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小浪底水利枢纽建设管理局 |
释义 | 水利部小浪底水利枢纽建设管理局,隶属水利部,作为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管理单位(正局级),负责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管理和运营,承担着小浪底水利枢纽防洪、防凌、减於、供水、发电等职能,同时,作为业主单位负责西霞院工程的开发建设。 小浪底建设管理局小浪底建设管理局成立于1991年9月,1992年3月黄河水利委员会所属黄河水利水电开发总公司改组后,隶属于水利部,与小浪底水利枢纽建设管理局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人马。黄河水利水电开发总公司作为独立法人,注册资金10亿元,主营水资源开发与经营;电力生产与电网售电,供水(限非城市供水);建设管理咨询与技术服务;水文观测与试验;设备租赁与维修;物业管理;种植业,养殖业;工业生产资料(国家专项专营的除外)。兼营水利水电工程技术服务;咨询服务。 总部设在郑州小浪底水利枢纽建设管理局(黄河水利水电开发总公司)总部设在郑州,主要工作和职工仍在小浪底工区、在北京、洛阳分别设有办事机构,形成多点办公的格局。在郑州、洛阳分别建有住宅区。 浪底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小浪底水利枢纽建设管理局内设11个职能处室,设有小浪底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小浪底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小浪底实业公司、小浪底水力发电厂、小浪底移民局等5个二级单位,有西霞院项目部、小浪底郑州生产调度中心项目部2个项目管理部,以及退休人员管理处、综合服务中心、小浪底建设管理局驻北京联络处3个后勤服务单位。 黄河干流三门峡控制性工程小浪底水利枢纽是黄河干流三门峡以下唯一能够取得较大库容的控制性工程,既可较好地控制黄河洪水,又可利用其淤沙库容拦截泥沙,进行调水调沙运用,减缓下游河床的淤积抬高。1991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小浪底工程在“八五”期间动工兴建。 小浪底工程1991年9月开始前期工程建设小浪底工程1991年9月开始前期工程建设,1994年9月主体工程开工,1997年10月截流,2000年元月首台机组并网发电,2001年底主体工程全面完工,历时11年,共完成土石方挖填9478万m3,混凝土348万m3,钢结构3万T,安置移民20万人,取得了工期提前,投资节约,质量优良的好成绩,被世界银行誉为该行与发展中国家合作项目的典范,在国际国内赢得了广泛赞誉。 小浪底工程被国际水利学界视为世界水利工程史上最具挑战性的项目之一,技术复杂,施工难度大,现场管理关系复杂,移民安置困难多。主体工程开工不久,即出现泄洪排沙系统标(二标)因塌方、设计变更、施工管理等原因造成进度严重滞后,截流有可能被推迟一年的严峻形势。截流以后,承包商又以地质变化、设计变更、赶工、后继法规影响等理由,向业主提出巨额索赔。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小浪底工程建设者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沉着应对,奋勇拼搏,创造性地应用合同条款,组织由国内几个工程局组成的联营体(OTFF)以劳务分包的方式,承担截流关键项目的施工,用13个月时间,抢回被延误的工期,实现了按期截流;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精心准备,艰苦谈判,通过协商处理了全部索赔,使工程投资控制在概算范围以内,取得了工程建设的重大胜利。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兴建小浪底工程在国家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兴建,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国际合作和建设管理体制创新,引进、应用、创造了新的设计、施工技术,取得了巨大成就。技术上,较好地解决了垂直防渗与水平防渗相结合问题和进水口防淤堵问题;设计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孔板消能泄洪洞;设计建造了单薄山体下的地下洞室群;大量运用了新技术;实现了高强度机械化施工。管理上,成功地引进外资并进行国际竞争性招标;全面实践了“三制”建设管理模式;合同管理成效显著;移民安置做到了移得出、稳得住;工程建设计划全面完成,工期提前,投资节约;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枢纽投运以后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