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肖民 |
释义 | 1 中国著名作曲家◎ 人物简介肖民,男,著名作曲家,曾创作了许多昂扬的军旅音乐,甚至曾用音乐劝降敌人。 第六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成就奖得主,原籍山东,生于1927年,1953年驻扎广州;作品有《人民军队忠于党》、《母亲在召唤》、《阿梅》、《菊花传》、《再见吧,阿妈妮》等。 ◎ 用小调劝降敌人肖民12岁就投身部队的文工团参加了革命。解放山东南部重镇临沂时,肖民拉了一首乐曲,将敌人劝降:“当时敌方和我们对阵的都是伪军,也就是日本人指挥下的汉奸队,我和战友傅泉在傍晚发动总攻击前,被指派到地方的阵营前向他们喊话。主要是告诉他们,大家都是老乡,八路军要攻城了,不要向我们开枪,只把枪往天上放。”肖民说,喊完话后,他就用小提琴拉了一首《沂蒙山小调》。拉完之后,敌人往天放枪,表示接受劝降。 ◎ 两天一夜谱出名曲肖民于1953年驻扎广州,自此就没有离开。1960年,他和张永枚共同创作出了脍炙人口的军歌《人民军队忠于党》。这是肖民两天一夜写出的,成为建国50周年阅兵式上的曲目之一。他还先后创作过3部舞剧音乐《母亲在召唤》、《阿梅》、《菊花传》,以及《再见吧,阿妈妮》等歌曲在全军汇演中获奖。 2 华东理工大学副教授肖民,男,华东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副教授。曾就职于上海机床研究所,主要从事机床主轴动态回转精度的研究。后自费赴日留学进入日本宇都宫大学工学部机械工程科学习,并在该校大学院完成了硕士课程和博士课程,于2003年获得工学博士学位。 在对振动切削进行多年的研究后,建立了一个能预测加工精度以及颤振发生的动态切削模型。该模型证明了由振动切削抑制的颤振可以不受刀具角度的影响,并发现振动切削比普通切削能够使用更大的刀尖半径。这些新理论的发现在以后的实验中都得到了证实。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振动切削加工方法, 该方法阐述了使用适当刀尖半径的振动切削不仅可以解决加工过程中的颤振问题及工具强度问题,而且使加工精度提高了二-三倍,在精密加工及硬脆材料加工方面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本人以第一撰稿人在国际刊物上发表了多篇有关振动切削的论文。所发表的论文作为关键参考文献,已收录在数学物理百科全书中(Encyclopedia of Mathematical Physics, ISBN: 0-12-512660-3)。并被Who’s Who in the World 2006年度世界名人录摘录。目前已成为International Centre of Vibro-Impact Systems的高级会员。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