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小泽治三郎 |
释义 | 小泽治三郎(1886-1966),日本海军中将,鱼雷战专家,提倡航空作战;联合舰队的最后一任司令。小泽治三郎中将以冷静沉着著称,和南云忠一中将一样是鱼雷战的专家。参加过马里亚纳海战、莱特湾海战。 人物简介小泽治三郎,联合舰队的最后一任司令官,他不像山本五十六大将,或是南云忠一中将那样为人们所熟知,作为战争后期联合舰队指挥官,小泽指挥的一连串海战,均遭到了惨败。然而不可思议的是,小泽中将却几乎没有因此受到当时的指责,虽然现在有很多史料证明他是有很大责任的。 早年时光小泽治三郎于1886年10月2日出生于九州宫崎县儿汤郡高锅町,父亲为原高锅藩士小泽寅太郎。在就读宫崎中学(现宫崎大宫高校)时因暴力事件,而受到退学处份。正当失意之时,小泽之兄,陆军军人小泽宇一郎,请其上司牛岛贞雄大尉,从日俄战争的中国东北战场上寄一封劝戒“过则勿惮改”的信给小泽。受此感召,小泽于是前往东京,转入成城学校。小泽终身都仔细保管这封信,并成为其座右铭。 那个时代的青年一样,甲午战争与日俄战争的辉煌胜利让他们向往海军,1909年海军兵学校第37期毕业,在同期179人中排名第45位。以海军少尉候补生资格登上加护级巡洋舰宗谷号进行训练航行,当时宗谷号的舰长即世界头号鱼雷战专家铃木贯太郎大佐,候补生的指导军官为山本五十六大尉与古贺峰一中尉。小泽大尉于1921年从海军大学第19期结训,升少佐,并接任驱逐舰竹号舰长。1930年升大佐,先后出任海军大学与陆军大学教官,重巡洋舰摩耶舰长,小泽在海军中一直有不错的人缘,这跟其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有相当的关系,因此小泽的职业生涯也算较为顺利。1936年,小泽终于完成了海军中的跳龙门,在战列舰榛名号升任海军少将。以后历任联合舰队参谋长,第八战队司令,海军水雷学校校长,1939年,小泽担任第一航空战队司令,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负责指挥航空母舰,在任上他对于这种新兵器产生了极大兴趣,尽管本行是鱼雷,但善于钻研并目光长远的他在以后的依然在航空领域有了相当造诣。至今日本史学界仍认为他的航空战指挥水平不在山口多闻之下,而他的性格则更适合作为机动部队的长官。1940年升中将,任第三战队司令,1941年10月任南遣舰队司令,并以此职参与太平洋战争。 战争经历南遣舰队珍珠港事件以前,小泽已经指挥训练日本海军航空兵多年,并因在演习中用航空兵击败山本的战列舰队而获得很高声誉。但最终是南云获得了一航舰的指挥权,而小泽去了近藤信竹大将属下的南遣舰队。一般来讲,是因为小泽资历略差而失去这一要职,(小泽是1909年12月毕业得,南云是1909年1月毕业得,而且小泽的毕业成绩是45,南云是7号)。但却不排除山本大将本身的作用。有米内光政提携的山本一生可谓风光,但其自负的性格也让他与同行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张。而团结南云这个战舰派的主力对他有莫大的好处。1941年12月2日,南遣舰队护卫山下奉文陆军中将所指挥的第25军从中国海南岛的三亚港出发。第25 军于12月8日登陆马来半岛,南遣舰队则提供海空支援。他曾以诚恳的态度向山下表明自身的困难,使山下不但没有怪罪甚至十分感动,这在紧张的陆海军关系中可谓少见,同日,英国皇家海军远东舰队司令,汤姆森·菲利普爵士率领Z部队,含战列舰威尔士亲王号,战列巡洋舰反击号,与4艘驱逐舰从新加坡出发,在没有空中掩护的情况下前往马来半岛,意图阻止日军。当Z部对于10日抵达前线时没有发现日军舰队,但本身却被日军潜舰发现,当时小泽本人在南遣舰队旗舰重巡洋舰鸟海号上,在形势极其紧张之时小泽调集护航舰队准备与之接触进行雷击战,虽然实力远远不足,但其拼死保证运输船队的作为却也得到了世人的赞赏。(在此请各位想想方伯谦又是如何做的)当Z舰队被驻西贡的第二二航空战队发动86架轰炸机击沉后,完成了日本的最佳理想(所谓车对车的打法是没有意思的,想要救日本,就一定要用卒子吃掉对方的老王)小泽掩护日军在哥达巴鲁登陆。由此造就日本横扫马来半岛的局面。 1942年1月,南遣舰队改编为第一南遣舰队,仍由小泽任司令。除继续掩护马来半岛上的日军外,还协助日本陆军入侵爪哇岛与苏门答腊岛。1942年4月,为配合第一航空舰队在印度洋的作战,第一南遣舰队,含轻航舰龙骧号,与5艘重巡洋舰(小泽旗舰鸟海号也在其中),进入孟加拉湾,以摧毁商船为作战目的。三天之内就击沉23艘商船,共计13万7千吨,另有8艘船重创,一时之间东印度洋沿岸的商业航行全面停摆。 马里亚纳海战南洋作战及印度洋海战结束后,小泽就以一种半赋闲的方式退出了太平洋战争的第一线,1942年11月,小泽接替南云忠一出任第三舰队司令,接掌了日本的航舰部队。当1943年春天山本以一种意外的方式战死时,小泽似乎终于有机会走入前台了。1944年3月,第二舰队并入,重组成为第一机动舰队,由第三舰队司令部兼管。但由于美军潜舰的攻击,使得小泽训练其麾下飞行员的计划受到很多阻碍。1944年6月13日,第一机动舰队从吉马拉斯(Guimaras)泊地出发,前往马里亚纳群岛。第一机动舰队包含3艘舰队航母及6艘轻航母与战机约450架,美军第五舰队斯普鲁恩斯上将有15艘航母(包括9艘舰队航母及6艘轻航母),且舰载飞机是日军的两倍,训练也优异得多。美军已在5月底便已探知日方作战计划,美军虽然于6月17日与18日都发现日军位置,但美军TF 58的飞机在19日却无法发现日军。第一机动舰队则靠着大量的侦察机,在海战早期对美军位置十分清楚,小泽清楚自身实力的不足,为了有效的打击美军,根据日机航程普遍超过美军的特点,制订了穿梭轰炸战术,即舰载航空机由航母起飞,在完成攻击任务后降落于机场,完成补给后则对美军进行打击然后返回母舰。这样做的最大好处在于机动部队可在美军攻击航程之外对其实施打击,可是美军斯普鲁恩斯天生冷静,还没等小泽舰队到来已经先下手为强,把附近各岛的日军机场一扫而光,使小泽这个计划还没开始就毁掉了一半。而小泽由于通讯不畅根本就没能得知这一消息。加上美军航空与潜艇部队早已严密监视各重要航线。小泽发动六波共计324架飞机前去攻击美军。靠着人员素质以及雷达之技术优势下,美军战机与防空火力成功击退所有日军攻击,日机损失191架而特遣舰队本身几无损伤,战机损失29架。在日军发动攻击时美军潜艇部队成功的击沉了大凤号以及翔鹤号,由于小泽的旗舰大凤号因潜舰的攻击而沉没,旗舰的战沉使小泽的指挥部门不得不转移,这更加重了信息的不畅。小泽与其幕僚于20日移乘瑞鹤号,并预备联合关岛上的第一航空舰队(指挥官角田觉治中将)对美军再次进攻。但美军先发现了日军,并发动216架飞机进行攻击。小泽此时也真正意识到危机的来临。美军的攻击击沉了轻航舰飞鹰号,重创了舰队航舰瑞鹤号,与轻航舰隼鹰号与千代田号,并击落50架日机。美机在战斗中只损失20架,但归舰时因已入夜,在混乱中反而损失了80架飞机。尽管输的惨不忍睹的小泽希望利用夜战捞回一点战果,但在接到联合舰队司令长官的撤退命令后还是含泪撤回日本本土。总计两天的战斗中,日军三艘航母被击沉(包含被潜艇击沉的大凤号与翔鹤号),损失378架战机,战斗结束时,第一机动舰队只剩下35架飞机。这样,日军航舰部队所剩下的飞机比1943年底时还少 。由于缺乏航空力量支援,马里亚纳群岛在美军优势兵力的进攻下终于丧失,9月,中南太平洋战区司令,在战争中伴随机动部队度过大部分时间的南云忠一中将在塞班岛玉碎,塞班岛的失守标志着所谓绝对防御圈彻底被打破了。此战失败后,小泽曾多次提请撤职,但最终被联合舰队司令丰田副武挽留。 莱特湾海战鉴于马里亚纳海战失败,日本对抗美军的战线不得不转移到有日本生命线之称的南洋运输线,为此联合舰队制定了所谓的捷字号抗登陆计划。保证菲律宾,台湾,冲绳,日本本土及千岛群岛的防御,而此线以东的各岛则依靠现有兵力防御,本土不再给予增援,这也标志着日本海军正式放弃了有中太平洋珍珠港之称的特鲁克基地。联合舰队方面认为,整个决战将首先在菲律宾展开(尽管尼米滋倾向进攻台湾,但由于陆军方面的麦克阿瑟提出了种种困难,最终的决战还是在菲律宾展开。不过联合舰队方面也实施了台湾航空战)。由于机动部队已无法再战,捷字号作战主体重新变为战列舰,而机动部队则作为诱饵保证第一游击舰队的突入通道。 战前,联合舰队司令部方面曾希望机动部队能由第一游击舰队负责指挥,但因为机动部队内部的极力反对及通讯困难而无果(有一种说法是小泽自己同意接受栗田指挥,而属下极力反对,日本东映著名的海军电影《联合舰队》也采用这一说法,在这里仅供参考)。大战在即,整个机动部队仅4艘航母116架舰载机(虽然有些资料表明小泽仅76架舰载机,但这应该是小泽舰队对美发起攻击时的数字),以这种程度的兵力诱敌,恐怕也略显不足。尽管如此,小泽在莱特湾海战中依然完成了诱敌任务,成功将哈尔西舰队调动出来,为中央部队打开了道路。虽然只是诱饵与配角,在主角登场后便可退场,但流血却没有减少,知道上当后的哈尔西虽然迅速将主力转向,但还是派出了拥有两艘重巡,两艘轻巡及10艘驱逐舰的巡洋舰队进行追击。从整体实力看,小泽舰队依然保有两艘航空战列舰,但此时小泽舰队的情况却相当危机,为了进行规避,营救落水人员及部分舰艇补给时间过短而出现燃料不足,整个舰队已分散,小泽手头仅有4舰,严重缺乏警戒护航舰艇。当在南方负责营救落水人员的3艘遭到美军攻击时,旗舰初月掩护其余两艘撤退自己独自突入敌阵,并将开始交战的电文发向小泽本队,这艘秋月级在拖延美军长达两个小时后战沉。此时的小泽很清楚如果这样撤退,散布在各地的舰只必然遭到毁灭性打击,而夜战对于日军也较为有利,他虽不清楚追击舰队的实力,但也决定放手一搏,中将随后下令本队南下,与美军进行最后的决战。美军通过雷达发现了小泽舰队的转向,而刚刚与初月号的恶战又使美军意识到面前的这只剩菜残羹绝不是那么好咽的,美军遂决定南下避敌。如果说整个莱特湾海战日军还有些许亮点,那么小泽反击恐怕是其中一个,这一举措虽然未获得战果,但却保住相当人的性命,同时也体现了这位中将的决断力。随后,小泽舰队大部分安全返回。 莱特湾一战彻底让机动部队灭亡了,小泽因表现尚佳,随后调任军令部参谋长,在丰田司令向军令部提交离谱的大和特攻时,小泽虽认为此计划成功的可能性实为不大,但同时也表示要尊重联合舰队司令长官的意见,不禁让人想到41年军令部部长永野修身对偷袭珍珠港方案的做法,这种圆滑恐怕也是长期在大将手下锻炼出来的。当日本内部的主和派企图通过第三国与美国谈判时,小泽个人也出面表示支持,相比那些天天叫喊玉碎的主战派长官们,小泽对于国家形势有着更理性的判断。1945年5月,小泽升任联合舰队司令,尽管军令部要将其升为大将,但却被他拒绝了,或许破败的海军已经让他无脸接受晋升,就这样,小泽作为自联合舰队作为常设机构后的唯一的一位中将长官,就任末代联合舰队司令。天皇与军令部总长对于这位新联合舰队司令可谓多有期望,不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今小泽也的确做不了什么了。 末代司令莱特湾之役后,第三舰队与第一机动舰队解散,小泽转任军令部次长,兼海军大学校长。在丰田副武司令向军令部提交离谱的大和特攻时,小泽虽认为此计划成功的可能性实为不大,但同时也圆滑的表示要尊重联合舰队司令长官的意见,当日本内部的主和派企图通过第三国与美国谈判时,小泽个人也出面表示支持,相比那些天天叫喊玉碎的主战派长官们,小泽对于国家形势有着更理性的判断,1945年5月29日,小泽升任联合舰队司令,尽管军令部要将其升为大将,但却被他拒绝了,或许破败的海军已经让他无脸接受晋升,就这样,小泽作为自联合舰队作为常设机构后的唯一的一位中将长官,就任末代联合舰队司令。日本投降后,小泽严厉禁止部属自杀,他说:“你们不可以死!大西泷治郎切腹,宇垣缠飞进冲绳的海里,大家都这么乱搞,那么谁来负战争的责任?”。随后,小泽被关押,在交代到关于莱特湾海战的问题时,哈尔西曾认为小泽不老实而在撒谎,不过联合舰队的无数记录都可以证明机动部队确实没有几架飞机,最终小泽被无罪释放。 退休以后第二次大战结束后,小泽就在东京市的世田谷区自宅隐居,不愿回顾战时的记录并拒绝了半藤一利对他的参访取材,因为他认为在他的指挥下,有太多的部下战死,对此感到相当后悔与愧疚。1966年因多发性硬化症过世,享年80,葬礼时昭和天皇赐与7000日元之丧葬费,葬于神奈川县镰仓市的镰仓墓园。 生活逸闻小泽被他的部属称为“鬼瓦”,那是因为他因舰上的意外造成颜面神经受伤,导致他几乎没有表情。 传言他有酗酒的情况。 在中学念书时,小泽就是柔道的高手,进入军校后,又成为空手道高手,甚至有年轻时的小泽曾把后来成为柔道十段高手的三船久藏从桥上扔出去的小故事。 战后虽然拒绝发表自传与接受采访的邀请,但对防卫厅进行的战史编撰作业相当热心,曾提供不少珍贵的第一手证言,并留下在防卫厅的转介下,与在阅读战史后视他为日本的英雄的美国儿童,青少年,进行通信的逸闻。 与在莱特湾海战中演出争议性反转,而被讥为“退之栗田”的栗田健男为至交。 他是个好同事,也是个好的战友。 有关评论评论一日本海军的航舰部队教案可说是由小泽建立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日本海军诸将中,他是号称少数集理论家与带兵军官于一身的将领。但他本质还是一个鱼雷战专家,在马里亚纳他就是把飞机员当鱼雷用了,要求飞行员飞行3个小时后,精疲力尽的去对付严阵以待的敌军,这种战术完全不考虑人的因素,把人当成机器用。从这点看,他还不如南云,南云对飞行员的爱护是出了名的,战术表现也还算中规中矩,不像小泽这样耍花架子。小泽中将的败笔有二,第一,指挥吕号作战(1943年11月)失败,而且是在已经有了“伊”号作战前车之鉴的情况下发动的,上一次可以说是山本长官遥控小泽出的臭棋,第一次还情有可原,但这次,小泽是直接的一线指挥官,而且上次的惨败是他亲身经历过的,不吸取战训,再一次送死。除了能体现出愚鲁之外实在无任何其他意义。在没有充足的情报也没能吸取此前的战训便再次发起远距离航空作战,取得的战果几乎为0,美军的主战舰船艇没有一艘被击沉且失去了包含数名飞行队指挥官在内的半数飞行员和80%的航空器材,彻底耗干了机动部队的底子,作为一线指挥官他逃脱不了责任;第二就是马里亚纳海战,先发制人的攻击本来并无大错,甚至是航母对决中的要义,超距突击也算得前卫战法。但是,很难让人理解的是,他制定的此种战法的前提是要求一堆菜鸟去实现老鸟都很难完成的战术意图。而且,他不应该忽视,在塞班岛前线只有6个机场,很容易被美军破坏,前线机场一破坏,他的穿梭轰炸计划就成了空中楼阁。故人云: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就从这点看小泽作为一名司令官可以说是不及格。 评论二作为一名海军军人,小泽身上的军人气质可谓浓厚。小泽善于接受新事物,目光长远,并努力钻研,这也与保守的舰队派军人完全不同。小泽的冷静造就了他勇猛而又不乏机智的风格,这种风格又比如宇垣缠这样的蛮勇之人更加适合作为指挥官。从各种意义上看,他无疑都是机动部队司令长官的最佳人选(山口多闻性格中勇敢大于冷静,作为最高指挥官还是并不合适的)。可以说在在相对保守的日本海军中(这种保守也是国力弱小造成的),小泽与山本同样是一个异类,但同是一类人的小泽却没有得到山本的重用,不得不让人感到遗憾,如果山本是一个如高须四郎一样的宽厚之人,那么他与小泽在战略战术上的配合,恐怕能让日本海军走的更远一些。但历史终究不会有如果,小泽作为历史人物,可以说并不光彩,但他高超的战术指挥,敏锐果敢的决断力,以及那作为职业军人所保留的良心,却应该被如今的日本人所铭记。 评论三从日本二战联合舰队的航舰指挥官来看,小泽无疑是出色的。其在马里亚纳的失败也并非归咎于其指挥的失当,首先大凤和翔鹤号航舰被击沉完全是由于潜艇造成的,日本驱逐舰的声纳和美国有很大的差距,没有能够及时发现潜艇而导致的惨重损失不能怪在小泽的头上,其次小泽的所谓超远距离穿梭轰炸的战术确实在当时看来是比较前卫的理论,使日军的航舰一直都处于美军的攻击范围之外,确实可有效避免美军对日本舰队造成的威胁,战争就是比的实力,日本的工业实力相比美国差得多,就像山本所说的和美国开战1年、1年半不成问题,2年、3年就难说了,很不幸小泽治三郎就是那位统帅开战3年后的日本舰队的指挥官,当十数艘埃塞克斯级航舰和F6F F4U 不断从生产线上下来的时候,烈风式却迟迟不能装备部队,用零战对抗F6F本身就是很艰难的事(F6F就是针对零战设计的,就好像用T34去打虎式,并且虎式还是老手开的)。日机在技术和质量上都不及美国的情况下,超距离轰炸战术是比较值得一试的。当然美舰此时的防空能力通过大批改装旧战舰和新式雷达和新式高射炮弹的引入相比42年有了质的提升,日军一直对新技术的钻研比较落后,只考虑数量上的对比。然而日军飞行员素质的落后早已无法发挥出其先发制人的优势了,日军能成功对美军进行三批次攻击才被反击已经是非常不易了,面临美军的绝对优势反击也成功组织了比较有效的防御,在没有多少战斗机防御的情况下,仅被击沉一艘轻航母(比南云强太多了)。 军职年谱1909年 11月 海军兵校毕业1910年12月 海军少尉 1912年 12月驱逐舰[霞号]舰员,海军中尉 1915年12月 战列舰[河内号]舰员,海军上尉 1917年12月 鱼雷艇[海鸥号]艇长 1918年11月 作为日军运输舰指挥官赴地中海参加一战 1921年12月 驱逐舰[竹号]舰长,海军少佐 1924年8月 驱逐舰[岛风号]舰长 1926年12月 联合舰队参谋官,海军中佐 1930年12月 第一驱逐舰队司令官,海军大佐 1934年11月 重型巡洋舰[摩耶号]舰长 1935年10月 战列舰[秦名号]舰长,海军少将 1937年2月 联合舰队参谋长 1937年11月 第8舰队司令官 1938年11月 鱼雷学校校长 1939年1月 第1航空战队司令官 1940年11月第3舰队司令官,海军中将 1941年9月 海军大学校长 1942年11月第3舰队司令官 1944年3月 第一机动舰队司令官 1944年6月 指挥马里亚纳海战 机动舰队指挥官 1944年11月 指挥莱特湾海战 机动舰队指挥官 1945年5月 海军总司令兼任联合舰队司令官 1945年10月 退役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