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小沔镇
释义

小沔镇依山傍水,位于渠江东岸,地处重庆市合川区东部,东与华蓥山南麓紧紧相接,南与狮滩镇接壤,西拥渠江,北与双槐镇相邻,距合川城区59公里。全镇幅员面积66.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067.3公顷,林地1758.67公顷,森林覆盖率38.6%。

地理与人口

小沔镇依山傍水,位于渠江东岸,地处重庆市合川东部,东与华蓥山南麓紧紧相接,南与狮滩镇接壤,西拥渠江,北与双槐镇相邻,距合川城区59公里。全镇幅员面积66.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067.3公顷,林地1758.67公顷,森林覆盖率38.6%。

全镇辖14个村,1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37660人,其中农业人口31448人,非农业人口6112人,人口密度为551人每平方公里。

发展速度

场镇面积0.8平方公里,辖区内有企事业单位国税所、工商所、公安派出所、司法所、法律服务所、邮政支局、电信支局各一个。金融机构2个,其中农业营业所1个,营业部2个,信用社1个,信用社分社4个,营业部5个。200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6亿元,比上年增长20.3%;工业总产值4730万元,比上年增长36.25%;固定资产投资3900万元,比上年增长5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6亿元,比上年增长35.9%;本级财政收入237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63元,比上年增长19.7%;农民人均纯收入4884元,比上年增长18.3%。全镇有较为丰富的煤炭、矿泉水、粘土矿、石灰石、页岩、森林、河沙等自然资源。

农业发展

农业产业规模初具雏形。大力实施规模化生产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全镇无公害蔬菜种植总面积进一步扩大,达到9000亩,以俊川PIC猪场为龙头企业带动全镇生猪产业上一个新的台阶,全镇生猪出栏20000头,其中PIC猪6100头;完成退耕还林8000多亩。

利用优势地理环境,实现鲭波的网箱养殖面积达1000平方米,养殖总量逾10万尾。建成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基地,如鼎罐农业科技示范建设基地,在鼎罐村建成“青枧”、“不知火”等优质柑桔示范1000亩,建成天竺桂、香花槐苗圃基地50亩;盛泉村3000亩优质花生基地;李湾村建成的200亩无公害反季节蔬菜基地;大井村优质丝瓜基地;金土村的南方早熟梨基地及竹湾的乐山红芋。通过以规模产业带动农业经济的发展,使全镇农业生产进一步专业化,产品的优质化。

善用农业资源优势,发展农业旅游观光产业, 即将投资建设娑罗村小溅河休闲观光旅游长廊。

工业经济

工业经济较为发达,全镇有较为丰富的煤炭、矿泉水、粘土矿、石灰石、页岩、森林、河沙等自然资源。娑罗矿产资源带实力进一步增强;龙华花盆厂完善了“隧道窑”先进生产工艺,日产各类花盆260个,产品远销重庆、贵州、云南、四川等市场,引进北碚业主秦兴炳建设的台子园洗选厂,年产值达到990万元;小溅页岩砖厂年产值85万元,实现利税6万元,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346万元,农民纯收入达3015元。

小沔镇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紧扣市场经济脉搏,围绕市场需求调整产业结构,使小沔镇农业产业化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 在2007年小沔镇通过多种渠道从湖南省农科院引进超级杂交稻在鼎罐村试种13.4公顷。稻米品质好,售价高,市场供不应求。小沔镇里在市农技站的具体指导下,规划在全镇18个村推广面积达200公顷。为落实这一措施,小沔镇积极从资金、技术、肥料等方面予以配套支持。

针对小沔镇地处丘陵的地理现状,2008年他们先后与市茧丝绸工业公司签订购销合同。在去年发蚕种200张的基础上,2008年将猛增到1000第。为留足发展后劲,镇里还在各村社规划发展成片桑园333公顷。据估算,2008年实行的蚕桑保护价收购政策将使全镇农民人平增收25元,三年后可达到人平增收300元的可观效益。

小沔镇还狠抓了市场前景看好的PIC良种猪,2008年可产仔猪3000头,镇里还在管理工作、兽医技术、土地转让、贷款等方面支持养猪户。2008年,小沔镇俊川良种猪场固定资产已上百万元,正向邻近镇乡辐射,为农民增收找到出路。

小沔镇还注重发展花生产业。他们从早熟、上规模上做文章,在市农技站的引导下,镇里先后引进了“天府9、12号”花生良种进行种植。

基础设施

镇内交通四通八达,建成的三渭大件路横穿小沔境内,全部实现村村通公路。即将动工建设的小沔镇渠江大桥,建成后半小时可到合川。场镇过境公路的改造,草街航电枢纽工程建设的淹没场镇,给小沔的城镇建设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社会事业

现有市属直属中学一所,是华蓥片区的唯一一所高完中,在校教师158人,在校生2500余人;通过一系列的改扩建使小沔中学的教学条件、教师住宿条件、校园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并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完全小学4所,在校生1600余人。通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达到了100%的适龄儿童入学率。医疗机构2个,其中中心医院1个,有床位80余张、医务人员83人,投入50万元,改善了办公设施及环境,成为华蓥山片区的一所综合实力强的中心卫生院。大沔卫生分院1个,医务技术人员8人,达标医疗卫生室12个,乡村医生4个,并建成规范化农村卫生室5个。场镇有容纳1000人以上大型公益影剧院一座,招待所6个,文化茶园15个,网吧5个,印刷厂1个。建成了竹湾和道角两个五保家园。

城镇建设

道路硬化了,人居环境改善了,人饮工程建起了,特色产业发展这是合川区小沔镇建设“千百工程”实施以来的真实写照。从合川区农办获悉,小沔镇正加紧推进“千百工程”示范村、推进村的规划建设任务,已经累计完成规划项目650个,务求一次性通过重庆市级验收。 小沔镇强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是合川区各地新农村建设中成效最为显著的工作之一。以四个“千百工程”示范村为例,围绕山、水、林、田、路的综合治理,截至2008年8月,4个示范村新修村级公路28公里,硬化公路36.3公里,实现了组组通公路;修建、硬化人行便道152.5公里,5户以上院落通畅率达到100%;整治山平塘404口,渠堰113.5公里,自来水入户率均达到80%以上。每个村50+30×4千伏电网覆盖全境,电力资源充足,农户用电实现一户一表,生产、生活及各项事业的发展对电的需要能够全面得到保障,闭路电视入户率100%。

为优化农民生活环境,合川区积极建设村级公共服务中心,举办农民群众喜闻乐见、广泛参与的其他文化娱乐活动,推进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树立了村级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4个示范村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五保户均实现集中供养,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平均达到84.1%,累计推广农网广播2317户,开通了“移动农网”用户2000户。与此同时,实施农家环境整治工程,“脏、乱、差”得到有效治理。

特色产业发展亮点纷呈。示范村为全区各地面上村树立了榜样。新农村建设启动以来,4个示范村立足区域特色,以扶持培育农村种养加销大户为突破口,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农业结构不断优化。截至2008年,发展各类专业大户77户,建立柑橘、柠檬、无公害蔬菜、中药材、花卉苗木等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基地8750亩。让人欣喜的是,各地还把农民素质提升放到了突出位置,示范村累计举办农民短期培训37期,培训农民6400人次,提高了农民的素质;同时,培训劳务经纪人多人,推荐劳务经纪人3人参加重庆市的劳务经纪人培训班学习。此外,合川区还在示范村创办村级中专班4个,招收农民注册学员181名,开设了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企业经营管理、种养殖实用技术等课程,创新了培养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的新模式,2008年村级中专班学员将陆续毕业。

党政建设

小沔镇政府相关工作人员来到了绿衡土鸡养殖场,积极帮助养殖户解决土鸡养殖中遇到的问题,这是小沔镇结合大讨论活动,积极帮助养殖户发展产业的一个缩影。

在“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大讨论活动中,该乡提出了“创三个一流”活动,即:党员干部创一流业绩、投资业主创一流品牌、机关创一流环境。党员干部创一流业绩,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立足本职,切实按照工作质量标准化、行动军事化、管理规范化的要求,加强责任意识、进取意识,以热情、文明、规范、高效的个人行为展现良好的个人精神风貌,展现新时期广大党员干部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投资业主创一流品牌,通过塑造品牌业主,增强品牌意识,以高素质的业主和深、严、细、实的工作作风,打造精品产业。融入高境界、高标准、高起点的理念,努力打造精品示范基地;机关创一流环境,在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使全乡广大干部职工积极行动起来,参与进来,步调一致,团结拼搏,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

小沔镇在全乡广泛开展“四个树立”活动,要求支部树旗帜,党员树标兵,干部树形象,群众树新风。开展“五比五看”活动,比思想,看谁的干劲足;比作风,看谁的工作实;比效率,看谁的节奏快;比创新,看谁的办法多;比业绩,看谁的贡献大。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6:1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