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小筒村 |
释义 | 一、概况小筒村位于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南平、建瓯三县交界处,东至振科村,南连南雅的青山村,西与峡阳葛大村相邻,北和上村接壤。全村有小筒、坑头、宇历、上坪、瓦头五个自然村组成,共306户,总人口1217人,全村土地面积29820亩,其中林地面积21725亩,毛竹林8155亩,经济林1200亩,耕地面积1080亩。笋、竹、锥栗、杉木、劳动力输出为本村主要经济来源。 二、村史解放前,小筒归属建瓯县、南雅区、房村乡管辖,51年土改时归花桥乡管辖,53年成立小筒乡,小筒乡由上村、山后、拾地、宇历、上坪、瓦头、张地八个自然村组成,归属建瓯县房村区管辖,1956年,小筒乡与房村区合并为建瓯县南雅区管辖,直到建西成立县时,高阳才由房道分割出来,64年成立高阳人民公社,同时,小筒与上村划分为两个大队,1970年建西撤县,归属顺昌管辖,从此由小筒、坑头、上坪、宇厉、瓦头组成的小筒村延续至今。(坑头与小筒原属同一自然村。1972年,坑头从小筒自然村分离出来,成立生产队)。 三、土地变革在旧社会,土地主要集中在地主和富农手中,农民主要以租田、打工为生。1951年,村里进行土改,人均分田2亩上下,农民第一次拥有自己的农田,其兴奋之情难以言表。1955年成立高级社,土地划入集体,1958年办集体食堂,不分男女老少,地域,进食堂者皆可免费饱餐,时称共产主义到了,很快坐吃山空。1960年食堂解散,饥荒开始,1979——1980年土地进行分组管理。1982年,农田按人口承包到户,时称单干。1998年对全村发放土地证,规定土地承包30年不变。1982年,自留山按每人2亩的标准分到户,集体除留一部分毛竹山外,油茶林和毛竹山也人均到户,1984——1989年个人造林,按2—8,3—7 的标准集体和个人分成,2007年林改,完善各种合法合同,经济林村收取每年每亩6元的土地使用费,合同经营期满的山场进行均山,主划一片分一片,直至达到户户均山。 四、人口姓氏小筒自然村土改时人口270人,现全村人口1217人,姓氏有62种。 五、文化教育在旧社会,绝大多数人没有读书的机会,只有少数人能请得起先生学数识字,他们或独资或合资以谷或币为工资聘请老师,俗称私塾,主要课程有三字经→大学→学而→先进→梁慧王→离楼→告子等。1951年,郭忠烈,大洋乡的陈桂英成为解放后第一批村聘教师;54年建瓯的刘娥仙为我村的第一位公办教师;55年第一次建木头结构的学校;73年第二次建砖结构的学校;1990年第三次建教学楼教师宿舍楼,因教学楼存在质量问题2003年拆除教学楼;第四次建教学楼,学生宿舍。现有大中专人数二十多人。 六、卫生旧社会,贫苦的农民无钱请医生,一旦得病,只能吃些草药,或做迷信求神保佑,生死听天由命。1951年的天花,全村就死了十几人。1957年,村里成立了保健所,范武祟、赵祝平为第一批乡村医生。 七、灾害1970年—1971年,连续2年大旱,一半以上农田绝收。 1982年下半年,发生特大火灾,小筒自然村百分之90%的房屋在2个小时之间化为灰尽。 2006年发生刚竹毒蛾虫害,全村毛竹林无一幸免,造成大小年秩序颠倒,笋产量锐减。 八、路的变化在没有公路之前,与外界相连的是崎岖的羊肠小道,小筒归房道管辖时,化肥要到房道去挑,来回一趟要两天;归高阳管时,去高阳挑,来回一趟要一天;后来小铁路修到一号桥,化肥到一号桥挑,来回一趟要半天。1981年,小筒接上村通高阳的公路开通,从此结束肩挑背杠的历史。1982年小筒至上坪宇历的公路开通,1983年小筒至瓦头的公路开通,2005年小筒至一号桥公路开通。2007年小筒至一号桥的水泥路竣工通车。 九、物产目前为止,尚未探明有何矿产,但笋干和竹木曾远近闻名。以尧窠笋,虎头杉最为著名,尧窠笋干厚而开张,颜色金黄且有花纹,虎头山杉木年代久远,笔直修长,曾上过电视,闻名全国,1989年被砍伐,16米长载面尾径30公分,96年以前零星种植嫁接锥栗,以后十几年几乎每户种植,笋、竹、杉、锥栗成为支柱产业。 十、生活条件的改善1957年村保健所成立,最大限度地保障村民的身体健康。 1968年,村小水电站建成,结束松明照明,人工椿米的历史。 1979年,村办毛竹场买第一台黑白电视机,让村民第一次感觉到外面世界原来这么精彩。 1981年,公路开通,极大减轻村民的劳动强度。目前,全村有轿车三部,大小运输车十几辆,电话、手机、电视、摩托车户均一部不止。 十一、基层组织党史郭忠英为我村第一位党员,1964年成立支部。现有党员三十多人。 历任村书记、村主任(大队长)1、村书记 李春婢→范维民→雷洪茂→刘福荣→叶家木→谢行相→翁金全(党生)→张齐生→倪世谓→谢成旺→罗道松→倪春旺→谢海木→倪春明→郑家旺 2、村主任(大队长) 张立学(乡长)→张治机(乡长)→刘福荣(大队长)→谢行相(大队长)→叶家木(大队长)→倪世谓(大队长)→罗道松(主任)→张双飞→张能甫→张治元→张新贵 十二、传说小筒溪下游,有一处垂直地面四五十米高的悬崖叫百丈际,相传这是仙人为制服鲤鱼精而留下的屏障。据传,小筒溪有一条百年鲤鱼成了精,别看它个头不大可威力却不小,它如果不高兴,稍微吐一口气,就能把农田淹没,一个鲤鱼打挺,整片田埂倾刻间崩踏,村民收成的好坏全凭鲤鱼精的心情所决定,所以百姓每年是战战兢兢盼望鲤鱼精每天都有好心情,而总不能如愿,百姓满腹怨气,但敢怒而不敢究。 这事被一位神仙知道了,他决定要制服它,稍一思索,想出了一个计策,他把自已变成一个鲤鱼爱吃的食物,任鲤鱼精迫赶;至离村二三里的下游无田处时,神仙突然把河床分成相差四五十米高的两段,形成今天的百丈际,使鲤鱼精无法回游,危害乡里。从此,百姓不受其害,安居乐业。 十三、小筒村历史(当代)大事年表1951年:剿匪部队进村,小筒村解放,土改开始。 1953年:小筒乡成立 1954年:第一位公办教师刘娥仙进村,小筒小学成立。 1957年:村诊所成立 1964年:小筒大队成立 1966年:文革小组成立 1967年:福州知青进村 1968年:小水电站建成 1981年:连高阳公路开通 1982年:特大火灾 1989年:闻名全国的虎头山杉木主伐 2006年:毛竹刚竹毒蛾虫害 2007年:小筒至一号桥水泥路铺通。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