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校理 |
释义 | xiào lǐ 1、读 jiào ;校勘整理。《汉书·刘歆传》:“ 孝成皇帝闵学残文缺,稍离其真,乃陈发秘臧,校理旧文。” 唐 岑参 《送魏升卿擢第东都因怀魏校书陆浑乔潭》诗:“ 魏侯校理复何如,前日人来不得书。” 2、论理,讲理。 南朝 宋 颜延之 《庭诰之》:“达见同善,通辩异科,一曰言道,二曰论心,三曰校理。言道者本之於天,论心者议之於人,校理者取之於物。” 3、审察治理。《北齐书·崔昂传》:“ 昂校理有术,下无奸伪,经手历目,知无不为,朝廷叹其至公。” 4、古代官名。执掌校勘整理宫廷藏书。 唐置集贤殿校理,宋因之。 元、明废。 清置文渊阁校理,掌注册点验。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