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谢广祥
释义

谢广祥,安徽省副省长,致公党中央常委、安徽省委主委。博士,教授、博导。1987年于淮南矿业学院采矿工程专业本硕毕业,2005年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采矿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历任淮南矿业学院采矿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研室副主任,采矿系副主任、主任,淮南工业学院副院长,淮南市副市长,致公党淮南市委筹委会主任,安徽省政府副秘书长,致公党中央委员、常委。2008年1月至今,任致公党中央常委、安徽省委主任委员,安徽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致公党十二届中央委员、十三届中央常委,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中文名:谢广祥

民族:汉族

出生地:安徽金寨县

出生日期:1958年7月

毕业院校:淮南矿业学院、中国矿业大学

1982-1993:助教、讲师、副教授

1993-1997:淮南矿业学院采矿系副主任、主任

1997-2004:淮南工院副院长、淮南市副市长

2004-2007:省政府副秘书长、致公党中央常委

2008-至今:安徽省副省长、致公党中央常委

人物简历

谢广祥,男,汉族,1958年7月生,安徽金寨人,1976年1月参加工作,2004年2月加入致公党,淮南矿业学院本硕毕业、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博士研究生毕业,安徽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致公党中央常委、安徽省主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个人年表

1976年1月 金寨县双河公社知青;

1978年3月至1982年1月 在淮南矿业学院采矿工程专业学习,毕业后历任淮南矿业学院采矿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研室副主任;

1985年9月至1987年7月 淮南矿业学院采矿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

1993年2月至1996年1月 淮南矿业学院采矿系副主任 (1995年12月任教授);

1996年1月至1997年7月 任淮南矿业学院采矿系主任;

1997年7月至1999年3月 淮南工业学院(现安徽理工大学)副院长;

2001年2月至2005年1月 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采矿工程专业攻读博士研究生;

1999年3月至2004年11月 淮南市政府副市长;

2004年3月至2004年11月 淮南市政府副市长、致公党淮南市委筹委会主任委员;

2004年11月至2004年11月 省政府副秘书长(正厅级),致公党中央委员、安徽省委主任委员;

2002年11月至2003年3月 由省委组织部选派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经济管理培训班学习);

2007年12月 任致公党中央常委、安徽省委主委,省政府副秘书长(正厅级);

2008年1月至今 任致公党中央常委、安徽省委主委,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致公党十二届中央委员、十三届中央常委、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工作分工

负责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地方志等方面工作。分管教育厅、文化厅、卫生厅、体育局、广播电影电视局、新闻出版局(版权局)、地方志办公室、妇儿工委。联系妇联、红十字会。

学术成果

简介

谢广祥,安徽理工大学教授,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安徽省重点学科——采矿工程学科带头人,安徽省高校学科拔尖人才。1985年由煤炭工业部选派赴波兰克拉克夫矿冶学院培训学习;1995年破格晋升教授,2002年至2003年选派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进修学习。目前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基金、“十一五”国家重点攻关等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在《煤炭学报》、《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中国矿业大学学报》、《北京科技大学学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等刊物以及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70余篇,多篇获省市优秀论文奖,其中被EI收录多篇,编写部级规划教材3部。曾获“安徽省青年科技奖”、“安徽省十佳高校青年”称号、“安徽省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及“安徽省模范教师”称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等,多次获校级优秀教师表彰。获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及其它省部级奖9项、另获“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1项、煤炭工业十大科学技术成果奖1项、安徽省教学成果奖2项、市级科技进步奖5项。

教育情况

博士学位(2001-2005)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采矿工程专业

硕士学位(1985-1987)安徽理工大学采矿工程系,采矿工程专业

学士学位(1977-1982)安徽理工大学采矿工程系,采矿工程专业

教学情况

讲授博士、硕士生课程 :博士课程:《巷道围岩控制理论与技术》、《放顶煤理论与技术 》;硕士课程:《放顶煤开采技术》、《软岩峰后特性及巷道支护技术》、《能源开采新技术》。

主要研究方向

矿山压力及其控制;

地下工程安全技术。

科研项目

承担的科研项目: 近年来主持国家级及主要横向课题主要有:

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采动裂隙场时空演化与瓦斯流动场耦合效应”子课题(2005cb221503,主要负责人)《采场围岩宏观应力壳与煤岩体裂隙场动态效应研究》。

2.国家自然基金项目(50674003,主要负责人),综放开采煤与瓦斯突出的层厚效应研究。

3.“十一五”国家重点攻关课题“深部开采煤岩动力灾害多参量识别与解危关键技术及装备”子课题《深部采场结构对煤岩动力灾害影响预测技术研究》。

4.安徽省重点科研项目(04023061,主要负责人),《综放采场围岩应力分布规律及其控制研究》。

5.安徽省教育厅重点项目(2002kj2862d,主要负责人),《综放全煤巷道锚网索支护集成优化研究》。

6.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1044403,主要负责人),《综放回采巷道锚杆支护综合技术研究》。

7.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作攻关项目(主要负责人),《综采放顶煤开采顶煤移动规律及顶煤放出率和含矸率控制研究》。

8.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作攻关项目(主要负责人),《淮南矿区复杂难采高瓦斯煤层非综采放顶煤开采综合技术研究》。

9.国投新集能源公司合作攻关项目(主要负责人),《极软岩巷道锚注技术研究》。

10.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作攻关项目(主要负责人),《综放采场围岩应力分布规律及巷道合理布置研究》。

11.国投新集能源公司合作攻关项目(主要负责人),《急倾斜煤层巷道锚网索支护技术研究》。

12.淮北矿业集团合作攻关项目(主要负责人),《轻放采场围岩压力分布规律及巷道合理布置研究》。

13.皖北煤电集团合作攻关项目(主要负责人),《刘桥一矿锚杆支护参数优化研究》。

14.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作攻关项目(主要负责人),《深井高地压控制及巷道支护技术研究》。

15.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作攻关项目(主要负责人),《大倾角煤巷锚杆支护综合技术研究》。

获奖情况

《高瓦斯‘三软’厚煤层倾斜长壁大采高综采工作面高产高效综合技术研究》成果,主要负责人,排名第一,获2005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综放开采三维矿压场研究及工程应用》成果,主要负责人,排名第一,获2006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综放采场围岩压力分布规律及巷道合理布置研究》成果,主要负责人,排名第一,获2002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急倾斜煤层巷道锚网索支护技术研究》成果,主要负责人,排名第二,获2004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综采放顶煤工作面高产高效优化研究》成果,主要负责人,排名第一,获2000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极软岩巷道锚注技术研究》成果,主要负责人,排名第二,获2001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高产高效水力采煤生产系统优化研究》成果,主要负责人,排名第一,获1998年度中国煤炭工业部(国家煤炭工业局)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淮南矿务局谢桥煤矿高瓦斯较薄厚煤层综放开采综合技术研究》成果,主要负责人,排名第三,获1999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HMI激化剂》成果,主要负责人, 排名第二,获1995年度中国煤炭工业部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特殊煤层条件下综采技术研究》成果,主要负责人,排名第一,获2004年度煤炭工业十大科学技术成果。

主要荣誉奖

1990年获淮南矿业学院1989~1990先进个人

1992年获淮南矿业学院1990~1992先进个人

1993年获第二届安徽省青年科技奖。

1994年获首届安徽省十佳高校青年。

1995年入选首批安徽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

1995年获淮南矿业学院1993~1994先进个人

1998年获安徽省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并授予安徽省模范教师称号。

1998年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1999年获淮南矿业学院1998~1999学年度优秀教师

2002年入选安徽省优秀人才计划第一层次——安徽省高校拔尖人才

2005年当选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2006年被中央统战部等授予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先进个人奖

出版论著

出版各种专著、发表论文70余篇,主要有:

著作:

(1)《采矿学》副主编,普通高等教育“九五”部级重点规划教材,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 1

(2)《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编者,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规划教材,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11

(3)《中国煤矿高产高效技术》,编者,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 10

学术论文

1、Xie Guang-xiang, Liu Quan-ming etc. Patterns Governing Distribution of Surrounding-rock Stress and Strata Behaviors of Fully-mechanized Caving Faces[J].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Engineering, 2004.(1)(EI收录)

2、谢广祥,黄金桥. 顶煤放出规律计算机可视化仿真[J]. 煤炭学报,2002. (3 )(EI收录)

3、谢广祥,曹伍富. 综放沿空掘巷矿压显现规律及支护参数优化[J]. 煤炭科学技术,2002. (12)

4、谢广祥. 综放工作面参数正交回归优化研究[J]. 煤炭学报,2001. (3 )(EI收录)

5、谢广祥. 极软岩巷道“水泥粉煤灰浆”锚注试验研究[J]. 煤炭科学技术,2001. (6)

6、谢广祥,查文华. 基于ANN-ES综放回采巷道锚杆支护设计[J]. 煤炭工程,2003. (6)

7、谢广祥,杨科等. 综放回采巷道围岩变形规律的现场实测研究[J]. 煤炭工程,2004. (8)

8、谢广祥,查文华,罗勇. 急倾斜煤层巷道锚网索支护技术研究[J]. 煤炭科学技术,2004. (12)

9、谢广祥,曹伍富等.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煤巷锚杆支护设计研究[J]. 煤炭学报,1999. (6 )(EI收录)

10、谢广祥,华心祝等. 网格支架高档放顶煤工作面围岩控制[J]. 煤炭科学技术,1999. (5)

11、谢广祥. 极软岩巷道“水泥粉煤灰浆”锚注试验研究. 煤炭科学技术,2001. (6)

12、谢广祥. 综放面及其围岩宏观应力壳力学特征研究[J]. 煤炭学报,2005. (4)(EI收录)

13、XIE Guang-xiang, LUO Yong. Study on the Countermeasures against Methane Outburst of Mining Multiple upper Protective Layers in Coal Seams Cluster[J].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Engineering,2005. (1)(EI收录)

14、谢广祥,杨科等. 综合回采巷道围岩力学特征实测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6. (1)(EI收录)

15、谢广祥,杨科等. 综放面倾向煤柱支承压力分布规律研究.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 (3)(EI收录)

16、谢广祥. 采高对工作面及围岩应力壳的力学特征影响. 煤炭学报,2006. (1)(EI收录)

17、谢广祥,杨科等. 综放开采煤层支承压力分布规律现场实测研究. 煤炭科学技术,2006. (3)

18、谢广祥,王磊等. 煤柱对回采巷道力学特征及稳定性研究. 煤炭科学技术,2006专辑

19、谢广祥. 煤柱宽度对综放面围岩应力分布规律影响.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6. (6)

20、谢广祥. 煤柱宽度对综放回采巷道围岩破坏场影响分析.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6. (6)

21、谢广祥,杨科等. 综放采场围岩支承压力分布及动力灾害的层厚效应. 煤炭学报,2006. (6)

22、XIE Guang-xiang, CHANG Jucai and YANG Ke. Investigation on Displacement Field Characteristics of Tunnel\\'sSurrounding Rock and Coal Seam at FMTC Face .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Engineering,2006. (2)

23、谢广祥,胡敬朋. 遗传算法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综采面可靠性的研究. 矿冶工程,2006. (4 )

24、谢广祥,杨科. 非对称综放开采煤层三维应力分布特征及其层厚效应研究.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已录用)

25、谢广祥,华心祝等. 极复杂条件倾斜长壁大采高综采技术. 煤炭科学技术(已录用)

26、谢广祥. 开采速度对综放面围岩力学特征影响研究. 岩土工程学报(已录用)

社会兼职

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安徽省学位委员会副主任

指导研究生情况: 指导博士生3名 已培养毕业硕士生24名、指导硕士生4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4 4:2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