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谢锐
释义

谢锐(1914-1987)原名谢忠厚,开国少将,江西省弋阳县葛溪乡湖西谢家村人,1914年6月出身贫苦农民家庭,4岁丧母,7岁放牛,11岁入村中私塾念书,课余仍担负家中部分农活。1929年10月,他投身革命,参加共产主义青年团,并成为弋阳八区的团干部。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5月因病在南昌逝世,终年73岁。

个人简介

(1914—1987)江西省弋阳县人。一九二九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一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七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十军第三十三师五十九团政治处青年干事,军政治部宣传队队长。坚持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三支队五团排长、连长、宣传队队长、营政治教导员,第二师六旅十八团营长,五旅十四团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新四军二师五旅十三团团长,五旅副旅长,华东野战军第七纵队二十一师师长,第三野战军二十五军七十五师师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装甲兵参谋长,装甲兵学院副院长,福建生产建设兵团副司令员,江西省军区副司令员、顾问。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生平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任红10军33师59团担任青年干事,红10军政治部宣传队队长,铅山县少先队队部部长,1934年底被团县委撤职,调任闽北分区少先队部干事。在三年游击战争中,任金资贵特区委书记,闽北独立师第4纵队1支队政治委员。挺出外线开辟新的游击根据地,立足于群众,时刻不忘做好群众工作,运用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粉碎了敌人的军事清剿,在资光贵一带坚持斗争。

在赣东北的土地革命时期,他先后随方志敏等二次进闽北,参加了艰苦而激烈的反“围剿”斗争,为发展和巩固赣东北根据地作出了贡献。

抗日战争时期

任新四军第3支队5团排长、连长、宣传队队长、营政治教导员,第2师6旅18团营长,第5旅14团团长。

孟良固战役

解放战争时期

任新四军2师5旅13团团长,第5旅副旅长,华东野战军7纵21师师长,第三野战军第25军75师师长。期间,他指挥部队参加了震惊中外的苏中七战七捷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固战役、济南战役、渡江战役。他在战斗中指挥果敢、身先士卒,勇敢顽强,为中国革命战争胜利和全国人民的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

建国后

任华东军区装甲兵参谋长,装甲兵学院副院长,福建生产建设兵团副司令员,江西省军区副司令员、顾问。

大事年表

1931年2月 谢锐积极响应赣东北红色政权发出“扩红”号召,在家乡带头报名参加红军。同年9月,被调入红十军政治部通讯班任班长。 1933年1月 谢锐随红十军离开赣东北赴中央苏区。同年3月,他奉上级指示离开部队,在闽赣苏区的金(溪)、资(溪)、贵(溪)特区任团委书记。

1934年4月 调任闽北苏区的铅山石垅区团委书记。由于他工作成绩突出,上级苏维埃政府授予他“突击”奖章。不久,谢锐因“扩红”工作问题而蒙冤被当作“AB”团分子的嫌疑来审理,时间长达1年多。

1936年 他赴抚东分区工作。

1937年春 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中央红军北上抗日后,他与同伴一道在闽北苏区坚持了3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

1937年10月 在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精神指导下,谢锐曾作为中共闽赣省的代表与国民党地方政权代表进行谈判,尔后将原游击队改编为抗日支队,并率部赴铅山石塘整编。整编后谢锐任新四军3支队5团2连连长。

1938年 春晋升为5团3营政治教导员。同年5月他随军部主力北上安徽,在皖南坚持游陆斗争。

1939年2至5月 被调至江南教导总队学习。

1940年6月 调任新四军2师6旅18团3营营长。

1942年3月 到苏北,进抗大中华中总分校学习,同年12月结业。

1943年11月 谢锐任新四军2师5旅4团副团长兼参谋长。

1945年3月 任新四军5旅14团团长,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坚决执行上级指示,多次率部出色地完成战斗任务,痛歼日军。

1946年7月 谢锐又调任5旅13团团长,同年10月晋升为副师长。

1947年4月至1949年1月,任华东第7纵队75师师长。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文革”期间遭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迫害。“9·13”林彪自取灭亡后不久,谢锐平反昭雪、重新走上工作岗位。

1973年底至1975年8月 任福建生产建设兵团副司令员。

1975年9月至1980年11月 调任江苏省军区副司令员。

1980年11月 退居二线,任省军区司令部顾问。

1987年5月 因病在南昌逝世,终年73岁。

荣誉

1 1955年被授于少将军衔

2 三级八一勋章

3 二级独立自由勋章

4 一级解放勋章

四川大学谢锐副教授

谢锐博士,女,四川大学化工学院副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简历

1998.9 - 2002.6:四川大学化工学院本科

2002.9 - 2007.6:四川大学化工学院博研(直接攻博)

2007.7 - 2009.6:四川大学化工学院讲师

2009.7 至今:四川大学化工学院副教授

2008.4 - 2010.3:四川大学化工学院过程装备教研室主任

2009.5 至今:四川大学化工学院硕士生导师

2009年: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奖获得者

2011年

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2011年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2012年

四川大学化工学院博士生导师

主持科研项目

主持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固载温敏性微球的智能复合膜的制备与亲和分离性能研究”(20806049),2009—2011;项目负责人。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微流控构建微尺度相界面及制备新型功能材料的基础研究”(21136006),2012—2016,子课题负责人:谢锐(项目负责人:褚良银)。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多相微分散体系流动与传递性能的基础研究”(20136002),2011—2014,四川大学课题组负责人(项目负责人:骆广生)。

[4]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新型智能膜材料研究”(NCET-11-0352),2012—2014,项目负责人。

[5] 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新教师基金项目“新型温敏亲和分离智能复合膜的研究”(200806101045),2009—2011;项目负责人。

[6] 四川大学优秀青年学者科研基金项目“刺激响应型智能膜的应用基础研究”(2011SCU04A15),2011—2014,项目负责人。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4 23: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