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小经 |
释义 | 词条释义中国的穆斯林们用阿拉伯文字母拼记经堂语和汉语的一种表音文字。俗称“消经”、“小儿锦”。因穆斯林称阿拉伯文和波斯文的伊斯兰教经籍为大经,故将此种拼记文字称为“小经”。 另类解释所谓“消经”,系取“消化经文”之意。此种拼记文字,最早有实物可证的是元、明碑石。明代后期清真寺经堂教育兴起后,才被实际加以使用。已发现最早用“小经”写成的经籍有两本:(1)清初一位佚名阿訇写的《塔志尼》。(2)法国东方学者布洛歇(F·Blochet)自甘肃收集到的约18世纪时期的《米尔萨德》手抄本,内有用阿文字母拼音的汉文注解。“小经”的拼音方法有:(1)用阿拉伯文辅音字母拼写与之相应或相近的汉语声母,如用阿语的、、、、、、分别拼写汉语声母t、s、f、k、1、m、n等。阿语的、、等,发音部位虽与汉语声母g、j、h不尽相同,但习惯上亦对应使用,其他近似的字母,如用阿语的、、、分别拼写汉语声母X、zh、sh、r等。(2)用增加标音符号或字母合并的方法拼写汉语韵母。如将“他们”(tamen)拼作,将“因为”(yinwei)拼作等。此种方法拼音是否准确,取决于拼写者本人阿、汉语水平的高低以及是否带有方言和土语之音。 小经文字对照表“小经”作为一种拼写文字形成之后,在经堂中曾出现过“阿文小经文字对照表”,不仅经堂学员用“小经”来注释经文或作笔记,一些阿訇更以之翻译某些经文或进行著述。在部分回族穆斯林中,它也曾被用作写书信、记日记或记事的应用文字。因有些汉语语词极难拼准,故行文中常夹杂一些阿文或波斯文的原词,也有夹杂个别汉字的。小经发展到近代,出现了正式的出版物,如1935年在上海出版的《清真教条切实问答》,上面是汉字,下面即逐字用小经加以对照。1954年甘肃临夏印行的《信仰问答》,上面印有阿文,下面则是整段的小经译文。20世纪30和50年代,上海和西安也分别出版过小经工具书《照赫勒》(Jawhar,即珠宝)和《中阿双解谐韵字典》。小经的使用者多以各地的方言拼写,缺乏统一的标准音作为拼写的依据,也缺乏适合于汉语的声调和隔音符号。由于阿、汉两种语言音位系统不同,加之拼写者各自为主,故往往造成字母对应、借代的混乱。但是,小经在中、阿文化交流史上仍有着它的学术价值。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