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小新村 |
释义 | 1 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北古城镇小新村◎ 基本概况小新村隶属于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北古城镇龙兴村民委员会,属于山区。位于镇西北边,距离村委会1公里,距离镇25公里。国土面积1.07平方公里,海拔1735米,年平均气温15 ℃,年降水量982毫米,适宜种植粮食等农作物。有耕地78亩,其中人均耕地0.83亩;有林地807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26户,有乡村人口90人,其中农业人口90人,劳动力55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51人。该村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68.5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34万元,占总收入的50 %;畜牧业收入21万元,占总收入的30.7%(其中,年内出栏肉猪210头,肉牛6头,肉羊12头);林业收入4万元,占总收入的5.8%;第二、三产业收入3万元,占总收入的4.4%;工资性收入3.5万元,占总收入的5.1%。农民人均纯收入3024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3.5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2人(占劳动力的3.6%),在省内务工2人。 ◎ 农村经济该村全村有耕地总面积78亩(其中:田32亩,地46亩),人均耕地0.83亩,主要种植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807亩,其中经济林果地76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82亩,主要种植桉树等经济林果,其他面积722亩。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68.5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34万元,占总收入的50 %;畜牧业收入21万元,占总收入的30.7%(其中,年内出栏肉猪210头,肉牛6头,肉羊12头);林业收入4万元,占总收入的5.8%;第二、三产业收入3万元,占总收入的4.4%;工资性收入3.5万元,占总收入的5.1%。农民人均纯收入3024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3.5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2人(占劳动力的3.6%),在省内务工2人。 ◎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08年底,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五通。全村有26户通自来水。有26户通电,没有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25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0%和96.2%);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5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0户(分别占总数的57.7%和38.5%)。该村到乡镇道路为柏油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25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0公里。全村共拥有摩托车9辆。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2户;装有太阳能农户11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60亩,有效灌溉率为 100%,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32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34亩。该村到2008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2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24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 特色产业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主要销售往县内。2008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14万元。该村目前正在发展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养殖产业。 ◎ 人口卫生该村现有农户26户,有乡村人口90人,其中男性47人,女性43人。其中农业人口90人,劳动力55人。该村全部为汉族。 到2008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2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90人,参合率100%;享受低保4人;五保户3人。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卫生院, 距离村委会卫生所1公里,距离镇卫生院10公里。 ◎ 文化教育该村小学生就读到龙兴小学,中学生就读到古城三中。该村距离小学校1公里,距离中学10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14人,其中小学生11人,中学生3人。 ◎ 村务公开该村到2008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26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78亩。 建立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年末集体总收入0.4万元,有固定资产3万元,年末集体有收益0.1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方式公开,公开项目有财务收支等情况。 ◎ 基层组织该村设党支部1个,党员总数5人,党员中男党员4人,女党员1人。该村团总支设在村委会,有团员4人。 ◎ 发展重点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集体经济薄弱,基础设施较差,村庄道路交通不便,水利设施不足等原因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的较大发展。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力争改善村庄道路交通条件,修善水利设施,拓展资源,抓牢粮食生产稳中有增,逐步引进特优产业增加经济效益,引导农户多行业、多渠道增加收入。 2 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平远镇小新村◎ 村情概况小新村隶属于平远镇大新村民委,属于坝区。位于平远镇南边,距离村委会3公里,距离镇6公里。国土面积1.22亩,海拔1483米,年平均气温21.7 ℃,年降水量937.7毫米,适宜种植等农作物。有耕地1634.62亩,其中人均耕地2.38亩。全村辖2个村民小组,有农户157户,有乡村人口686人,其中农业人口686人,劳动力492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492人。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90.5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35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为主。 ◎ 自然资源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634.62亩(其中:田650.87亩,地983.75亩),人均耕地2.38亩,主要种植烤烟、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0.0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0.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00亩,主要种植等经济林果; 其他面积194.00亩。 ◎ 农村经济该村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90.59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70.59万元,占总收入的77.92%;畜牧业收入20万元,占总收入的22.08%(其中,年内出栏肉猪400头);工资性收入2.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66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2.5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21人(占劳动力的4.26%),在省内务工2人,到省外务工1人。 ◎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08年底,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五通。全村有157户通自来水,有7户饮用井水。有157户通电,有74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157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46.14%和100%);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82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47户(分别占总数的52.56%和30.13%)。该村到镇道路为柏油,进村道路为土路;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8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7公里。全村共拥有拖拉机147辆,摩托车94辆。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67户;装有太阳能农户11户;建有小水窖28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650户。该村到2008年底,农户住房以砖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3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84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70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 特色产业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烤烟、玉米,主要销售往。2010年 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0.00万元, 该村目前正在发展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烤烟、玉米产业。 ◎ 人口卫生该村现有农户186户,共乡村人口823人,其中男性420人,女性403人。其中农业人口823人,劳动力528人。 到2010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2;参加农村合作医疗669人,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 距离村委会卫生所4.00公里,距离镇卫生院7.00公里。 人畜混居的农户0户。 ◎ 文化教育该村小学生就读到农场二小,中学生就读到农场三中。该村距离小学校2.00公里,距离中学5.00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中,小学生92人,中学生78人。 ◎ 村务公开该村到2010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131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1634.00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0.00亩。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其中,一事一议筹资额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议筹劳0个(劳均0个)。年末集体总收入0.60万元,有固定资产1.50万元,年末集体有收益0.00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定期开展村务公开,是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等方式公开。 ◎ 基层组织该村设党小组0个,党员总数17人,党员中男党员14人,女党员3人。 团员0人。 ◎ 发展重点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存在主要问题和困难:文化落后,水资源缺乏,制约着小新村经济发展,只有单一的农业经济。。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发展思路及发展产业:希望能在政府引导下,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使农民能够增加更多的经济收入。 3 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葵山镇小新村◎ 村情概况小新村隶属于葵山镇马湾村委会行政村,属于半山区。位于镇西边,距离村委会1公里,距离镇8公里。国土面积0.24平方公里,海拔1836.6米,年平均气温14.5℃,年降水量980毫米,适宜种植蔬菜、油菜、玉米等农作物。有耕地420亩,其中人均耕地0.794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124户,有人口553人,其中农业人口530人,劳动力25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25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5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30.6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养殖、劳务为主。 ◎ 自然资源全村有耕地总面积420亩(其中:田200亩,地220亩),人均耕地0.76亩,主要种植蔬菜、油菜、玉米等作物;其他面积20亩。 ◎ 农村经济该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51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50万元,占总收入的333%;畜牧业收入51万元,占总收入的34%(其中,年内出栏肉猪737头,肉牛98头,肉羊98头)。第二、三产业收入17万元,占总收入的11%;工资性收入50万元,占总收入的33%。农民人均纯收入2849元,农民收入以种植、养殖、劳务 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5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50人(占劳动力的40%),在省内务工45人,到省外务工5人。 ◎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10年底,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 ,无路灯。全村无自来水,有124户饮用井水,不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农户。有124户通电,有112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108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90%和87%);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1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00户(分别占总数的89%和81%)。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柏油路;进村道路为水泥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1.5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5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5辆,拖拉机10辆,摩托车30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131户;装有太阳能农户10户;建有小水窖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131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200亩,有效灌溉率为48%,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30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6 亩。 该村到2010年底,农户住房以砖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24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80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20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无其他结构的住房。 ◎ 特色产业该村的主要产业为蔬菜,主要销售往本县。2010年 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50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 33%。该村目前正在发展蔬菜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蔬菜产业。拥有企业1个,专业合作组织2个,其中,已登记注册2个;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人数192人。 ◎ 人口卫生该村现有农户124户,共乡村人口553人,其中农业人口530人,其中男性280人,女性250人,劳动力250人。该村是汉族。 到2010年底,全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310人,参合率56%;享受低保30人。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卫生院, 距离村委会卫生所1.5公里,距离镇卫生院8公里。该村建有公厕2个,建有2个垃圾集中堆放场地,无村内生活排水沟渠设施,人畜混居的农户1户,占农户总数的0.8%。 ◎ 文化教育该村小学生就读到上者黑完小,中学生就读到者黑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1公里,距离中学2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110人,其中小学生100人,中学生10人。 该村建有文化活动室1个、图书室1个。 ◎ 村务公开该村到2010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124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329亩,其中无土地流转面积。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其中,一事一议筹劳813个(劳均3个)。年末集体总收入5000元,有固定资产80万元,年末集体有收益0.5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黑板报、会议方式公开,公开项目有村务、财务。 ◎ 基层组织该村设党小组1个,党员总数16人,党员中男党员14人,女党员2人。该村设有团支部1个(设在村委会),团员30人。 ◎ 发展重点(一)、以农民营销为纽带,强化科技,做活特色产业,打造特色无公害蔬菜品牌,积极争取项目支持,做大做强蔬菜基地建设,5年内建成450亩反季节大棚蔬菜示范基地,实现蔬菜亩产上元。 (二)、深入挖掘养殖业发展潜力,以沼气建设为中间环节,建成"三位一体"沼气池,大力发展生猪,肉牛厩养,构建"蔬菜--养殖--沼气--蔬菜"循环经济运行模式。 (三)、以实用技术培训为途径,培育新型农民,做好劳务输出。 (四)、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项目支持,改良硬化村庄道路5500m,基埂道2500m,改造水沟,排洪沟5000m,改造水沟管道实现灌溉面积1000亩,新建小坝塘1座,两校进村配套学校两所。 (五)、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建立完善《党员理论学习制度》、《民主议事决策制度》、《村报民约管理制度》、《村庄建设管理制度》等多种制度,做到制度上墙,内容入脑,规范管理,活动正常,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组织保障作用。 4 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龙海乡小新村◎ 村情概况该村隶属于龙海大新村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龙海乡东北边,距离大新村村委会1公里,距离龙海乡政府所在地18公里。国土面积有1.5平方公里,海拔2100米,年平均气温14℃,年降水量1150毫米,适宜种植烤烟、玉米等农作物。有耕地870亩,其中人均耕地2亩;有林地4700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120户,有乡村人口430人,其中农业人口420人,劳动力206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06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5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20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养业为主。 ◎ 自然资源全村有耕地总面积870亩(其中:旱田870亩,水田0亩),人均耕地2亩,主要种植烤烟、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770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亩;水面面积0亩,其中养殖面积0亩;草地175亩;荒山荒地1270亩,其他面积485亩。 ◎ 农村经济该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57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00万元,占总收入的63.69%;畜牧业收入37.9万元,占总收入的24.14%(其中,2009年内出栏肉猪200头,肉牛10头,肉羊50头);渔业收入0万元,占总收入的0%;林业收入0万元,占总收入的0.%;第二、三产业收入2万元,占总收入的1.27%;工资性收入10万元,占总收入的6.37%。农民人均纯收入1120元,农民收入以种养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8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8人(占劳动力的85.71%),在省内务工13人,到省外务工5人。 ◎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10年底,已实现通电 、通路、通电视、通电话四通,无路灯。全村有0户通自来水,有0户饮用井水,有120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00%)。有120户通电,有5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52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41.67%和43.33%);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2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8户(分别占总数的16.67%和15%)。该村到乡道路为通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1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0辆,拖拉机0辆,摩托车40辆。全村有76户农户建有沼气池;装有太阳能农户0户;建有小水窖20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 0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0亩,有效灌溉率为0 %,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亩。该村到2006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0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25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85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0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 特色产业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等,主要销售往县内。2010年烤烟为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96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61.15%。该村计划大力发展烤烟产业。 ◎ 人口卫生该村现有农户120户,共乡村人口430人,其中男性209人,女性221人。其中农业人口420人,劳动力206人。该村以彝族为主430人。 到2009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6人,占人口总数的3.81%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距离村委会卫生所1公里,距离乡卫生院6公里。该村建有公厕0个,无垃圾集中堆放场地,无村内生活排水沟渠设施,人畜混居的农户20户,占农户总数的16.67%。 ◎ 文化教育该村小学生就读到小新村完小,中学生就读到龙海一中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0.5公里,距离中学6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50人,其中小学生30人,中学生20人。 ◎ 村务公开全村村务公开项目主要有村务、财务。主要以黑板报、会议方式公开。 到2010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120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870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0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其中,一事一议筹资额0 元(人均0元),一事一议筹劳0个(劳均 0个)。年末集体总收入0万元,有固定资产0万元,年末集体有收益 0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黑板报方式公开。 ◎ 基层组织该村设党小组1个,党员总数3人,党员中男党员3人,女党员0人。团员 6人。 ◎ 发展重点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生产、生活用水困难。道路太差,用电困难。教育设施差。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巩固烤烟种植,发展猪、着养殖。争取电网改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5 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县大庄乡小新村◎ 村情概况小新村隶属于大庄乡新发村委会行政村,属于半山区。位于乡南边,距离村委会2公里,距离乡政府10公里。国土面积2平方公里,海拔1986米,年平均气温15 ℃,年降水量1018毫米,适宜种植烤烟、玉米、水稻等农作物。有耕地180亩,其中人均耕地.98亩;有林地2771.5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42户,有乡村人口184人,其中农业人口184人,劳动力104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00人。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85.0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49元。该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养殖为主。 ◎ 自然资源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80亩(其中:田85亩,地95亩),人均耕地0.98亩,主要种植烤烟、玉米、水稻等作物;拥有林地2771.5亩,其中经济林果地2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11亩,主要种植核桃、苹果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33.5亩。 ◎ 农村经济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85.05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72.45万元,占总收入的 85.2 %;畜牧业收入10.1万元,占总收入的 11.9 %(其中,年内出栏肉猪228头,肉牛14头,肉羊130头);工资性收入2.3万元,占总收入的 2.7 %。农民人均纯收入1849元,农民收入以种植、养殖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0.5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23人(占劳动力的 22 %),在省内务工5人,到省外务工6人。 ◎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06年底,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全村有42户通自来水,不存在饮水困难。有42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39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 %和93 %);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3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29户(分别占总数的 71.5 %和 69 %)。 该村到乡道路部分为土路,部分为柏油路 ;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2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0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1辆,拖拉机 1辆,摩托车8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44户;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39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00亩,有效灌溉率为 55.6 %。 该村到2006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2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39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 特色产业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烤烟、玉米种植,主要在村县销售。2006年主要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72.45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 85.2 %。该村目前正在发展万寿菊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核桃产业。 ◎ 人口卫生该村现有农户42户,共乡村人口184人,其中男性98人,女性86人。其中农业人口184人,劳动力104人。该村184人均为汉族。 到2006年底,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76人,参合率 95.7 %;享受低保6人。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 距离村委会卫生所3公里,距离乡卫生院10公里。该村无人畜混居的农户。 ◎ 文化教育该村小学生就读到新发完小,中学生就读到大庄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3公里,距离中学10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20人,其中小学生12人,中学生8人。 ◎ 村务公开该村到2006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36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180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会议方式公开,公开项目包括财务收支、各种管理决定、工程建设、生产计划、计划生育、土地使用等指标情况。 ◎ 基层组织该村设党小组1个,党员总数5人,党员中男党员5 人。该村设有团支部1个,团员3人。 ◎ 发展重点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基础设施差,农田水利灌溉难。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稳粮强烟,发展生猪养殖,干果经济林。 6 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盘江镇小新村◎ 村情概况小新村隶属于盘江镇龙凤行政村,属于半山区。位于盘江镇北边,距离盘江镇6公里,是龙凤村委会所在地。海拔1958米,年平均气温14℃,年降水量957毫米,适宜种植烤烟、玉米、蚕桑等农作物。有耕地1324亩,其中:水田605亩、旱地719亩,人均耕地1.08亩;有林地0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306户,有乡村人口1237人,其中:农业人口1237人,劳动力72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565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80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47元。该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烤烟、蚕桑、畜牧业养殖业为主。 ◎ 自然资源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324.00亩(其中:田605.00亩,地719.00亩),人均耕地1.08亩,主要种植烤烟、水稻、玉米、蚕桑等作物;拥有林地0.0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0.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00亩,主要种植等经济林果; 其他面积0.00亩。 ◎ 农村经济该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801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377万元,占总收入的47.1%;畜牧业收入202万元,占总收入的25.2%(其中,年内出栏肉猪2331头,肉牛113头,肉羊406头,肉鸡3860只);渔业收入17万元,占总收入的2.1%;林业收入2万元,占总收入的0.2%;第二、三产业收入170万元,占总收入的21.2%;工资性收入71万元,占总收入的8.9%。农民人均纯收入3647元,农民收入以烤烟、蚕桑、养殖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71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88人(占劳动力的12.22%),在省内务工80人,到省外务工8人。 ◎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10年底,已实现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四通,无路灯。全村有306户饮用井水,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农户0户;有306户通电,有296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306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96.7%和100%);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268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263户,分别占总数的87.6%和85.9%。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水泥路;进村道路为水泥路;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水泥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1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6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9辆,有农用运输车15辆,拖拉机21辆,摩托车132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150户;装有太阳能农户42户;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150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105亩,有效灌溉率为83.46%,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60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49亩。 该村到2010年底,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83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25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198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 特色产业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烤烟、蚕桑、养殖业,主要销售往本县。2011年 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359.00万元, 该村目前正在发展烤烟,蚕桑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烤烟、蚕桑、养殖业产业。 ◎ 人口卫生该村现有农户317户,共乡村人口1252人,其中男性628人,女性624人。其中农业人口1252人,劳动力721人。 到2011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0;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161人,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 距离村委会卫生所0.00公里,距离镇卫生院6.00公里。 人畜混居的农户128户。 ◎ 文化教育该村小学生就读到龙凤小学,中学生就读到盘江一中。该村距离小学校0.00公里,距离中学6.00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中,小学生133人,中学生78人。 ◎ 村务公开该村到2011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317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1324.00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0.00亩。是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其中,一事一议筹资额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议筹劳0个(劳均0个)。年末集体总收入0.00万元,有固定资产0.00万元,年末集体有收益0.00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是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等方式公开。 ◎ 基层组织该村设党小组1个,党员总数31人,党员中男党员25人,女党员6人。 团员40人。 ◎ 发展重点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教育条件滞后,农村基础设施差,农业产业化经营单一,农民增收困难,农民文化程度不高,村容村貌环境有待改善。。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大力发展高产、高效农业,努力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改善及整治村容村貌,增加农民收入,引进优良品种,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渠道,加强教育资金投入,不断提高农民文化程度。 7 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兴杨广镇小新村◎ 乡村概况小新村隶属于杨广镇古城村委会。位于杨广镇南边,距离杨广镇4公里,到乡镇道路为硬化路,交通方便。全村国土面积3906亩,海拔1800米,年平均气温15℃,适合种植烤烟、蔬菜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821亩,林地2925亩,人均耕地0.70亩,共有经济林果地10亩。全村有农户326户,共1166人,其中农业人口总数为1136人,劳动力653人。2007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940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44元,农民收入以种植烤烟、蔬菜为主。 ◎ 自然资源小新村位于杨广镇南边,距离杨广镇4公里,到乡镇道路为水泥硬化路,全村国土面积3906亩。全村耕地总面积821亩(其中:田504亩,地317亩),人均耕地0.70亩,主要种植烤烟、蔬菜作物。拥有林地2925亩,经济林果地10亩,主要种植桃、梨作物。 ◎ 农村经济2007年小新村农村经济总收入4940000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370000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47.97%;畜牧业收入1860000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37.65%;无渔业和林业收入。外出劳务收入90000元。农民人均总收入22995元,人均纯收入2444元。 该村村民的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居住为主,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小新村村目前已有47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的农户272户,还有7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2007年底全村拥有汽车6辆,拖拉机5辆,摩托车30辆,农用运输车4辆。 ◎ 基础设施该村目前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全村全部农户均通自来水;326户通电,31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310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23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70户。 该村进村道路为水泥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土路面。全村共有27户农户建有沼气池;装有太阳能农户20户;建有小水窖6口。 ◎ 特色产业小新村的主要产业为烤烟、蔬菜, 主要销售于市场,2007年种植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2370000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47.97%。 小新村目前正在发展烤烟、蔬菜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外出劳务产业。 ◎ 人口卫生小新村现有农户326户,共1166人,其中男590人,女576人。农业人口总数为1136人,劳动力总数653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口593人,外出务工人数23人。 小新村以汉族为主,其中汉族1157人,彝族7人,其他民族2人。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社会保障的不断完善,更多的农户开始加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及农村合作医疗。至2007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30人 ,享受低保人数21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农户321户,共计987人,参合率86.88%。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乡)卫生院,村卫生所面积为20平方米,有乡村医生2人,设在本村,该村距离镇卫生院4公里。该村建有公厕1个,无垃圾集中堆放场地。 ◎ 文化教育小新村现有农户326户,共1166人,其中男590人,女576人。农业人口总数为1136人,劳动力总数653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口593人,外出务工人数23人。 小新村以汉族为主,其中汉族1157人,彝族7人,其他民族2人。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社会保障的不断完善,更多的农户开始加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及农村合作医疗。至2007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30人 ,享受低保人数21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农户321户,共计987人,参合率86.88%。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乡)卫生院,村卫生所面积为20平方米,有乡村医生2人,设在本村,该村距离镇卫生院4公里。该村建有公厕1个,无垃圾集中堆放场地。 ◎ 村务公开村务公开以村内的“墙”、黑板、宣传图片为主,财务公开以张榜公布为主。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项村务公开制度,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保障村民对村务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完善农村集体财务管理,促使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工作逐步走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认真贯彻执行: 《通海县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制度》 《通海县农村集体公益事业“一事一议”筹资投劳管理暂行办法》 《通海县农村集体财务民主管理公开制度》 《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联防连动、综合治理村民小组工作职责》 《农村流动党员管理条例》 《农村流动党员管理条例》 《云南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 ◎ 基层组织小新村设党支部2个,党员总数35人,党员中男性35人,无女性;年龄在60岁以下的20人,60岁以上的15人,有少数民族党员1人。 ◎ 发展重点小新村目前存在问题:村内路面是土路,不畅通。村内无公厕、田间沟路、道路设施差,影响种植收入。 小新村今后的发展重点主要是:继续种植烤烟、选用优良品种,种植蔬菜、发展养殖业,增加外出打工人员。想尽一切办法增加农民收入,力争在十一五规划结束时全村年人均纯收入增加到2817元。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