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肖序常
释义

人物简介

肖序常,男,中国科学院院士、构造地质学家,国土资源部地质研究所研究员。1930年10月12日生于贵州安顺。

简历和学术贡献

肖序常院士在安顺读完中学后,在贵州大学读了两年书,1949年才北上北大求学。

贵大的两年,是肖序常不堪回首的两年。他体会了大学生吃不饱抢饭吃,参加了进步学生反饥饿,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目睹了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他的同班同学。

肖序常盼着解放,立志走出去。

1949年,肖序常盼来了新中国的建立,也盼来了随南下部队回到贵州的哥哥,在哥哥的动员下,他与哥哥一起坐了10余天的闷罐车入京,考入北京大学攻读文学。

此时,国家正在大力开发矿产资源,建设东北。北大知道肖序常在贵大读过地质专业后,动员他继续钻研地质,并破格让他从二年级读起。

贵州籍的国家级地质专家由此诞生。

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

50年代初期与同行一起发展并评价白银厂外围小铁山多金属矿床;参与中国大地构造图及《中国大地构造基本特征》一书的编著,系统地划分和论述了构造单元及其演化,对区域调查、普查找矿及某些重大基础地质问题的探讨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60年代初结合国家急缺矿产铬铁矿编著了《含铬基性、超基性岩地质构造特征》一书,对络铁矿的战略部署及普查找矿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70年代主要从事板块构造及蛇绿岩等的研究,首次阐述祁连山蓝片岩高压变质带,较早建立了中国完整的蛇绿岩剖面。

十余次进藏考察,对世界关注的青藏高原构造演化提出了新的论点。近年对古造山带岩石圈演化阶段的划分,及蛇绿构造类型的研究,均提出了新的概念。

曾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所长。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重要学术观点与贡献

1、把板块构造理论应用于大陆演化的研究中,结合中国大陆造山带的形成和演化的实际,认为需要扬弃一些观点。如喜马拉雅-青藏高原(特提斯)等造山带,认为那里不曾有宽阔深邃的特提斯大洋,自晚古生代-中生代,那里就是规模不等的古陆、海湾、有限洋盆相间的构造格局。

2、将造山带的构造演化-离散到碰撞造山过程,划分出7次主要段,深化了对造山过程的认识;对造山带(或缝合带)的重要标志-蛇绿岩,作了动力学分类。

3、对青藏高原形成和隆升及其效应的研究,认为在时、空上是不均衡的,具有“多阶段、多层次和多因素”控制。

4、对地壳-岩石圈的分裂-拼合演化,倾向于不对称“地球膨胀说”,但地球不对称膨胀说的机制,有待于深部地球物理学。天体物理学等多学科渗透的研究解决。

专著

1)含铬基性、超基性岩的地质构造特征(第一作者)

2)喜马拉雅岩石圈构造演化(第一作者)

3)新疆北部及邻区大地构造演化(第一作者)

4)中亚古复合巨型缝合带南缘构造演化(主编)

5)青藏高原构造演化及隆升机制(第一作者)

扩展阅读:

1

http://www.cags.ac.cn/top/yuanshi/xiaochangxu.htm

开放分类:
人物名人地质学家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合作编辑者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需进一步完善,百科欢迎您也来参与在开始编辑前,您还可以先学习如何编辑词条

如想投诉,请到;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约 次
编辑次数:10次
最近更新:2012-03-09
创建者:silentino
更多贡献光荣榜

辛勤贡献者:

xztlsy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21:3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