犯罪,被告人李文彬作为该公司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被告人李成、李侠、李平、孙彬泉作为直接责任人员,其行为均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曾任安徽省第十届人大代表、阜阳市第二届人大代表的安徽省双阳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李文彬,除被指控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外,还被指控涉嫌虚报注册资本罪,应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数罪并罚。经安徽阜南县人民法院对皖北地区历史上最大的一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涉案6.4亿元)作出一审判决,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太和县民营企业双阳集团罚金50万元;判处该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文彬有期徒刑9年并处罚金50万元,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也均被处以刑罚。这起前后持续近10年的非法集资大案,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由此引起人们对皖北部分农村非法集资案“群发”现象的高度警惕。 安徽双阳集团非法集资涉案资产公开拍卖“政治光环”下掩藏非法集资陷阱,安徽省太和县双阳集团在上世纪90年代,以高息利诱,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存款,造成7800多万元存款不能兑付。为维护社会稳定和投资者的合法利益,太和县双阳集团的首批涉案资产在2007年1月公开拍卖。 因太和县农民李文彬在创办安徽双阳塑化股份有限公司之初,冠有省人大代表、明星企业家等多种“政治光环”,李文彬以此为幌子,以高额利息为诱饵,吸引当地及周边群众集资,储户涉及太和县、界首市、阜阳市及河南省等周边6000余户。这起案件虽经过法院审判,双阳集团董事长、法人代表李文彬及其5名亲属,于2006年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但由此给融资户带来的损失并未弥补,案件的善后工作远没有结束。 太和县委县政府及时成立了处理双阳集团问题工作组。太和县有关部门采取了整体盘活和分割拍卖相结合的方案,将于2007年1月中旬举行首批涉案资产的拍卖活动,所得资金将统一存入财政专户,等所有资产处理完毕后,再统一按比例兑换给融资户。拍卖前夕,已吸引了100多位客商前来考察洽谈,但由于双阳集团地处偏僻,加上市场因素,整体拍卖难度较大。 安徽双阳集团问题近年来一直是影响该镇稳定的最大问题,2008年经过县委、县政府和该镇党委、政府的努力,双阳集团成功拍卖。根据县法院公告,对双阳集团融资户票据进行再登记,为以后的资金发放奠定基础。为此,该镇党委、政府对此事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专门会议,成立了双阳集团融资户票据登记领导小组,指定一名副镇长主抓,对融资户票据进行再登记,采取由集中登记和分散登记相结合,逐村登记;登记时镇村干部全面参加,确保稳定和帮助他们出具证明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