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校本研修 |
释义 | 校本研修是作为教师工作实践的主要场所——学校,成为一个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型组织,尊重教师个体的发展愿望,创设一切便利条件,充分发挥教师个体创造力和教师群体合作力,形成一种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氛围,并凭借着群体间持续不断的互动学习与实践,使个体价值与群体绩效得以最大限度的显现。 校本研修概述又名:校本培训。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发展学校的研修。要切实开展在综合教育改革背景下的校本研修,需要多角度、多方面地整合力量,创造良好的校本研修生态环境,让教师在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个体反思实践中实现专业发展。 意义1.从学校出发,解决学校和教师面临的问题研训。 2.学校享有充分的自主权,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研修机构与校本研训是指导与合作的关系。 3.它既满足教师的需要,也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两者有机协调和统一。校本教材具有实用性,让学生了解本地与科学内容的信息及发展趋势。 5.这调动了教师再学习再创造的激情,有助于教学科研能力的提高。 4.它应该与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紧密联系。 校本研修的特点校本研修是教师继续教育方式 校本研修与师范院校的学历教育、教师培训机构的集中培训、学校的校本培训等诸多教师教育方式一样,都是致力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我们倡导组织教师开展校本研修,并不是要否定或取代其它教师教育方式,而是为教师专业发展开辟新的道路。 校本研修的要素校本研修的要素包括教师及其研修组织、领导与管理、专业人士、专业信息资源等。 教师及教师研修组织是校本研修的主体,那些尚未没有形成教师学习型组织的教师个人自发研修,一般难以凸现“校本”特点,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校本研修。 校本研修的原则1.以校为本的原则A、校长和教育教学的中层组织是研训的发起者和组织者,在研修中起主体作用; B、教师不必脱离工作岗位,转换角色,就在学校接受全面的研修; C、因校制宜地制定校本研修的方案、计划,建立校本研修的管理制度、评价制度、激励机制,从而保证校本研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D、贴近学校的教育教学实际,要有常规性的全员研训模式和非全员性个别化的研训模式。 2.校长负责原则A、校长是校本研修的组织者和管理者; B、校长是校本研修的引导者和学习者。 3.教师需求原则A、坚持满足教师群体和个体的需求,以需定训; B、坚持共性和个性相结合,以求定训。 校本研修的目标1.促进教师发展A、教师群体发展,提升教师队伍水平。这里要从学校发展目标中去研修教师群体。 B、教师个体发展促进教师群体发展。这里要区别对待。 2.推进学校的发展A、教师专业化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因此校本研修是学校组织发展的重要目标。 B、以校为本的高质量教师队伍是校本研修实效性的惟一体现,对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最具实际意义。 C、校本研修有助于校本教育行动研究,学校在此基础上更具有发展活力。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