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孝义七中 |
释义 | 简介踏上胜溪沃土,驻足孝义市西郊,你会看到一所崭新的学校,那就是孝义市七中。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图书楼、报告厅、餐厅、公寓楼鳞次栉比,装饰一新的多媒体教室充满了浓郁的时代气息,为现代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12个标准化的理、化、生实验室堪称全市一流,为学生走进自然科学,提高实践能力提供了充分的空间。拥有七万五千册图书的校园图书馆成为莘莘学子充实自我的理想场所。该校创建于2004年7月,是一所市直公办初中,学校占地75亩,总建筑面积29000平方米,设计规模为20轨。建校以来,在校长闫建先的领导下,学校立足于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课堂效率,使学校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2006年,该校被省教育厅命名为教育创新的“示范学校”。 详细介绍人们常说办一所学校容易,办一所好学校却很难。什么才是办一所好学校的根本呢?作为一所全新的学校,孝义市七中深信,这一根本就在于以人为本,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减轻学生负担,教师们首先给自己施压,加重自己的负担,不满足于“给学生一碗水而需要教师要有一桶水”的要求,而是要给学生“新鲜水,纯净水,长流水”,坚决反对只停留在被动的写教案、看作业、提问题上的工作态度。因为学生有好中差,所以因材施教、分层落实,强化教学科研。力求教学创新,始终是该校的工作重点,对学生做到不欺不诈,不离不弃。在校领导的关心爱护下,广大教职工严格要求自己,把忠诚教育事业作为自我要求,自我约束的内在动力,爱岗敬业,按照教师职业道德标准规范自己的教育行为。为了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孝义市七中还采取了派出去进修、请进来传授、课堂教学比赛等多种有效形式,鼓励教师继续深造。同时他们还在教学领域上设计了竞争机制,实行严格的量化管理,把每位教师设计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一个口径,一把尺子,一个标准,极大地调动了全体教师的进取精神,使全校教师的整体素质明显得到提高,形成了一批“敬业、爱生、善导、严谨”的教学队伍,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校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团结、高效的基础上,如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成为孝义市七中工作的重中之重。该校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实施抓中、扶差、拔尖战略,把重点放在绝大多数中等生身上,通过启发、引导,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思辩能力,促进其向优等生转化;对优等生则进行强化训练让其更精、更尖、有所拓展;而对于差生则给予其更多的鼓励与关怀,对他们的每一个进步都给予肯定,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激发差生奋进的潜能,从而为每一个学生搭建成才阶梯,让每一个同学都能走向成功。 辛勤的耕耘必有喜人的收获,良好的教育定会结出丰硕的成果。仅仅三年,在全体七中人的不懈努力下,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教学设施不断完善,教学环境日渐优美。2006年中考,有两名同学进入全区前十名,高考达线率为45%。今年中考,全区前十名孝义七中名列3人,高中达线人数441人,达线率54%。教学质量一年一个新台阶,芝麻开花节节高。校园文化活动有声有色、如火如荼,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使各类艺术人才脱颖而出。 一串串沉甸甸的果实闪烁着夺目的光彩,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用高起点的定位、高标准的运行、高质量的服务促进学校的发展是孝义市七中的机制;用硬件拉动学校的发展,用名师带动学校的发展,用科研促进学校的发展是孝义市七中的步伐。今天的孝义市七中正如同跳动的音符,在发展的乐章中弹奏着和谐,也正如同翱翔的双翼,在奋进中演绎着精彩。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