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小腿慢性溃疡
释义

疾病概述

皮肤或粘膜缺损合并慢性感染,伤口长时间不愈合称为慢性溃疡。下肢是溃疡多发部位,尤其是小腿脚踝内上侧最多见,且易经久不愈,形成下肢慢性溃疡。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下肢静脉循环不好所引起,小腿脚踝上侧血管交通支特别丰富,淤血的情况。临床分类可分为7种类型,各种溃疡有其特异的症状。手术治疗时需根据溃疡的性质,所在部位,范围大小、侵犯的深度等因素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 小腿下1/3部位最为好发。而引起下肢慢性溃疡的原因很多。在处理局部溃疡前,必须判断其病因,并予以适当治疗,否则手术后也将破溃复发。手术治疗修复方法包括有皮片移植、皮瓣、肌皮瓣和轴型皮瓣及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和组织瓣。术后也要医患配合,防止复发。

临床哦

临床表现

1.溃疡可分为创伤性、静脉曲张性、缺血性、淋巴阻塞性、营养不良性、感染性和恶性溃疡,每种溃疡各有特点;

2.溃疡周围皮肤萎缩变硬,伴色素沉着。

诊断

诊断依据

1.慢性病史。疤痕反复破溃或经久不愈。

2.溃疡污秽、肉芽不健康,周围皮肤萎缩变硬,常伴色素沉着、水肿和静脉曲张。各型各有特点。

3.病理检查结果证实相应类型。

治疗原则

1.消除病因;

2.高营养饮食、卧床休息,抬高患肢;

3.局部湿敷,控制感染;

4.手术治疗:彻底切除溃疡及疤痕组织,创面采用皮片或皮瓣修复。

5.苗药治疗:涂抹苗药臁疮膏

6.中药治疗:湿热下注型:局部红肿、瘀血、溃疡、渗出,或腐臭流脓,下肢肿胀,局部疼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或弦滑。治宜清热利湿化瘀解毒。方用四妙勇安汤和三妙散加减:银花、玄参、紫地丁、野菊花、黄芪、伸筋草、黄柏、苍术、当归、丹皮、牛膝、甘草。若痛甚加赤芍、地龙,瘀血明显者加皂刺、丹参、土元。

7.针灸治疗:用艾绒、硫磺、乳香、没药、麝香,做成艾卷。点燃温灸创面,适用于非感染创面。

用药原则

1.一般情况下,用药以用药框限“A”、“B”为主;

2.用“A”项抗菌素无效时,用药可以包括用药框限“C”或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有效抗生素。

辅助检查:

1.一般情况下,检查专案以检查框限“A”为主;

2.必要时,检查专案可包括检查框限“A”、“B”、“C”。

疗效评价

1.治愈:伤口愈合。各种引起下肢慢性溃疡的原因有效控制。

2.好转:伤口延迟愈合。各种引起溃疡的原因有所控制。

3.未愈:伤口未愈。

中医症型

慢性小腿溃疡,中医称“臁疮”,发生在小腿部,分内、外、前臁三种,俗称老烂腿,外臁属“三阳经”易治,内臁属“三阴经”湿兼血分虚热难治。

臁疮 (西医病名:小腿慢性溃疡) ,臁疮之病名见于《证治准绳。·疡医》:“或问足内外臁生疮,连年不已,何如?曰;此由湿热下注,瘀血凝滞于经络,以致肌肉紫黑,痒痛不时,女人名为裙风裤口疮,即臁疮也。” 臁疮指因小腿皮肤破损染毒,湿热下注,或瘀久化热等所致。发于小腿下三分之一处的皮肤和肌肉间,经久不易收口,既敛又每因碰撞而复发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疮疡类疾病。

[诊断依据]

1.好发于小腿下三分之一的内侧或外侧,内侧多于外侧。

2.溃疡呈圆形或不规则,大小不一,边沿坚硬,腔浅,创面肉芽多黯滞或灰白,有脓性分泌物。

3.多有小腿静脉曲张,站立时可见小腿浅静脉隆起、弯曲、蜷曲成团,卧位时消失。

4.疮口周围常有湿疹或潮红,有色素沉着伴水肿。

5.患处溃烂经久难愈,或虽敛口,每易破撞而复发。少数可并发胫疽或溃疡恶变。

[鉴别诊断]

1.胫疽:发于小腿胫骨,形成溃疡后易成窦道,反复溃流脓液或有朽骨排出,X线摄影可有骨质破坏。臁疮可并发胫疽。

2.湿疮[疡]:多发于小腿足弯部,分布常对称,皮疹呈多形性,反复发作,一般不形成溃疡。

[辨证论治]

1.湿热下注证:疮色灰暗,脓水浸淫,臭秽,四周漫肿灼热,痛痒时作,甚者恶寒发热,舌苔黄腻,脉濡数。清热利湿。

2.脾虚湿盛证:病程日久,疮面色暗,黄水浸淫,或有湿疹,患肢浮肿,纳呆腹胀,便溏,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沉无力。健脾渗湿。

3.气虚血瘀证:溃烂经年,疮面肉色苍白板滞,疮沿高起如缸口,四周肤色暗黑,小腿静脉曲张,舌质淡紫,苔白腻,脉细涩。益气祛瘀。

4.肝肾阴虚证:溃烂经年,疮面潮红灼热痒痛,或有渗血,咽干少津,五心烦热,舌红,苔少而干,脉细数。滋补肝肾

[来源整理]

AITCM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13:4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