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小叶冷水花
释义

中文学名:小叶冷水花

拉丁学名:Pilea microphylla (L.) Liebm

别称:透明草,小叶冷水麻,礼花草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荨麻目

科:荨麻科

属:冷水花属

英文名:Artillery Clearweed

形态特征

铺散或直立。茎肉质,多分枝,高3~17cm,粗1~1.5mm。叶小,同对叶不等大,倒卵形至匙形,长3~7mm,宽1.5~3mm,先端钝,基部楔形或渐狭,边缘全缘,上面绿色,下面浅绿色,钟乳体条形,上面明显,横向排列,整齐,叶脉羽状,中脉稍明显,在近先端消失,侧脉不明显;叶柄长1~4mm;托叶不明显,三角形,长约0.5mm。雌雄同株,有时同序,聚伞花序密集成近头状,长1.5~6mm。雄花具梗,花被片4,卵形,外面近先端有短角状突起;雄蕊4;退化雌蕊不明显。雌花较小;花被片3,稍不等长,在果期中间的一枚长圆形,与果近等长,侧生二枚卵形,先端急尖,薄膜质;退化雄蕊不明显。瘦果卵形,长约0.4mm,熟时变褐色,光滑。

地理分布

原产地:南美洲热带地区;现广泛分布于全球热带地区。

中国分布现状: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香港、海南、广西、云南。

入侵时间及地点:1928年在台湾台北采到标本。

栽培技术

生物学特性

纤细小草本,耐阴湿,常生于路边、溪边和石缝等潮湿环境中。果实小而易于传播。花果期通常在夏秋两季。

为害特点

一般性杂草。该种常随带土苗木传播,成为一种常见的园圃杂草。逃逸后在一些低海拔山地、沟谷归化,排挤本土的石生和附生草本植物,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产生不良影响。

传播途径

随带土苗木传播。

药用价值

【药名】:小叶冷水花

【名称考证】:透明草(《广州植物志》)、小叶冷水麻(《台湾植物志》)、玻璃草(广西)

【来源】:为荨麻科植物 小叶冷水花的全草。

【功效】:清热解毒。

【主治】:用于痈肿疮疡,毒蛇咬伤,水火烫伤,丹毒以及无名中毒。

【性味归经】:淡、涩,凉。心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一12克。外用:适量捣敷患处,或鲜品煎水处洗。

【别名】:透明草(《广州植物志》)、小叶冷水麻(《台湾植物志》)、玻璃草(广西)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

【拉丁名】:小叶冷水花 Pliea microphylla (L) liebm

【考证】:始载于《海南植物志》。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3 2:5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