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小诸葛 |
释义 | 意义小诸葛是国民党军高级将领白崇禧的绰号。 白崇禧简介白崇禧,(1893-1966年),字健生,广西临桂县人,回族,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一级上将,军事家,有「小诸葛」之称。属国民党「桂系」,地位仅次于李宗仁。 李宗仁和白崇禧人称「李白」。二人是国民党内最具实力的地方军事势力–桂系的中心,多年来一直合作无间。最初二人一同加入孙中山在广州的革命阵营,又联合一起驱赶广西的旧军阀。北伐时,率广西军队攻至山海关。北伐成功后,和蒋介石及其他地方势力多次开战;八年抗战爆发后,二人动员广西的军队抗击日军,合作指挥多场大战,并屡有胜果。 战后白崇禧担任国防部长,李宗仁获选中华民国副总统,桂系的实力得到局部肯定。解放战争中解放军取得三大战役胜利后,蒋介石被迫下野,李宗仁继任代总统。然而国共和谈失败,桂系无法保住中华民国的半壁江山,本身势力亦无法维持。李宗仁先赴美国治病,1965年(74岁)从美国返回中国大陆。白崇禧则前往台湾,却未能担任要职,抑郁而终。 个人生平北伐战争之前1907年,白崇禧考入陆军小学,后因病退学。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当时在广西省立初级师范读书的白崇禧,加入广西学生军,开赴湖北,随后入武昌陆军预备学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1916年,白崇禧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之后在广西陆军第一师任营长。 1921年,白崇禧代表当时已是旅长的同学黄绍竑,到广州见孙中山,要求参加革命。孙中山任黄绍竑为广西讨贼总指挥,白崇禧为参谋长。二人与李宗仁合作,于1924年分别打败旧桂系军阀陆荣廷和沈鸿英。白崇禧在统一广西的过程中充分表现出他的计谋和军事能力,被称为「半个小诸葛」。同年,「李白」加入国民党。李、白、黄三人的合作使广西纳入国民党控制之下,三人亦成了国民党内桂系的骨干。 北伐及抗战前期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白崇禧任国民革命军副参谋总长。1927年初,白任东路军前敌总指挥,从江西攻取浙江。1927年4月,白崇禧任淞沪卫戍司令,配合蒋介石在上海清党。同年1月,3月,8月和10月的多次战役中,白崇禧战胜孙传芳。孙传芳部下唐生智被迫在1928年初在湖南投降。 1928年北伐成功,在北平牛街创建了北平清真中学(今成都西北中学和兰州西北中学)。 到1937年抗战爆发十年期间,桂系多次以军事和蒋介石对抗。1929年3月,桂系先在蒋桂战争中败于蒋介石,白崇禧被迫逃到越南。同年11月,李、白、黄回到广西,联同张发奎进攻广东。1930年,李、白又在中原大战中出兵支持冯玉祥和阎锡山反对蒋介石。 1931年9月发生九一八事变,国民党内各派系谋求妥协,桂系亦跟南京议和。1932年4月,李宗仁出任广西绥靖主任,白崇禧任副主任,和省主席黄旭初成广西三巨头。自此至抗战爆发的五年内,桂系一方面「自卫、自给、自足」及「寓供兵团、寓将于学、寓征于募」,透过创立学校、改革税收、清乡建设广西;另一方面在军事上则对蒋介石堵截红军的要求阳奉阴违。 1936年5月 ,李、白联合广东陈济棠,以「抗日救国军」名义反蒋。由于广东军队被蒋介石收买,陈济棠被迫下台。至8月,李、白宣布支持由蒋介石领导抗日,遂与蒋介石和解。 抗战期间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白崇禧任国军副参谋总长兼军训部长,成为蒋介石的谋士之一。白崇禧提出了「游击战与正规战相配合,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的策略。八年抗战期间,白崇禧和李宗仁指挥各场大小战役,包括: 1938年李、白指挥台儿庄会战,取得在国军抗战中的首次重大胜利。 同年6月,白崇禧指挥武汉会战。 1940年2月,白崇禧指挥桂南战役,在昆仑关两度挫败日军。 解放战争1945年10月3日,被授予陆军一级上将。1946年,国共再次开战。6月,白崇禧到东北督战,指挥国民党军在四平击败林彪所部。据白崇禧的儿子白先勇的说法,当时白崇禧曾经向蒋介石提出消灭东北解放军的全盘计划,但未被采纳。同月,白崇禧任国民政府国防部长,调离东北。 1947年台湾发生二二八事件,白崇禧受命率蒋经国等前来调查安抚,会见台湾省主席陈仪等人,并向台湾居民广播。其间文电显示,白崇禧似并未釐清真相,其报告建议处分柯远芬,嘉奖陈仪。同年11月,白崇禧兼任九江指挥所主任,负责围剿大别山的解放军。 1948年5月李宗仁当选中华民国副总统,一个月后,白崇禧被免去国防部长职,改任华中剿总总司令(华中剿匪军总司令)。同年年底,国民党军在战场上失利。李、白向蒋介石施压,蒋介石被迫在1949年1月下野,由李宗仁任代总统。 同年4月,国共和谈,白崇禧极力反对接受和谈结果。1949年白崇禧策划在湖南进行防御,因湖南省主席陈明仁起义而失败。10月至12月,经过衡宝战役等战役后,白崇禧指挥的国民党军被渡江后的解放军消灭。原来的二十万兵力,只有少部退入越南。 1949年4月,继先遣兵团之后,林彪统率四野主力由平津地区分路南进。 8月初,四野第十二兵团和第十三兵团挺进平江、浏阳、常德等地,从东、西两面对长沙形成合围。国民党长沙“绥靖”公署主任兼湖南省政府主席程潜和国民党第一兵团司令长官陈明仁率部七万余人于8月4日宣布起义,长沙及湘潭、宁乡等地和平解放。 从5月到8月,四野以苍鹰搏兔、雄狮噬羊的凌厉攻势发起了汉浔渡江、宜沙和湘赣战役。虽然攻占了武汉、长沙等大城市,争取了张轸、陈明仁两个兵团起义,但始终未能揪住白崇禧的主力,与之决战。为此,林彪怅惘不已。 在台湾时期1949年12月30日白崇禧从海南岛赴台。据李宗仁的说法,白是受蒋介石承诺委以国防部长职务而赴台。白崇禧到台后,仅被委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任,以及「中国回教协会理事长」等闲职。据程思远忆述,周恩来曾经这样评价白崇禧:「白健生颇自负,其实在政治上无远见,竟听信蒋介石的话,给骗到台湾去了。」晚年白崇禧接受中央研究院近史所访问,出版《白崇禧先生访问纪录》。 白崇禧到台湾后,蒋介石很防备他,经常派特务跟踪他,可是白崇禧绰号「小诸葛」,非一般人等,屡次识破蒋介石派去的特务。 白崇禧在1966年12月1日于台北逝世,死后身体发绿,口吐白沫,床单撕破多处,有很大可能是蒋派特务暗杀。死因至今是个迷。 白崇禧家族白崇禧有子女十人,其中八子为著名的台湾作家白先勇。 白氏家族从古至今热爱祖国、勤恳朴实,在当地享有一定声誉。白氏家族始祖伯笃鲁丁公,汉姓鲁,字至道,江南应天府(南京)上元县人(原籍答失蛮人,即西域人)。元至治元年(1321年)中进士,至元元年(1335年)由礼部侍郞迁秘书太监(官署名),至元二年出任浙东海右道谦访副使(是纠察百官善恶、政治得失,派驻各地的监察机构),至元三年,(1337年)任岭南广西道肃政谦访副使。后又累迁赣州路达鲁花赤(元朝时地方第一位掌权官员)、建德路达鲁花赤、潭州道总管等职。公为官清谦,为人宽厚,深得各地百姓爱戴及上级重用,曾数次升迁。公在职期间,除主管监察促政务外,又是一位热心学政、促进教育、关心民瘼、支持地方建设的人物。如柳贯著《新修石门洞书院记》记载了他在至元二年修复浙东永嘉石门洞书院,曾告诫诸生说:“书院据穹林雪瀑之胜,既新美矣。尔曹游歌于是,有义理之融液,无纷华之轇轕。执业而兴,充义而得。得之在我,求之在人。是惟圣师成物之仁,而亦宪臣励学之意。”又鼓励诸生“有学有政,需用于时”。可见始祖是一个热心教政,鼓励后进的人物,他对“学贵自得”、“学以致用“,也有他自已的体会。 公任职桂林时,曾倡议并修建文庙泮宫,供莘莘学子聚学。桂林阳桥,地处南北交通要道,至元五年遭火毁,交通受阻。至元六年,公组织地方官员重建阳桥,为桂林人民造福,并写下了《重修阳桥记》,以资纪念。又据《南村辍耕录》记录公以廉故,家甚贫,朋友间每分财以济之。又云:“夫鲁,西域人也,度量之宏深乃如是,隐恶扬善,可谓厚德君子矣。” 公能诗,《戴良集》列举元代十二位著名的西域诗人,伯笃鲁丁属其一。可惜他的诗集很少传下来,今日仅能搜集到的传世佳作有在浙江吟赋的《浮云寺》,在桂林东门与行春门之间城楼上逍遥楼写下的《逍遥楼》及过广西北流时所写的《过鬼门关》等六首。 公年老回籍,定居金陵(南京)城郊上元县,归真后安葬于金陵南门外,地名夏家凹。 三世祖永龄公(又名伯龄)。明洪武年间进士及第。洪武十三年(1380年)公与兄永清弟永秀随军任职再次回到广西,至苍梧,随征八排有功,继而奉命镇守两江州(道),遂隶籍桂林及临桂各乡镇,兄弟之间唯有永秀公一支后代繁昌。相传明太祖时,禁止人民使用胡姓,后裔取始祖首音,更伯为白,白姓之流传自此开始。经过六百多年,传二十余世,我白氏子孙遍布桂林城乡及广西各地,人口众多,成为桂林回族中之大族。 明清两朝,家族兴旺,人才辈出,在封建王朝选拔良才科举考试中,进士及第者十四人(明朝九人,清朝五人)。明朝正德十一年(1516年),一科三进士。武职人员如白玉,明朝成化年间任都督佥事总兵官,五杨祖白全任都指挥同知等。他们在任职期间,为国家民族尽忠尽职,为人民作出了贡献。 白崇禧主要著作其主要著作有:《现代陆军军事教育之趋势》、《抗战中敌我战法之演变》、《游击战纲要》、《全面战争与全面技术》、《军事抗战与政治抗战》、《军事战与经济战》、《国民兵之建设教育》。 陆登陆登,字子敬,乃宋朝名将,人称“小诸葛”,手下有兵5000。北宋末年金兀术统领50余万大兵,围攻潞州。北关镇守节度使陆登闻讯即令城外老百姓移进城里居住,坚壁清野。陆登又急修告急表章,差人星夜前往相邻州府求援。兀术领大兵一路滚滚而来,在离潞州25公里处安营,随后来到城下讨战。陆登嘱咐守城军士小心看守城池,自己披挂上马,来会兀术。兀术劝陆登投降,陆登当下持抢大战兀术。打了五六个回合,陆登自知不敌,回马便走。那兀术来到潞州已40余日,屡次攻打不得成功,反伤了许多将士,急得捶胸顿足,就率50万大兵以排山倒海之势向城池压来。 再说陆登正在城门上镇守,忽听胡笳音响,知道情况不好,忙下令将士准备迎战。霎时城门上火炮巨响,烈焰腾空。说时迟,那时快,众金兵已到城墙外。陆登令火炮、火箭打射下来,金兵死伤无数,尸首成片。但兀术已领一群金兵闯到城门下,用刀砍,用枪砸,众人推,终将城门打开,金兵一拥而进。时值天亮,陆登率领将士与金兵代成一团。看陆登那一杆枪,左挑右拨,劈面分心,浑如蛟舞龙飞,直代得金兵犹如落叶遭风卷,四散乱窜,真是将遇将伤、兵逢兵死。只是能虎打不尽群狼多,金兵打破一道道防线,卷入城里。陆登战了两个时辰,连追带杀来到衙门口,又饥又累,无力再战,被一群金兵围住。陆登心想,城已破,我焉能得生。连喊数声罢了,自刎而亡。 一群金兵看见陆登人亡,身体却昂然挺立,吓得大叫。这时兀术闯过来,走近一看是陆登,也大惊,忙提剑向衙内走去。进衙入后堂,见一妇人尸首,横倒在地,知是陆登夫人为丈夫尽节而死。兀术为陆登夫妇的忠义烈举所感动,遂将陆公子文龙收为义子,将陆登夫妇合葬在城外土山上。 台湾电影<百战保山河>中讲以后陆公子在金营长大成人,练得一身好武艺,并师从梁山泊好汉豹子头林冲,从林教头处学得双枪将董平的双枪绝技,人称“双枪陆文龙”。他得知自己身世后,弃金归宋,替父报仇,为国尽忠。 陆登坚守潞州为国尽忠的故事,在百姓中流传了数百年。 七侠五义小说中的人物小诸葛人物简介七侠五义中的小诸葛就是沈仲元,他是七侠五义中七侠之一,同其他侠义道人物不同,他巧用计谋,能够逢场做戏 ,却在恰当机会中能够除掉奸邪,隐藏于众人之中,却又不慕名利,素有隐侠之称,他最早见于清道光时期民间艺人石玉昆的话本《三侠五义》,也是《七侠五义》中的“七侠”之一,号小诸葛,陕西华阴县人氏。原在杭州霸王庄庄主马强手下栖身,后来马强被捉拿,他装病不肯出头。因为听见马强手下这班人计议投奔襄阳,便将计就计一同前去,暗中观察奸王动静,给众侠客做个内应。他仗着自己聪明,智谋过人,已经把事情看透,逢场作戏。自己先担个从奸助恶的罪名,对奸王随声附和,逢迎献媚,从游戏中生出侠义来。到了归期,恰在侠义之中。 人物信息朝代: 北宋庆历年间性别:男 民族:汉族 身份:侠 所属势力:开封府 称号:小诸葛 兵器:厚背尖刺雁翎刀 出生地:陕西 华阴县 小诸葛网络营销顾问服务是一种网络营销顾问服务,面向企业提供专业网络营销咨询、辅导网络营销计划执行,该项服务由赢道顾问倾力打造,由资深营销策划人、赢道顾问总策划邓超明担纲首席咨询师,服务内容涵盖所有网络营销内容。 “小诸葛”网络营销顾问服务,基于三年多网络营销项目实战的经验积累,以及对企业市场的需求总结形成,旨在帮助企业熟悉并熟练操作各种网络营销工具,建立起完善的网络营销机制,帮助企业训练和指导网络营销队伍,建立网络舆情与效果评价体系,并将其融入公司经营管理与各项营销计划中,使会员企业快速、高效地挖掘网络营销价值,促动企业建立起互联网时代的竞争力。 “小诸葛”网络营销顾问服务主要包括十项内容,其中大多数内容均是针对企业所面临的问题而设,全年服务费用不超过2万元,其内容具体如下: 1、为会员企业提供营销竞争分析与网络关注度、网络口碑分析报告,按月提供 2、协助会员企业制定全面的网络营销计划和网络竞争力塑造计划,每年一次 3、跟踪统计、分析评估企业网络营销计划的实施效果,按季度进行 4、指导网络营销方案的执行及协助公共关系、高端人士的接洽 5、为会员企业提供营销培训,一年两次(现场培训由企业承担差旅费) 6、为会员企业网络营销提供日常咨询,次数不限 7、帮助会员企业建立网络营销团队,面向员工提供培训指导,制作招聘与考核标准 8、成为赢道顾问蓝凤出版计划的一员,在相继推出的著作中以会员单位作为重点案例讲述,涉及字数不少于1000字 9、为会员企业提供网络营销相关员工招聘指导、考核标准制定 10、中国品牌谱网站banner广告位、新闻发布支持,全年可发布200篇新闻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