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谢家良 |
释义 | 中国第六代导演人物介绍谢家良,1974年11月24日出生于福建省福安市穆阳镇苏堤村,自七岁起便开始学习绘画与雕刻,喜爱张大千。他的祖父是一位优秀的木工,回忆起祖父时他说:“他虽然已经过世,但他亲手制作的许多用品却还在村落人家中代代传用,从祖父那辈传给父亲一代,从父亲一代传到我这一代,我这一代有了儿女的,还在用他亲手制作的木盆。”祖父认真、脚踏实地的处事态度对他的成长以及人生都产生着极大的影响,能够出神入化做好细节也成了谢家良逐渐长大后的做事方式之一。同时,闽东秀丽的山河风景以及淳朴的民风深深印刻在谢家良的童年心灵上,对他日后的拍摄风格和电影的价值取向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1989年至1990年,谢家良在宁德职业中专美术班学习期间,在中国音乐学院毕业的朋友的影响下,他还从事过歌词的创作以及歌舞剧的编排,也是在这个时候,谢家良偶然发现了自己在戏剧方面的天赋。于是他毅然放弃学习了多年的绘画,只身前往福州寻找深造的机会。学习绘画的经历,对他电影的画面感和色彩感,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他曾在福建师范大学做过表演系的旁听生,后来又进入福建师大戏剧影视文学系学习。对家良而言,在福州最大的收获,即是在学校附近的录像厅看过的电影。那个年代,到录像厅看电影是大学生中很流行很时尚的休闲方式,谢家良以给录像厅设计宣传海报的名义在录像厅观看了大量的电影,后来还担任起了为录像厅选片的职务。也是在这个时期,他看了很多优秀的欧美影片。偶然间他看了杨德昌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一一》中静静的长镜头给了他极大的震撼,他也在这个时候确信一部电影最具有吸引力的部分是故事以及镜头语言。这些都为他进一步走上导演之路做了足够的铺垫。他终于成为闽东最年轻的影视编导人才。 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后,谢家良先后做过美术、场记、导演助理、副导演、执行导演等工作。在这个期间,谢家良通过和国内及港台的优秀导演、演员的合作,积累了大量拍摄经验,并且在拍摄的过程中激发出灵感与才思,于是不久后,他便开始拍摄自己的第一部电影——《姐姐》。 主要作品介绍1、电影《姐姐》—————————2004年 2、电视剧《生死相随》——————2005年 3、电视剧《酒民胡四海》—————2006年 4、电影《我的哥哥安小天》————2007年 5、电影《满园春色》———————2010年 6、电影《地图》—————————2011年 作品详细介绍1、《姐姐》 《姐姐》是一部以“心灵的洗礼和觉醒”为主题的电影,于2004年开始拍摄。影片讲述了一个在富足家境中长大的城市小孩,在随父亲乡下探亲的过程中,认识了隔壁邻居沉默寡言“姐姐”,从开始调皮捉弄她,到逐渐了解她被她所生活的贫困环境所震惊,内心接受的一场洗礼,孩童善良的本质逐渐展现。影片运用了大量的长镜头,是一部很抒情的作品,在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国家先后上映,获得了广泛好评。也是在这部作品中,奠定了谢家良导演作品的温情主题,并在以后的作品中延续下去。 2、《生死相随》 2005年初,谢家良又投入了以福安革命烈士詹如柏与马立峰为题材的革命电视剧《生死相随》的拍摄。这部反映闽东苏区革命斗争的电视剧,是在福建省宁德革命老区霍童镇拍摄的,它以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闽东革命为背景,真实再现了闽东革命先列为创建闽东苏区浴血奋战、前赴后继的艰难历程。剧中所有场景全部选在闽东。谢家良说,拍摄这部革命题材电视剧时时常想起小时候从老人那里听到过的一些革命故事,故事与童年印象糅合后,闽东依山傍水、风景秀丽,葱郁的原始森林、壮观的山川河瀑、奇特的丹霞地貌、辽阔的疆海滩涂都被充分展示出来;还有畲族群众的凤凰装、银头饰、佳期酒、乌米饭、对山歌等独特的民族风情习俗,以及海上连家渔船、村野山民的农耕生活,都为这部电视剧注入了丰富的地域色彩。 3、《酒民胡四海》 2006年,谢家良还执导了由上海影视集团出品的《酒民胡四海》。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诗酒文化历史的国家,酒不仅是饮料,更是文化、是生活、是人生、是社会。酒不仅渗透着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渗透着人的思想、 情感和灵魂。《酒民胡四海》以酒为媒,通过胡四海、杨英雄、罗健三个“酒党”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婚姻状态、不同的事业情势和不同的人生境遇,说酒话, 道酒情,演酒事,看酒民,力图以轻喜剧的方式,展现社会众生相,演绎出一幕幕笑中有泪、泪中有笑的酒文化、酒世界。 在这些年执导的过程中,谢家良导演还坚持着剧本的创作,《红桃A》又名《我来过》即是他自1999年至今创作的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爱情电影,并正在筹划拍摄中。 4、《我的哥哥安小天》 2006年5月,谢家良开始筹备拍摄关注智障人士及智障家庭的电影《我的哥哥安小天》。在拍摄这部电影之前,他接触过不少智障人士,发现他们其实并不像大家一般认为的那样痴傻而可笑,如果他们得到足够的重视,并能够融入到社会生活中,甚至能够发挥出令人意想不到的作用。谈到拍摄初衷时谢家良说:“每次跟他们在一起都感觉,他们的天真无邪的能将他们的欢乐带给周围的人,但在他们的背后则是在为他们承受着所有痛苦的家庭,所以为了把这个感受表现出来,于是决定一定要拍这个片子。这是一部表现快乐背后的痛苦的电影。” 《我的哥哥安小天》讲述了女孩安彤与有智力障碍的哥哥安小天生活在一起。安小天的存在使她无法像普通女孩子一样工作生活,甚至造成了她和男友孙文乐之间出现了分手的危机。但安小天思想单纯、情感真挚,使安彤及周围的人们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人生目的和生活态度,并使他们发生了诸多积极的改变。影片以“关注智障人士,帮助智障家庭”为主题,通过智障人士的质朴、自然、真诚、善良与现代人的喧闹、物化、冷漠、孤独的强烈碰撞,呼唤对人性的思考。影片真执感人,也充分体现了胡锦涛总书记有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示精神,表现出社会各界对残障人士的关注和爱心。电影由2007年世界夏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执委会、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上海莫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上海皓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拍摄,由“红楼选秀”红人吴婷、智障人士雷俊申、国家一级演员尹铸胜、资深老艺术家陈茂林等人共同演绎。被2007年世界特奥会作为唯一的献礼影片,电影的男主角安小天由智障人士雷俊申本色演绎,充分诠释了特奥“你行,我也行”的精神。 《我的哥哥安小天》在2007年9月开始在全国上映,感动了无数观众,获得全国观众的一致好评。也获得了谢晋导演的高度称赞。84岁高龄的谢晋曾担任过全国残联副主席,他在听说此片的介绍后,毅然决定参加《我的哥哥安小天》的首映式,“我家里也有存在智障问题的孩子,所以对于这部电影描述的主题、内容,我很理解,也很有共鸣。”看完电影后,谢晋更是对影片本身给予了高度评价,“这是一部相当优秀而且感人的电影。我希望大家都能够观看这部电影。” 5、《满园春色》 继《我的哥哥安小天之后》,2010年在上海开机拍摄的电影《满园春色》是一部针对社会老龄化趋势以敬老院为背景,聚焦于老年人喜怒哀乐的生活状态,同时隐晦的呈现出老年人内心的纠结。 电影《满园春色》于2011年10月23日在北京政协礼堂召开新闻发布会暨影片的首映礼。 本场首映由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芳华和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节目的文燕作为特邀主持。而自星光大道红遍中国的歌手杨光也前来献歌捧场。 到场的除国家老龄委及下属各部领导外还有除主演之外的各界艺术家。 观影后,中国北京电影制品厂原厂长祖绍先先生还专门为本片发表了一篇题为《黄昏礼赞》的评文,高度赞扬了影片题材的选取,将影片比作“‘喧嚣’的商业电影充斥下的一抹难得的‘宁静’”;“这个时代真正值得关注的一类电影。” 中国人的本就是‘落叶归根’,而善始善终也是中国人自顾传承的文化理念。对于生育养育我们的父母,我们则更应该多去关心他们,体会他们。 “我只希望大家在看过电影之后,能够静下心来多去想想,我们该如何去对待老人。” 在首映礼之前的微博互动中,导演多次这样说。 6、《地图》 2011年1月,电影《地图》在内蒙古阿拉善盟左旗地区正式开机拍摄。 ‘雄伟壮阔’往往伴随着的就是‘高处不胜寒’。 在《地图》拍摄期间,剧组几乎每日都要行进数百公里的路程取景。往往是出门时天黑、归来时天亦黑。而沙漠地区的严冬季节对于整个来自南方的剧组团体来说无疑也是一大考验。摄影机上冻、柴油上冻、甚至连保温桶装的餐点不及时送到的情况下也会上冻。而这些困难都是在整个剧组的强大凝聚力下变得毫无影响力。 电影《地图》讲述中国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以及西部地区普遍存在的留守儿童及空巢老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们内心追求家庭的团圆又迫于生活压力的无奈。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