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肖显静
释义

肖显静现任中科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西大学哲学研究中心兼职教授。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

男,1964年5月生于江苏南京。主要研究方向为:科技哲学与环境哲学,生态政治与哲学;科学传播;

简介

1987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山西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获哲学硕士学位;1999年毕业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1999年7月至今工作于中科院研究生院。1999年至2002年在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进行博士后研究。

出版专著

著有《后现代生态科技观:从建设性的角度看》《生态政治:面对环境问题的国家抉择》《科学经验方法》《科学理性方法》《第一推动》等。在《自然辩证法通讯》《教学与研究》《科技导报》《社会学家茶座》等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

一、1995年至今已发论文:

1、理论·实验·指称,《晋阳学刊》,1995.4,第二作者。

2、仪器实在论,《自然辩证法研究》, 1995.10,第一作者。(核心期刊)

3、社会思维学构想,《晋阳学刊》,1996.2

4、测量实在论,《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6.5,第二作者。(核心期刊)

5、作为客体的科学仪器,《自然辩证法通讯》,1998.1。(核心期刊)

6、面对环境问题的科学真理观,《新视野》,1998.4。

7、追踪新世纪技术的脚步,《21世纪》,1998.3。

8、环境伦理学:走进还是走出人类中心主义,《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2

9、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先兴科教,《科教兴国动员令》(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7。

10、环境问题与新自然观的形成,《环境思想研究》(论文集),中国人大出版社,1998.12。

11、市场经济对于环境保护意味着什么?《山大师院学报》(哲社版),1999.2

12、红色绿党与绿色绿党:摆脱生态危机的政治方案,《教学与研究》,1999.12。(核心期刊)

13、明晰产权强化使用权保护环境,《电子科技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3,第一作者。

14、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环境保护,《新视野》,2000.3。

15、生态政治何以可能?《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0.4。

16、生态危机下的国家主权建构,《教学与研究》,2000.8。(核心期刊)

17、战争生态论,《求实》,2000.11。(核心期刊)

18、弘扬科学精神价值,坚决反对伪科学,《理论学习与探索》,2000.2,第二作者。

19、求真、求善与学术规范,《自然辩证法通讯》,2000.2。(核心期刊)

20、调整国家经济利益与减排温室气体,《山大师院学报》(哲社版),2001.2。

21、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与环境保护,《自然辩证法通讯》,2002.5,第一作者(核心期刊)

22、概论科学主义和反科学主义,《科技导报》,2002.8。(核心期刊)

23、在中国究竟要不要反科学主义?《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9。

24、消费主义盛行对环境的影响,《前线》,2002.9。

25、目前我国科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科学教育》,2002.5。

26、发展中国家的艰难抉择:是发展经济还是保护环境?《北京化工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4。

27、科技解决环境问题的限度,《中国科技论坛》,2003.1。(核心期刊)

28、自然的本质是简单的吗?《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3。

29、科学理论检验的不完全决定性,《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3.3。(核心期刊)

30、后现代科学成立吗?《河北师大学报》(哲社版),2003.2。(核心期刊)

31、简单性与真理性是等同的吗?《系统辩证学报》,2003.4。(核心期刊)

32、面对复杂性科学,要探求科学认识方法的新范式,《科技导报》,2003.5。

33、技术的本质与环境保护,《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4。(核心期刊)

34、科学不需要伦理学吗?《社会学家茶座》,2003.4。(核心期刊)

35、自然返魅的新途径,《山东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

36、消费主义文化的符号学解读,《人文杂志》,2004.1。(核心期刊)

37、特异功能是不存在的,《科学与无神论》,2004.1。

38、科学的新发展与环境伦理学的完善,《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4。(核心期刊)

二、报刊短论:

1.科学理论证伪的复杂性,《科学时报》(科学周末B2),2003.2.21;

2.反科学主义不等于反科学,《科学时报》(科学周末B2),2003.4.18;

3.应该进行什么样的科普?《科学时报》(科学周末B2),2003.10.24;

4.如何面对西方的反科学思潮?《科学时报》(读书周刊B3),2003.12.24;

5.在网络空间里反思生活,《科学时报》(读书周刊B3),2002.11.8;

6.天道崇简吗?《科学时报》(科学周末第3版),2002.9.22;

7.中学科学教育剖析,《科学时报》(中学生科技第2版),2002.4.21;

8.科学主义、反科学主义、“反科学”主义与反“科学主义”,《科学时报》(科学周末B2版),2004.2.13;

9.对可重复性实验说不,《科学时报》(读书周刊B3),2004.2.27;

10.“补”现行科学教育之“缺”,《中华读书报》(科技视野15版),2004.3.10。

11.关于技术与价值的对话,《光明日报》(C2版),2004.4.8。

三、著作:

1、《后现代生态科技观:从建设性的角度看》,科学出版社,2003.7,独著。

2、《生态政治:面对环境问题的国家抉择》,山西科技出版社,2003.10,独著。

3、主编:《中学生科学素养》丛书(共五本),陕西科技出版社,2004.1。

4、《在化学舞台的背后》,陕西科技出版社,2004.1,独著。

5、《科学经验方法》,科学出版社,2002.7,独著。

6、《科学理性方法》,科学出版社,2002.7,二人合著(第2作者)。

7、《环境伦理学》(裴广川主编),科技与人类发展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6,合著,完成其中一章(共6万字)。

8、《现代科学技术大众百科》(路甬祥主编)(科技与社会卷),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6(“科技与人类的协调发展”部分8万字)。

9、《第一推动》,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10,二人合著(第一作者)

10、《科学哲学通论》(研究生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10。(完成其中一章)

四、课题:

1、后现代生态科技观,博士后基金,4万元,1999.10-2002.10。

2、中科院研究生人文素养研究,中科院研究生院院长基金,5万元,2003.1-2004.9。

五、社会兼职:

1、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2、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六、奖励:

1、2003年10月,在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组织的“第二届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青年成果评比”中,论文“作为客体的科学仪器”荣获二等奖。

2、2003年8月,在第九次哈尔滨“科技进步与当代世界发展”全国中青年学术讨论会上,论文“科学的哲学基础与环境保护”荣获一等奖。

3、论文“科学事实的实在论意义”于1996年5月获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颁发的“自然辩证法青年成果奖”。

4、论文“社会思维学的构想”于1996年元月获山西省首届青年科学大会优秀论文三等奖。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12:3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