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小纪镇 |
释义 | 1 山东省海阳市小纪镇小纪镇位于山东省海阳市西部,三面环山,中间为河谷平原。东邻二十里店镇,南接行村镇,西靠莱阳市万第镇大夼乡,北与发城镇交界。面积170.2平方千米。辖76个行政村,5.7万人。镇政府驻小纪村。同名乡镇有江苏省江都市小纪镇。 ◎ 概况镇境西部、北部属丘陵地带,中偏东部为河谷平原。土壤以棕壤为主、潮土次之。耕地12.70万亩。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地瓜、花生和水果等, 足海阳市果品上产区之一。现有果园面积2.6万亩,主要果业品种有红富士、噶啦、爱梨、丰水梨、红巨桃、大小樱桃等。银杏种植面积8000亩,年产银杏2万公斤,有50年以卜银杏大树300多株,其中200年生以上大树120多株,拥有“胶东银杏第一镇”之美誉,有银杏茶厂一座,生产的辛氏银杏茶产销省内外,年产量达5000公斤以上。畜牧养殖业比较发达,黄牛年存养量近万头,是海阳市黄牛出口基地;牛猪年存量4万头,獭兔年存养量6800只,拥有占地30亩的全省最大的獭兔养殖基地。区内现有企业20家,主要从事蔬菜、果品加上、水产品加工及机械制造、石材、皮鞋、布鞋、塑料鞋、服装、毛衫加工,其中农产品加下企业12家,年可加工草莓、菠菜、蒜苔等3.5万吨以上。2004年,经济总收入为9亿元,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04亿元。 境内有文化站、广播站、敬老院等文化、福利设施,有医院2所。有抗日战争时期胶东军区授予的“五虎村”。有榆山大会战遗址。青岛一石岛公路过境。 ◎ 自然地理境内属暖温带东亚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四季分明,寒暑明显。降雨集中在七八月份,平均年降水量700-800毫米。地势北高南低,白沙河自东向西流经十多个村庄。境内多丘陵,东部有福台山,南部有托母山,西部有香山,北部有大榆山,山清水秀,乃海阳粮仓之地。 ◎ 交通运输青石路、海莱路,纵贯全境,交通便利。东距市政府驻地20公里,西距莱阳市政府驻地35公里,地处青岛、烟台、威海三个沿海开放城市中心,距三市均为90公里。 ◎ 区位优势该区域资源丰富,是海阳市果品蔬菜主产区之一,果业比较发达,现有果园面积1.5万亩,主要品种有红富士、噶啦、爱宕梨、丰水梨、红巨桃、大小樱桃等。其中,爱宕梨被称为“亚洲梨王”,平均单果重450克以上,总面积3000亩,年产900万公斤;红巨桃填补省内空白,总面积500亩。银杏种植面积5000亩,年产银杏1万公斤,现有50年生银杏大树300多株,其中300年生以上大树120多株,拥有“胶东银杏第一镇”美誉,现有银杏叶茶厂一个,生产的辛氏牌银杏茶畅销省内外,年产量5000公斤。 ◎ 经济发展畜牧养殖业比较发达,黄牛年存养量近万头,是海阳市黄牛出口基地;生猪年存量3万头;獭兔年存养量6000只,拥有占地30亩的全省最大的獭兔养殖基地。 该区域工业比较发达,有大小企业20余家。主要有永峰食品有限公司、鲁丰食品有限公司、海阳市静电设备有限公司、烟台市永兴鞋业公司、海阳方正石材厂、海阳市星光皮鞋厂。主要产品有静电粉沫挤出设备系列、布鞋、布胶鞋、舞蹈鞋、淑女鞋、童鞋、硫化胶鞋等各种鞋类,各类天然大理石、水磨石、皮鞋等近百个品种。年生产静电粉沫设备100余台套,布面鞋系列220万双,“石榴红”板材10万平方米。产品俏销胶东半岛,远销浙江、上海、蒙古、新疆等地。 目前,全镇经济发展较快,初步形成“企业带基地、基地联农户、农户靠科技”的农副产品加工经济发展新格局,2002年,全镇完成农村经济总收入6.93亿元,完成项目投入4000万元,完成财政收入53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100元。 ◎ 自然资源该区域矿藏丰富,所探明的储量丰富的钠长石属于稀有矿藏,目前,全镇已有5家企业从事开采加工。 ◎ 历史沿革明洪武四年,肖敏之,纪悦信从山西省蒲县迁此建村,连二氏之姓,命名肖纪村,后演变成小纪。 1943年,本镇辖区隶属海阳县十四区。1945年成立小纪区。1956年撤区,设小纪、泉水头乡。1958年撤乡,设小纪、泉水头公社。1984年撤公社,设小纪镇、泉水头乡、黄崖乡。1995年10月撤黄崖乡。2000年12月,泉水头乡并入小纪镇。镇政府驻地小纪村。 ◎ 文物古迹境北榆山是抗日战争时期榆山大会战的主战场,遗址犹存,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抗日战争时期,小纪以西的纪家店、亭儿崖、槐树底、笤帚夼、五虎岭等五个村,建立了抗击日伪军的“五虎联防”,敌人畏之如虎,被誉为“五虎村”。纪家店村东有汉将军纪信墓。 ◎ 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25208 男 12759 女 12449 家庭户户数 9528 家庭户总人口(总) 24367 家庭户男 12236 家庭户女 12131 0-14岁(总) 4075 0-14岁男 2098 0-14岁女 1977 15-64岁(总) 18241 15-64岁男 9316 15-64岁女 8925 65岁及以上(总) 2892 65岁及以上男 1345 65岁及以上女 1547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23604 ◎ 下辖村小纪村 五虎岭村 槐树底村 亭儿崖村 笤帚夼村 纪家店村 北斗山村 东梨园村 石马疃头村 榆疃庄村 后沙埠前村 前沙埠前村 西宅子头村 老古山村 钓泮村 陈家疃村 秀家疃村 新庄头村 凤凰村 小刁家村 大刁家村 下碾头村 西口村 北三官村 大夫疃村 山水夼村 瓦塘埠村 南台村 西三官村 南埠村 东三官村 西苇园头村 东苇园头村 北索格庄村 西索格庄村 东索格庄村 西野口村 东野口村 山汪家村 泉水头村 东土堆头村 驹凤头村 鲁家沟村 南洪沟村 夏泽村 子推后村 李家疃村 荷叶山后村 下虎龙头村 苗家沟村 望宿村 鲁疃村 古家夼村 夹格庄村 上虎龙头村 西金碃村 大金碃村 黄崖村 大孟格庄村 牛根树村 南孟格庄村 佘格庄村 大杨格庄村 小杨格庄村 桑梓口村 书院村 辛家夼村 大泊子村 前泊子村 后河山村 中山夼村 安夼村 西董格庄村 东董格庄村 司马官庄村 崖后村 ◎ 荣誉称号2007年,被烟台市委、烟台市人民政府授予“全市信访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再造海阳先进集体”称号。2008年,被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授予“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先进集体”称号,被烟台市委评为“平安烟台建设先进基层单位”,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再造海阳先进集体”称号,被市委评为“全市奥运安保先进单位”。2009年,被烟台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授予“2009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乡镇”称号,烟台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授予“全市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2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小纪镇◎ 区位概况小纪镇交通区位优越,素有“里下河门户”之称。地理坐标为东经119.77度,北纬32.62度,区域面积178.23km2,总人口近10万,现辖1个社区30个行政村,方言为江淮官话泰如片。历来是周边20多个乡镇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商贸集散地,水陆交通便捷,加之距江都、兴化两个县级市和扬州、泰州两个地级市各30-40km的独特的地理位置,已形成了相对独立、完善的交通、经济发展体系, 京沪高速、328国道、江海高速、安大公路、宁启铁路缩短了小纪镇与中心城市的距离,镇区距已开工建设的苏中江都机场仅2.5公里,水陆空交通便捷。 ◎ 行政区划九龙社区、 磨子街社区、银桥社区 、纪东村 、纪西村 、竹墩村、蒲塘村、贾兴村、西贾村、 宗村村、赵家村、华景村、华阳村、兴旺村、东舍村、太平村、高徐村、双富村、富东村、富民村、郜庄村、双鸽村、嵇庄村、花彭村、西彭村、吉东村、吉西村、吉汉村、吴堡村、窑头村、金鑫村、新堡村、迎新村。 ◎ 历史沿革小纪镇古名小溪,后为纪念纪姓艄公慈航义渡而更名小纪,其历史始于唐朝,距今已有一千四百余年。1912年,泰州改称泰县,建小纪市。1926年,建泰县小纪区,后为泰县第十区。1941年7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主政府将泰县第十区临时划江都县领导。1947年底,江都县委机关进入小纪地区。1958年9月,建立小纪人民公社,1983年9月,恢复小纪镇人民政府建制至今。 ◎ 城镇建设小纪镇发展环境优良,是一座宜商宜居的生态城镇。小纪自然风光秀美。境内河道纵横、水网密布、风光潋滟,有着“渔舟轻荡、珍禽掠水、飞动成彩”的自然生态景观,素有江北第一水乡美誉,作为江苏省“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的中心镇,集镇建成区面积已达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2.2万人。自2004年起曾先后获得国家卫生镇、全国环境优美镇、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全国农机推广先进镇、江苏省文明镇、江苏省新型示范镇等荣誉,城镇面貌初步展现出“古、水、绿、新”一体和谐发展的格局。 ◎ 人文古迹小纪镇人文历史悠久,境内有距今一千四百多年的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唐代真如寺、宋代古迹竹墩、清代广济庵及小溪古渡、清代当典、磨子街等历史遗存,也有近现代新建的革命烈士林园、博浪园、生态观光园、真如广场、南苑游园等景观。 ◎ 产业经济小纪产业基础较好,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工商城镇。是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扬州市20强乡镇,苏中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50优”乡镇。2009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500元。 工业经济占全镇经济总量80%以上,拥有各类工业企业800余家,其中亿元以上规模企业15家,国家省高新技术企业4家,形成了木业、机电、环保、文体、轻纺、汽配、粉末涂装等产业竞相发展的格局。 高效农业总面积逾10万亩,特色蔬菜、特种水产、优质粮油、蛋鸭养殖、林业生产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撑。工厂化育苗中心、新品种展示区、蔬菜加工中心、罗氏沼虾繁苗场、高效蔬菜示范园区、水稻高产增效示范区、农民创业园已成为小纪镇农业发展的亮点。蔬菜产业化示范园区被省列入“百强”工程、国家标准化产业园区。小纪镇同时也是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江苏省农业机械研究所、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的产学研基地,“仙宝”牌罗氏沼虾和“芦柴花”大米获国家绿色产品、“放心米”标志。 ◎ 历史人物徐鼎康(1876~1938)字锡丞,今上海嘉定人。著有《秋根诗抄》、《家庭杂忆》、《秋根词抄》等传世。系清咸丰年间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徐致祥(季如)子。 同治年间,一甲一名进士、礼部尚书兼协办大学士徐郙(颂阁)侄孙。历任北洋巡警学堂总办和吉林劝业道、吉林交涉使、吉林巡警道、吉林度支使。民国元年(1912),任吉林民政使。翌年,改任吉林省内务司司长。民国3年,任安徽省安庆道尹。民国14年,任江苏省金陵道尹。民国15年,任江苏省省长。 民国26年,全面抗战开始,转辗避居苏北泰州小纪镇。闻知当地募捐筹措抗日经费,虽经济拮据,仍捐献100银元。苏北各县相继沦陷,日酋派人要其出面“维持苏北地区秩序”,徐严词拒绝:“坚决抗日,不作汉奸”。 徐鼎康居官三四十年,而囊橐萧然。曾因经济窘迫而典卖祖传良田千亩。又以字画文物作酬,获得友人千元之赠。这在官场实属罕见。殁后,其家境更形萧条,由佣者拼凑数百元,料理后事。出殡之日,小纪镇路祭满街。 钱春绮(1921—2010)生于民国江苏省泰县第十区小纪镇,其父钱长庚,字耀夺(1883—1953)。 1946年毕业于上海东南医学院,后长期行医,60年代转而从事外国文学翻译活动。历任中国德语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中德文化交流研究中心名誉研究员、上海翻译家协会名誉理事和上海文史馆名誉研究员。 翻译出版有席勒、海涅、歌德、尼采诗集及波德莱尔等法国象征派诗人诗集多种。钱春绮迄今已出版外国文学翻译作品50余种,在海内外享有很高声誉,曾荣获中国作家协会颁发的鲁迅文学奖“1995-1996年全国优秀文学翻译彩虹奖荣誉奖”。2001年,钱春绮被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授予“资深翻译家”荣誉称号。 ◎ 特色美食小纪鸭羹汤,最初是民间肴馔。小纪地处里下河地区,水产动植物极为丰富,不仅盛产芋头,养鸭也是一门产业。小纪的芋头甜、粘、香,白煮、烩菜均可,荤吃、素吃皆宜。芋头的放置时间长,从秋至春,只要妥善保存,都能保持原味。时到冬日,寻常百姓以芋头丁、肉丁等做汤,再辅以佐料,其味甚鲜。小纪一带饲养的鸭子,大多是在河塘之中觅食天然饵料,自然肉质细嫩鲜美。都为制作鸭羹汤提供了先决的条件。 小纪鸭羹汤的主料是鸭子、芋头。配料有鲜肉、山芋、鸭血、鸭肫、鸭肠。调料有蒜花、香菜、素油、酱油、料酒、味精、食盐等。在制作时,先是做汤煮鸭。汤以山芋丁、肉丁等,烩成肉汤,仅此汤已是鲜羹。待汤成鸭熟以后,取鸭脯、鸭肫肉切块成丁。又取本地良种芋头,切成丁块,大小与鸭丁相同为佳。再将芋头丁下油锅一走,这样作羹汤时就不会粘糊。待一一齐备,将芋丁、鸭丁及鸭血、鸭肫、鸭肠等一同下锅烩制,同时加入各种调料。此时的鸭羹汤营养丰富,清爽可口,味道鲜美,香味扑鼻。 小纪熬面的特点是,色质鲜艳,香气诱人,味道鲜美,酥脆爽口。 小纪熬面的主料是质地较高的水面。配料有猪腰、猪肝、鲜虾、鸡肉、鳝鱼丝、蟹黄,另根据季节配备笋片、小青菜、茭白、菠菜等。调料有盐、味精、胡椒粉、肉骨汤。制作时,先将面条下清水锅煮熟,叉到凉开水里过清。同时,将鸡肉煨熟后撕成鸡丝,猪肝切片,猪腰切花,下油锅片刻捞起。将虾子挤成仁,下油锅即捞起。鳝鱼丝下油锅炸脆,捞起单放。小青菜、菠菜开水烫熟,放置待用。再将处理后的鸡丝、猪肝、猪腰、蟹黄、笋片、茭白等用鸡汤下锅,加盐、味精煮15分钟,制成“高料”。这时,再将面条与高料同放一锅,略煮片刻后分装,盖上脆鳝鱼、小青菜或菠菜,撒点胡椒粉。这样,一碗碗香味撩人、味道鲜美的小纪熬面,就可以供宾客品尝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