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小桃红·碧桃 |
释义 | 基本信息名称:【越调】小桃红·碧桃 年代:元代 作者:李致远 体裁:散曲·小令 宫调:越调 曲牌:小桃红 作品原文【越调】小桃红 碧桃① 秾华不喜污天真②,玉瘦东风困③。汉阙佳人足风韵④,唾成痕⑤。翠裙剪剪琼肌嫩⑥。高情厌春⑦,玉容含恨,不赚武陵人⑧。 注释译文[注释] ①碧桃:桃的变种。春季开花。花重瓣,白色、粉红至深红,或洒金。不结果实。 ②秾华:繁茂的花朵。 ③玉瘦:指碧桃花枯萎。 ④阙(què):古代宫殿、祠庙或陵墓前面左右对峙的一对高建筑物,此指宫殿。汉阙佳人,指赵飞燕。 ⑤唾成痕:指桃树渗出的桃胶在花瓣上成瘢痕,又以花瓣痕喻美人泪痕。 ⑥翠裙剪剪:翠绿桃叶如裙映衬得白玉般的桃花分外娇嫩。剪剪:整齐貌。 ⑦高情:深情。 ⑧不赚:不骗。赚:欺骗,诳骗。武陵人:武陵人:指晋代陶渊明《桃花源记》中偶入桃花源的武陵渔人,此处亦借指隐士。 [译文] 花朵香浓繁盛,不喜脏污,保持天真本性,玉肌清瘦在浩浩东风中慵懒困倦,具有汉宫美人赵飞燕的千般风韵。花瓣上留着美人多少泪痕,一片片如翠绿裙衫衬着娇嫩的肌肤,情不深挚、高尚感情,讨厌春天的喧闹,玉颜满含愁恨,不欺骗武陵人。 作品简析自古咏桃花之作颇多,此首独以汉家美人写桃花风韵,情调顿出。细描姿色,淡点慵情,把桃花给写活了。而以美人伤情喻桃花于东风春雨中之伶仃神态,堪称绝笔。结尾以武陵人作结,点明了自己爱好自然风物的美好高洁情怀与隐逸之情。 作者简介李致远 元曲作家。生卒年不详。孙楷第《元曲家考略》根据元·仇远《金渊集》卷二《和李致远君深秀才》诗,以为李致远为溧阳(今属江苏省)人,当名深字致远。一生不得意,但因穷忘忧,孤傲清高。与文学家仇远相交甚密。明·臧晋叔《元曲选》中《还牢末》杂剧署名李致远。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列其为曲坛名家,评其词“如玉匣昆吾”。散曲今存小令二十六首,套数四套。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