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小油坑 |
释义 | 小油坑位于七星山西坡,又称硫磺谷,是七星山的代表景观。小油坑在旺盛的后火山作用下,地下热源还是很旺盛,硫磺喷气从地壳较薄的地方喷出,嘶嘶作响。来这里可以欣赏一串串晶状、针状,色泽为黄色,美丽的硫磺结晶,并听听喷气口的爆裂声,体验一下后火山活动的情形。 景点简介阳明山国家公园是大台北都市的后花园,其丰富的自然生态景观,一直是住在都市丛林中的台北人,最贴近自然又能纾解压力的绝佳休闲空间,而小油坑即为此后花园的美丽一景。 小油坑位于七星山的西北麓,从阳金公路的小观音站右走可以到达观景步道,沿途景色优美。小油坑海拔约800多公尺,其最具特色的景观为火山喷气孔、温泉、崩塌地形及硫磺结晶等…特殊自然景观,是一处最佳的亲子自然教室。 七星山位于阳明山国家公园内,属于大屯火山群中的最高峰,主峰海拔1120公尺,其顶端原为火山喷口,后因长久侵蚀成七个小山头,因此而命名,区内著名景点有七星池、七星东峰、梦幻湖等,而在其周边则有小油坑、观音山、大屯山等景点。公园为一广阔平地,可眺望大台北,区内有质朴典雅的凉亭及宽阔舒适的大草坪供登山步行的游客们休憩,在此可远眺邻近的群峰之美,俯瞰淡水河与基隆河汇流奔海的景观。 景区介绍小油坑为一处后火山活动地质景观区,位于七星山的西北麓,由阳金公路的小观音站右转可达观景步道,海拔约805公尺,以「后火山作用」所形成之喷气孔、硫磺结晶、温泉及壮观的崩塌地形最具特色。喜欢观察植物的游客,还可以用十几分钟的时间,一游附近的箭竹林步道,观察箭竹林、芒草原和火山植物。 小油坑位于七星山的鞍部,外观呈马蹄形的凹谷,有点像火山口,事实上它是高温火山气体外洩的出口,我们称它为爆裂口,是阳明山国家公园的地质景观区。站在周围高处可远望外形特殊的锥形或钟状火山,及长久以来被侵蚀了的残缺火山口,更可近观沿著断层线边缘冒出热腾腾的温泉和喷气孔等独特的地质和地形景观。 爆裂口 有些喷气孔周围可以看到黄色的硫磺矿物结晶时,这种喷气孔叫做硫气孔,是火山地区常见的一种景观。 硫气孔 硫气孔近观时常可见一根根针状的结晶,它们是硫化氢(H2S)和二氧化硫(SO2)在高温时呈硫磺蒸气,往上冒出在喷气孔附近冷凝形成针状的结晶。 硫磺结晶 小油坑附近的植物以芒草和包箨矢竹为最优势,其植株密生形成极佳的抗风屏障,且芒草还可以在高热、乾旱、土层浅薄且含有硫气的环境下生长。在步道两侧伴生著栗蕨、火炭母草、台北菫菜等阳性植物。至于在爆裂口内的热雾区只剩硫磺芝 (一种古细菌)、藻类、地衣和苔藓可以生长了。 火山植物:地衣(山石蕊衣)、 火山叶藓、栗蕨 草本:台湾芒、包箨矢竹、南国蓟(小蓟)、岛田氏泽兰、毛茛、车前草、夏枯草、 菁芳草、台风草、阿里山赤车使者、倒地蜈蚣、兰嵌马蓝、|台北菫菜、芒萁、过山龙、肾蕨、姬蕨、碗蕨 装木:平户杜鹃、白花杜鹃、粉红杜鹃、月杜鹃、 艳紫杜鹃、 百两金、 狭瓣八仙、灯称花|(灯秤花)、 柃木、假柃木 乔木:昆栏树、 红楠、牛乳榕、 野鸦椿、黑星樱(墨点樱桃) 藤本:牛皮冻|(鸡屎藤)、 火炭母草、台北肺形草、变叶悬钩子、寒莓 小油坑地区因位处东北季风冲风地带,植被演替速率较缓,现仍处于演替初期之阳性草本植物阶段﹝芒草、箭竹﹞,在较阴湿处可见些许装丛分布,本区鸟类相主要以低海拔林缘与装丛内鸟种为主,又以画眉科为优势。 火山喷发台湾北部大屯火山停止喷发后,地热携带着强酸和硫磺气体透过断层,不间断地向地表喷发,使火山岩腐蚀崩落,形成现在的地势塌陷、白烟缕缕的火山地质景观。据史料记载,早在明朝万历年间,就有人驾船来到这一地区,以物资换取硫磺。至今仍有不少人称这里为“硫磺谷”。 周围景点除了小油坑之外,周边邻近的景点尚有竹子山、七星山、大屯山及小观音山等火山锥体。小油坑游憩区内有附设游客服务站,提供导览、解说等服务及资料,提供您做为旅游参考。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