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小坞村 |
释义 | 小坞村,地名,比较著名的有浙江省上虞市小坞村、浙江省富阳市洞桥镇小坞村和滕州市大坞镇小坞村。 中文名称:小坞村 行政区类别:行政村 所属地区:中国浙江 面积:面积36.平方米 人口:868人(1992年) 浙江省上虞市小坞村庄沿革1954年秋划入上虞县,仍属四峰乡,1956年属上浦乡,1958年属汤浦人民公社上浦管理区,1961年属上浦人民公社,1983年属上浦乡,1992年属上浦镇。1992年有255户、868人,其中务工人员占80%;有水田710亩,山林1700亩。以赵、徐两姓为大姓,分别占全村总户数的45%和35%,其他还有黄、范、宋、姜、俞、陈、谭、朱、任、潘等共18姓。 农业发展小坞村水田以种植水稻、大小麦和油菜为主。1992年,粮食亩产1004公斤。山林自50年代以来属集体统管,现有杉木基地100亩、茶园174亩、毛竹80亩,至1992年木材蓄积量6500立方米,茶场年产干茶600担。1992年全村农副业产值95万元。 为实施科技星火计划、走一优二高新路子,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建立双田制,除农户联产承包外,上虞风机厂建立农业车间,平整水田100亩,作为农业机械化实验基地;村规划46亩经过平整的水田,作为高产模式栽培基地。集体经营的农业基地逐步推广香米、903、黑宝等优质米良种,辐射全村;建立蔬菜基地20亩,搞多种作物种植,争创优质高效农业。 科学合理地改造山林,使用材林逐步变为高效经济林,1991年始,开发50亩传统水果杨梅林、50亩甜柿林,与浙江农业大学联合建立3亩葡萄珍品繁育基地,村茶场每年改造5亩老茶园,引进适销市场的名优茶。 加强农业投入,村每年投资3.5万元用于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有蓄水14万立方米水库1座,蓄水3万立方米水库两座,畈田建有3个排灌机埠,11条机耕路和渠道,全部砌石护路。1992年开始创办农技校,先后举办8期培训班和5期讲座。强化农业社会服务,建立农业综合服务站和农技、水利、机电、农资供应、林特产、畜牧防疫7个组,为农业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实行统一计划、统一机耕、统一排灌。 工业发展上虞风机厂是以小坞村为主,与董家山村联营的企业,也是小坞村的龙头企业,现组建为浙江风机风冷设备公司。创建于1974年11月。至1992年,厂房面积达78000平方米,固定资产1850万元,对外投入980万元。有职工720人,年产值6050万元,创税利988万元,企业已被列入国家中型企业行列。主要产品有轴流、离心、混流等专用风机13个系列,制冷速冻设备5个系列,共计已有24个系列近1000种产品。风机产品覆盖国内30个省市自治区,并出口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香港等17个国家和地区。 村办企业还有轧石厂、水泥预制厂等产值在50万元以上的小型企业。为有关企业基建、农田水利建设、村镇建设实施提供方便。 文化教育小坞村办有完全小学和幼儿园各1所。1992年,77名幼儿全部入园;105名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15名小学毕业生全部入初中,已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自1984年下半年开始,幼儿、小学生免费入学;完小每学年有300元奖学金,初、高中学生每学期分别补贴书簿费30元和40元,考进大中专学生给予一次性奖学金500元。自1949年以来,共培养17名大中专生和1名研究生。50年代上海交通大学毕业生任世瑶,现是该校流体机械研究室主任、高级工程师,为上虞风机厂的创办和发展作出了贡献。1985年,村投资60万元新建920个座位的影剧院。1991年,投资7万余元为全村村民安装有线电视和音箱广播,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 村庄状况自1985年以来,全村开展创三户,刹三风活动,参赛率达99%,有26户被评为上虞县(市)双文明户。1990年村成立老年协会,112位60岁以上老年人,每人每月可领到12~15元敬老金;每年花资金5000余元,为会员进行健康检查,组织去外地旅游,节日对会员进行慰问、赠送礼品。每年拨出1600余元,为会员支付50%的福寿保险费。同年办有老年活动室,使会员老有所养、所依、所学、所乐。 自1959年以来,建立村医务室,坚持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制度,务农村民每年有一定医药费补贴。 1984年,开始实施村区规划,村民建房由集体补助,每套120元,至1992年,全村已形成5个村民住宅小区,新建楼房412套,85%以上村民住进新房,人均居住面积36.5平方米。村中10条主要道路已全部铺浇成水泥路面,共计2435米。 富阳市洞桥镇小坞村富阳市洞桥镇小坞村地处富阳市西部山区,该村180多户650多人分布于狭长的沟谷地带,小流域汇水面积达340多万平方米,且山高坡陡,地质灾害十分发育,经地质调查, 已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有21处,在暴雨时易发生滑坡和泥石流灾害,极易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有关规定,特划定富阳市洞桥镇小坞村为地质灾害危险区。在该危险区内,禁止爆破、削坡,进行工程建设以及从事其它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活动。 滕州市大坞镇小坞村小坞村东临大坞镇驻地,是通往滕州、济宁、红荷景区的咽喉。本村规模较大,人口5000余人,耕地面积5000余亩,村民富裕,村容整洁,民风朴实。本村的特色是种植业发达,是闻名的西瓜、大白菜生产基地,由于交通便利,信息灵通,逐渐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农产品交易市场。小坞西瓜品质优良,远销外地,素有“烟台的苹果,莱阳的梨,不如小坞的西瓜皮”的称誉。 小坞是一个种植业比较发达的村庄,多年来村民们一直保持了种植经济作物的传统,村民勤劳朴实,积累了大量的种植经验。近年来,初步形成了以西瓜、大白菜、土豆为代表的主打产品,并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瓜菜交易市场,产品远销广东、东北、上海、河北等地。 有相当部分的年轻人,年龄在16-26之间,在长江三角、珠三角及青岛、济南、北京、临沂等地务工,每人每年可带回工资约10000元。受珠三角、胶东半岛外资撤离和今年基本生活物价上涨的影响,农民反映外出务工钱难挣了。 有部分从事工商业、个体经营的村民,主要集中在沿街两侧的商品房区和大坞镇商品区,经营瓜菜、粮食、家兔购销,农资销售、技术咨询、服装销售、车辆维修等。初级市场的活跃带动了第三产业的繁荣,市场周边的商铺生意红火,饭店生意兴隆,但是沿街商品房利用率还有待提高,小坞村三角地带的马路市场也须进一步规范。 小坞村整体规划较早,排房整齐有序,两条主干道贯穿东西南北,村民少有种植粮食作物,因此乱堆乱垛现象较少,村容整体干净。为了防止大型车辆对村内路段的损害,村里还加强了保护,在入口处都砌起了水泥垛,有效的保护了村内公路。 村内东西一条大街,没有下水道,因此每每雨后总会积水成渊,给百姓出行带来不便。通过多方商讨,千方百计筹措资金,目前正在开挖这条路的下水道,现在已完成近半。 小坞村地处红荷路的南侧,地理位置便利,因此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农产品交易市场,为了保证交通安全通畅,大坞镇和村委会一致决定取消马路市场,在小坞村红荷路的北侧选择一处地块,兴建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好市场,可以为周边村庄的农户提供好的销售平台,为外来客商提供好的环境;有利于规范马路市场,维护交通安全;还能为本地村民就近务工提供便利,带动相关第三产业的发展。小坞村的公共设施建设起步较早,早在20年前村民就吃上了自来水。小坞村的水利设施相当好,这是小坞村种植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向阳乡小坞村 位于涿州市北部,距离北京很近。 广东省陆丰市内湖镇小坞村小坞村位于陆丰市内隆公路5公里处东侧,面积约4平方公里,下辖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458人,距离陆丰市区30公里,距离内湖镇府7公里。 该村是2005年从西陂村分设出来的一个村,经济基础较差。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