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小屯村
释义
1 河北沧州市献县河街镇小屯村

小屯村为一乡村名称,在我国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小屯乡、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崔口镇、荷泽市巨野县田庄镇、平阴县东阿镇、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乡、山东省青岛市莱西马连庄镇、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县板桥镇、山东省德州市陵县前孙镇、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月照乡均有同名乡村,由于受自然条件影响,以及当地政策规划不同,在发展建设方面,各个乡村存在差别。

村镇概况

献县河街镇小屯村位于献县城东7.5公里处,共有800户,3200人。小屯村主要以玛钢扣件生产和建筑器材租赁为主,拥有建材加工企业32家,遍布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的建材租赁公司150家,2009年完成工农业总产值3.7亿元,人均纯收入1.8万元。小屯村是全国、省、市、县“文明村”,是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是全国敬老模范村,是全国绿色小康村,2007年时被省委评为全省文明生态创建的五面红旗之一。

公益行动

据介绍,多年来小屯村已经组织了多次的公益行动,从修路到捐资助学,随着村民的富裕,到最后再组织公益捐款时村上都明确规定,动员靠种植和打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村民不要捐款。除此之外,村上还开展了“农民一帮一”活动,让那些走出去的老板们帮助本村村民,这种帮助不是体现在给多少钱上,而是给受助村民提供外出工作的机会,等过一两年后再让他们“单飞”。另外,在历次救灾捐款中,小屯村向来不落后。

百辆奥迪逛县城活动

2010年9月29日,献县县城内的一个特殊的车队引起众多群众的观望。原来,这是献县河街镇小屯村正在举行“百辆奥迪逛县城”活动,富裕起来的农民用这种方式表达自豪与欣喜,更为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小屯村有关村干部明确表示,这样的活动不是“炫富”,而是以此向所有的农民朋友传达一个信号,那就是要想实现富裕,就得勇敢地走出去。

几年前,小屯村曾经组织过百辆轿车逛县城的活动,随着农民们的腰包越来越鼓,今年的活动已经是“百辆奥迪逛县城”了,以奥迪车为主,奔驰、宝马等共100辆轿车浩浩荡荡从村里开出,村里的老人和党员代表们坐在车上感受县城变化。

在当天的活动中记者了解到,这些轿车的车主全部是小屯村人,他们如今已经遍布全国各地,听说村上组织这个活动以后,他们从新疆、海南、辽宁、内蒙古等地将车开回,体现了小屯村“3000人共建一个家”的凝聚力。当这个长长的车队从县城经过时,围观群众无不抱以羡慕之情,更有围观群众向记者表示:“看到人家日子过成这样,咱也不能混日子!”

不是“炫富”是引领

长长的豪华车队难道仅仅就是为了炫耀小屯村的富裕?小屯村有关村干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这不是“炫富”,因为说句实在的,在当地小屯村用不着“炫富”。小屯村村委会主任赵夫雪告诉记者,组织这样的活动除了展现富裕起来的农民的自豪与欣喜,更重要的还是通过这样的行动向全社会传达一种观念,那就是即使身在农村,只要辛勤工作,开动脑筋,勇敢地走出去闯荡,那同样有好日子等着我们。

小屯村有关村干部说,希望通过“百辆奥迪逛县城”这样的活动,让更多人从中得到启示,激发创业的激情,投身于创业的行列中,用双手去为自己赢得一个美好的未来。

2 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小屯乡小屯村

村庄简介

小屯村 位于河北省清河县小屯乡政府驻地。农历一、六日为集市。有752户,2767人;耕地6509亩,其中水浇地2000亩。有面粉厂2座,个体商业有烟酒、百货、日杂、食品加工、饮食业等。家庭工副业汽车配件。

村庄由来

相传,战国时名将廉颇曾在此屯积粮草,且此地居民仅池、桑、亚、柳四家,人少村小,故名小屯,后发展为集镇,又名小屯集。

3 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大安镇小屯村

小屯村位于唐山市玉田县大安镇中部,距102国道(大安镇道口)1500米。全村有近300户,1000人。邮编为:064108.

该村主要种植:大葱、白菜、马铃薯等蔬菜作物。也有玉米、小麦等。同时有蔬菜大棚基地200余亩,主要种植黄瓜,西红柿,青椒、豆角等作物;其作物主要销往北京天津的批发市场。

小屯村有惠农超市4家(好人缘,宏生超市等),宝森五金电料商店一家(主营五金、电料、日常用品),小屯农资站一家(化肥、农药、种子),服装厂一家、员工百余人。农机修理站一家。电子地泵3台。充分方便了群众各种日常生活需求。

2008年全村主干街道全部铺设水泥路。 2009全村家家户户都用上了自来水统一供水。切实做好争创“生态文明村” 工程。

-附:

大安镇地处玉田县的西部,位于京津唐三角地带,与天津蓟县接壤。总面积57平方公里,耕地4.8万亩,下辖19个行政村(31个自然村),人口30115人。该镇润土沃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特产丰富。盛产苹果、甜柿、土豆、大葱、甲鱼等,特别是优质的土豆、大葱、甲鱼更是全国闻名,促使大安镇农业、运输业发达,蔬菜养殖市场繁荣,而且资金、电力充足,通信、交通便利。102国道、京秦、大秦铁路穿镇而过,县乡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全镇已完成村村通工程、户户通工程26个自然村,生态村工程受到了省部级表彰。

4 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崔口镇小屯村

又名黄小屯村,位于山东省庆云县崔口镇西南4KM处,东北临黄屯村,西南临周辛村,南临姜屯村,东南临大屯村。该村紧邻山东西部边界,与河北省沧州市盐山县杨集乡南台村凭漳卫新河相对。

村庄由四个村庄构成:四屯、一屯、三屯、二屯。该村有公路从村中穿过,交通便利。农历初四、初九为集市。人口九千余人。有面粉厂1座,个体商业有烟酒、百货、日杂、食品加工、饮食业等。该村地处山东西北干旱地区,耕地一万两千多亩亩,灌溉水区四通八达。土地肥沃平坦,以种植小麦、玉米、棉花为主,其它多以运输业和建筑业为主。经济特产为金丝小枣。

5 山东省荷泽市巨野县田庄镇小屯村

小屯村地处田庄镇东南半里日东高速公路北侧,丁夏公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明朝洪武年间(1370----1375年),王氏祖义公奉旨由山西洪洞县迁徙至此。因种圣府祀田,建村名为小屯,意为较小的佃户屯。同时迁来的还有表弟李氏祖箴公,在村东半里处建村名为李楼,明崇贞年间,土匪血洗了李楼,将李氏一门杀的仅剩一人,因此李楼也改称小屯了。后又有魏、郭、张、李、马、冯、申、刘、童、孔等姓先后迁入。目前,该村总人口1900余名,耕地2870亩。土地肥沃平坦,以种植小麦、玉米、棉花为主,其它多以运输业和建筑业为主。

该村为甘肃提督王澄故里。王澄(1697年---1768年),字漪清号麟波,自幼习武,极善骑射,英伟出众,文武兼备,清1717年 (康熙57年)中武举,次年会试登进士第. 1724年(雍正2年),被提拔为御前侍卫。雍正九年出任浦口营都司,1737年(乾隆2年)升任松江城守营游击。乾隆6年为川沙营参将。乾隆7年调任太湖营参将。乾隆9年补京口副将,狼山镇总兵。乾隆18年,皇帝在勤政殿召见并赐花翎。乾隆21年任正定镇总兵,乾隆26年升任甘肃提督,总辖边要4镇。1768年(乾隆33年)病逝于任所,享年71岁。其妻原配曲阜教授孔尚山之女,继配时任户部尚书的翁方纲之女,皆诰封一品夫人。1724年(雍正2年),于村中街路北建御前侍卫府。府门门楼高6米,宽5.2米,青砖白灰石基砌成,上有钢钗云燕,兽头飞檐,御前侍卫府五个金色大字镶嵌在高约1.5米,宽约0.6米,周围刻着二龙戏珠图案的木质立匾上。府门前竖两根高约7.5米的旗杆,上马石下马石分列左右两边。府内五间五层平楼庄严肃穆,正中的客厅内放前乾隆皇帝亲书的雕刻着立体绣龙边的木质寿匾,匾中间“鹿门偕老”四个正楷镀金大字。此匾文革期间被红卫兵刮去了金字和绣龙边,做成了乒乓球案。府门也被拆毁了。

小屯村为该县抗日革命根据地,1937年,在村民王绍一倡导下,在全县首先创办了抗日夜校,组织村内及周边村队进步青年一边学习文化知识,一边宣传抗日救亡的道理。1938年5月,召集本村、官厂、白果树等十几个村队70余名进步青年在官厂小学集会,成立了“巨北地区抗日救国会”,王绍一任会长,继真(1939年日伪军扫荡时光荣牺牲在汶南战场)任委员。6月,在白果树村成立了汶、郓、巨、嘉四县边区联庄总会,两会高举义旗,一呼百应,很快便形成了一支近万人的抗日群众武装团体,开展了一系列抗日救国斗争,6月13日,在大姚庄击毙日寇30余人,伤敌50余人,打响了巨野人民抗日的第一枪。1940年3月,王绍一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被任命为巨野县县长兼独立营营长,在他的带动下,当时小屯村的青年大多投入到抗日和解放斗争之中,其中8人在战斗中壮烈牺牲,多人受伤,小屯、官厂、白果树被荣为“巨北抗日三盏明灯”。解放后,王绍一先后任平原县委监察处处长、山东省纪委委员、农村监察处处长等职,1978年6月离休,1989年3月在菏泽病逝,享年82岁。为纪念抗日先烈们的英雄事迹,1995年,乡党委政府在村西丁夏路北建立“巨北民众抗日纪念碑”一座,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杨恩博先生亲笔题字。

6 山东省平阴县东阿镇小屯村

东阿镇小屯村位于县城西南15公里,是东阿镇的北大门,东临220国道,西靠黄河,交通便利,南水北调济平干渠工程穿村而过。全村耕地147公顷,人口2050人。

该村历史悠久,村西的邿邑故城遗址,原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遭受人为破坏,1973年文物普查中,改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据清光绪《平阴县志.古迹》载:“春秋襄公十八年,栾盈以下军克邿”。杜注:“平阴西有邿山。续考古录云,今名亭山,在城西南三十里”。《康熙字典》释“邿”字:“山名,魏绛栾盈以下军克邿。平阴西有邿”。遗址处东邿山顶部,遭人为破坏严重,已看不出城址痕迹。西北部因开山取石,破坏大部,其他三面也辟为梯田,文化层多数被毁。今遗址东西长130米,南北宽100米。断崖上暴露有灰坑、灶坑、红烧土块、红灰陶器残片、兽骨、蚌壳等物。并偶可见磨制石器。采集到的标本有石斧、素面尖细红陶鬲足、口沿平直、浅腹外饰凸弦纹的灰陶豆盘,饰绳纹和附加堆纹的红灰陶片、扁凿形红鼎腿等物。据此考证,遗址年代上限是岳石文化,下限在战国时期。邿山之阳,有明代布政使乔学诗之墓,民国时期曾被盗,现石虎、石马、石羊、石人等部分尚存。小屯村北石门山上,有平阴古八景之一“石门晚照”。现存石门为高3米,宽5米,长19.5米的山洞。经考古部门鉴定,石门为东周时期人工开凿的石洞,是境内最早的古代建筑。古为平阴通东阿的咽喉要道。洞底的石面上,现仍有车马长期通行留下的车辙。清光绪《平阴县志》载:“春秋隐公三年,齐郑盟于石门”。《续山东考古录》载:“济北卢县西南60里,有故石门”即此。明崇祯年间,兖州司理李恪题书“小云门”刻石立于巨孔中北石壁。石门历经2500多年风雨剥蚀,仍可见当年风貌。石门不仅是穿越石山的古隧道,亦是一处诱人的景观。唐代 “竹溪六逸”之一张叔明曾在此隐居,唐朝诗人杜甫、明礼部尚书于慎行都留下过赞石门道诗。旧志载:“薄暮时,日色返照,赤霞从洞中透射如长虹。”此谓之“石门晚照”。现因公路改道,车马行人已不再由此而过,但古建筑风貌犹存。

7 山东省青岛市莱西马连庄镇小屯村

村庄由来

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黄姓由莱阳县五龙村迁此建村,名黄家屯;后因村周围遍长荒草,遂称草家屯;又因村小,后改称小屯。

政区人口

位于镇驻地东南,水展路东,距镇驻地5.8公里,土地总面积490亩,耕地面积332.4亩。2004年末有居民32户,114人。

经济状况

人均占有耕地较多,粮油种植面积较大。200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40万元,人均纯收入4425元。

优势产业

本地鸡、鸭散养户多,2004年末存栏6000只,禽蛋产量62吨。

社会事业

2004年全村拥有农用汽车1部,小型拖拉机12部,摩托车11辆。有线电视入户13户,有固定电话25部。

8 山东省德州市陵县前孙镇小屯村

村庄由来

据县志记载,本村初建于清康熙年间,村中主要姓氏为孙姓!因为村小,故名称为小屯村。

地理位置

该村在山东省309省道前孙段正西5公里左右。交通便捷,环境优美,民风淳朴。

村庄来历

相传是在康熙年间自现在的青岛市即墨市某地孙姓子孙迁徙到该处。初有兄弟六人,后来,该孙姓家族在此生息繁衍,家丁兴旺。衣食富足。后来兄弟六人因婚丧嫁娶人太多而分成两个支脉,即现在的两个孙氏后代的“院”。后来,有其他一些逃荒难民到达此地,并被好心的孙氏子孙接纳,并在此逐渐定居下来。现在该村的姓氏有孙姓(55%)、刘姓(20%)、李姓、马姓、梁姓、任姓等姓氏在一起生活居住。现在的小屯村有村民三百余人,耕地一千亩左右,主要是以耕地和外地打工为生。现在生活水平较上世纪已经有相当大程度的提高。近几年来,村民在党的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发展状况

鉴于本村人少地也少的缘故,只能自给自足。故,现在村中有很多的能工巧匠多在济南、德州、天津、北京等大城市做工。现在已经有部分已经在当地有了稳定的收入,并融入到当地的社会之中。并且主要以棉花,玉米,小麦、大豆等作物为主。现在在该村南月1000米处新兴建了一条高速公路。应该是从德州到滨州邹平的公路。差不多到2012年方可以竣工。

远期规划

作为一个在这个村子里土生土长的村民,那是我的根。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我相信村里的每一个人都希望我们的小屯村尽快发展起来。小村会在我们的努力下焕发新的光辉!

9 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乡小屯村

小屯村由5个自然村组成,行政面积243.1公顷,全村总户数1743户,4321人,其中农户1365户,3702人。小屯村位于京城广安门外,卢沟桥宛平城东北侧,距西长安街玉泉路3公里,濒临四环路、京石路。小屯路、永定路、玉泉西路、双林南路、双林东路、梅市口路等市政道路贯穿村内,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小屯村的各项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仅2008年,小屯村先后荣获“北京市奥运会残奥会环境建设先进集体”、“2008年度北京市京郊文明生态村”、“北京市健康促进示范村”、“北京市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京郊管理民主先进村”的称号,并在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中,连续7年被评为丰台区“五个好”村党总支。 新丰驾校:被誉为首都绿化美化花园式单位。距离玉泉路南侧4公里,交通便利,是距市区最近、场校合一的优秀驾校。

天元郊野公园:天元郊野公园是北京市城市绿化隔离地区“郊野公园环”建设项目之一。公园总体规划面积32.8公顷,分为供游人休闲娱乐的综合休闲区、适宜儿童嬉戏的儿童游乐区、舒适宜人的林下活动区、具有纪念意义的新四军纪念林区及水生植物观赏区等五个景观功能分区。

风筝活动:小屯村举办了首届特色风筝比赛,得到广大村民的好评。同时吸引了海外留学生的参加,比赛很成功。而且在比赛中还增加了设计、制作的项目,使风筝比赛不光是放飞,同时考验村民的审美和动手能力。空竹活动:2006年,由小屯村村民自发组织的小屯村空竹队成立。所有队员均是北京市玩具协会空竹委员会的会员。抖空竹有利于身体健康,减少疾病,还可以陶冶情操,达到延年益寿的功效。这项具有民族特色的活动如今已成为小屯村的又一项特色体育活动。

10 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县板桥镇小屯村

小屯村隶属石林彝族自治县板桥镇,地处板桥镇西北边,距镇政府所在地3.5公里,到镇道路为柏油路,交通方便。东邻板桥村委会,南邻黄家庄村委会,西邻宜良县,北邻龙潭村委会。辖张家坝塘、石垭口、大官庄、小屯、龙井沟、太平田、山田12 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1492户,有乡村人口5269人,其中农业人口4870人,劳动力2478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914人。全村国土面积16.11平方公里,海拔1688米,年平均气温17.2 ℃,年降水量928毫米,适合种植水稻、玉米、烤烟、水果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4187亩,人均耕地0.86亩,林地8435.85亩。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58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12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

11 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月照乡小屯村

小屯村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月照乡北部,距市中心城区仅5公里,距乡政府仅3公里,东邻金钟村,西靠水城县发箐乡,南接马坝村,北壤独山村、双洞村。全村总面积11.72平方公里,辖9个村民组577户1635人,现有劳动力1635人,耕地面积1440亩,蔬菜种植面积210亩,长势喜人,多数品种已成熟上市,其他品种即将成熟上市。全村已通油路,同时实现组组通公路,交通便利。小屯村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雨量集中,干湿季节明显;年平均气温13.0—13.5℃,年积温4802℃,无霜期231—256天,年日照时数为1505—1641小时,日照率37%左右。年降雨量在1244.9—1334.2毫米,主要自然灾害有旱、洪涝和倒春寒。

12 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小百户镇小屯村

村情概况

小屯村 村隶属于 小百户镇 芦山村委会 ,属于 山区。位于 小百户 镇 西 边,距离芦山 村委会0 公里,距离 小百户 镇5公里,是村委会所在地。国土面积2.25亩,海拔1908米,年平均气温21.5 ℃,年降水量655毫米,适宜种植烤烟洋芋等农作物。有耕地318.34亩,其中人均耕地1.08亩;有林地2100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68户,有乡村人口294人,其中农业人口294人,劳动力165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61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4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28元。该村属于中等村 ,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为主。

农村经济

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32.8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97万元,占总收入的72.2 %;畜牧业收入22.1万元,占总收入的 16.5 %(其中,年内出栏肉猪344头,肉牛2头,肉羊0头);渔业收入6万元,占总收入的 4.5 %;林业收入2万元,占总收入的 1.5 %;第二、三产业收入2.2万元,占总收入的1.6 %;工资性收入3.5万元,占总收入的 2.6%。农民人均纯收入1878元,农民收入以种植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2.9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4人(占劳动力的 2.4 %),在省内务工4人,到省外务工0人。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6年底,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有35户通自来水,有15户饮用井水,有0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0 %)。有68户通电,有61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65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 %、89.7 %和95.6 %);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37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31户(分别占总数的 54.4 %和45.6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 土 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5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5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1辆,拖拉机 3辆,摩托车50辆。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0户;装有太阳能农户5户;建有小水窖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120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0亩,有效灌溉率为 100 %,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7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24 亩。该村到2006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8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0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60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0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13 云南省玉溪澄江县阳宗镇小屯村

乡村概况

小屯村隶属于云南省玉溪澄江县阳宗镇桃李村委会。位于阳宗镇东南边,距离阳宗镇2公里,到乡镇道路为柏油路,交通方便,海拔1800米,年平均气温15.2℃,适合种植蔬菜、花卉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564亩,林地70亩,人均耕地0.76亩,共有经济林果地20亩。全村有农户209户,共741人,其中农业人口总数为741人,劳动力622人。2007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66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为主。

自然资源

小屯村位于阳宗镇东南边,距离阳宗镇2公里,到乡镇道路为水泥路。全村耕地总面积564亩(其中:田307亩,地257亩),人均耕地0.76亩,主要种植菜、花卉等作物。拥有林地70亩,经济林果地20亩,主要种植桃、梨等作物。

基础设施

该村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全村全部农户均通自来水、通电,20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200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232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204户。

该村进村道路为水泥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水泥路面。全村共有36户农户建有沼气池,已完成“一池三改”的21户;装有太阳能农户16户;建有小水窖96口,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307亩。

农村经济

2007年小屯村农村经济总收入2500000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500000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60%;畜牧业收入380000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15.2%;林业业收入6000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0.24%;渔业收入50000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2.0%。外出劳务收入20000元。农民人均总收入3238元,人均纯收入1666元。

该村村民的住房以土木结构为主,居住土木结构住房的农户170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39户。

2007年底全村拥有汽车23辆,拖拉机13辆,摩托车53辆。

14 贵州省安顺市大西桥镇小屯村

该村位于西秀区大西桥镇西北面,距离安顺城区20公里,镇政府所在地8公里,清镇高速公路贯穿蔬菜科普示范基地,南邻贵黄高等级公路、302国道,交通十分便利。资源丰富,大理石销往全国各大城市。全村350户,人口总数1569人,其中农业人口1487人,非农业人口82人,主要民族成分为汉族。占地面积3.6平方公里,其土壤深厚肥沃,水源条件好,耕地面积2000余亩,是典型的农业大村,现已成为以生产、培训、示范、销售为一体的蔬菜科普示范基地。该村主要经济产业为蔬菜种植,名特产品有大理石、西红柿等。其发展口号:扩大种植规模,发展本村经济。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14: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