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释义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创建于1958年。1960年开办普通本科教育,郭沫若先生亲题了校名。1961年因国民经济调整暂停本科招生。1977年起先后以合肥工业大学教学点、建筑分校名称恢复本科招生。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复办安徽建筑工业学院。1998年通过了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

中文名: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外文名:Anhui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简称:AUA 安建工

校训:进德 弘毅 博学 善建

创办时间:1958年

类别: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工科

主管部门:安徽省教育厅

所属地区:中国 安徽

主要院系: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学院、环境工程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等

硕士点:30个

学院简介

学校地址

北校区:合肥市包河区金寨路856号;邮政编码:230022

南校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紫云路;邮政编码:230601

学校概况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的安徽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始建于1958年,郭沫若先生亲题校名。学校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首个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安徽省合肥市。学校设南、北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257亩,校园环境优雅,是合肥市卫生先进单位、合肥市安全文明校园、合肥市花园单位。学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省级博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单位、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安徽省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安徽省高校后勤工作先进单位、安徽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设有14个教学系(院),现有49个本科专业,涵盖工、管、理、文、法、农六大学科门类。在校普通全日制本科生15000多人,研究生400人,继续教育在籍学生10000余人。教职工11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83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副高级以上技术职称400人、硕士及以上学位660人,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导师90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6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级学术与技术带头人4人。

学校现有6个一级学科、24个二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授权点、2个领域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4个教育部、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2亿元,图书馆面积4万平方米,藏书(含电子图书)300余万册,中外文期刊16000余种。

学校在建筑与地下空间结构、工程防灾和减灾技术、徽派建筑、建筑节能、绿色建筑技术、先进建筑材料以及水污染控制等重点领域,开展重大工程关键技术研究,为推动区域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发展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近年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国家级课题近30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励25项。

学校始终坚持本科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牢固树立教学质量生命线意识,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等多项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土木工程等6个土建类专业全部通过国家高等学校专业教育评估。

学校现有建筑节能研究院、建筑科学研究中心、徽派建筑研究所等23个科研机构,拥有建筑设计研究院(甲级)、规划设计研究院(甲级)、岩土工程勘察研究院(乙级)、装饰工程公司(设计甲级、施工一级)、新材料技术防水工程公司(二级)、质量检测公司等校办产业,成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基地。

学校面向全国24个省、市招生。近年来,生源质量不断提高,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青睐,本科生就业率连年位于全省高校前列。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放在突出位置,着力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工程应用型人才。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机器人足球比赛、“挑战杯”大赛、力学竞赛、“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和各类建筑、规划、结构设计竞赛中多次获得优异成绩。

学校对外交流日趋活跃,已与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美国伊利诺理工学院、美国休斯顿大学明湖分校、韩国韩瑞大学、韩国顺天乡大学等,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在学生联合培养、教师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中外合作办学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学校坚持“进德、弘毅、博学、善建”的校训,坚持“立足安徽、面向全国、依托建筑业、服务城镇化”的办学定位和“质量立校、科研兴校、人才强校”的办学理念,秉承“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办学传统,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为把学校建成一所“高水平有特色建筑大学”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学院校训

进德 弘毅 博学 善建

办学特色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坚持“立足安徽、面向全国、依托建筑业、服务城镇化 ”的办学面向和“质量立校、科研兴校、人才强校”的办学理念。学校坚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协调统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人格塑造,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校强化质量意识,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

学校结合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努力打造符合自身特点的专业学科,学校现有6个一级学科、24个二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授权点、2个领域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4个教育部、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2亿元,图书馆面积4万平方米,藏书(含电子图书)300余万册,中外文期刊16000余种。形成了土木建筑类、环境规划类、化工材料类、机电信息类和管理经济类等相互联系、相互支撑、体现办学特色的学科专业群。

学校在保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的前提下,积极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和人才优势,推动教学、科研和生产的结合,广泛开展科技服务活动。学院整合教学科研资源,创立的建筑节能、建筑设计、勘探设计、规划设计、环境工程设计等23个科研院所为学院搭建了推动教学、科研和生产相结合,广泛开展科技服务活动和人才培养的互动平台。

师资力量

学院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拥有一支结构合理、治学严谨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300余人,专任教师1000多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400多人。专任教师大多数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硕士及以上学位660人,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导师90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6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级学术与技术带头人4人。

学院结合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 实际,努力打造符合自身特点的专业学科,现有学校现有4个一级学科、19个二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授权点、2个领域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4个教育部、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2亿元,图书馆面积4万平方米,藏书(含电子图书)300余万册,中外文期刊16000余种。形成了土木建筑类、环境规划类、化工材料类、机电信息类和管理经济类等相互联系、相互支撑、体现办学特色的学科专业群。

学院结构工程、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市政工程、材料学等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土木工程专业、城市规划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土木工程专业、给水排水专业为省级教改示范专业;智能建筑实验室、先进建筑材料实验室为,;建筑节能研究院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训练中心为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同时,学院还拥有工科物理、基础化学、电工电子3个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筑节能研究院、建筑科学研究中心、徽派建筑研究所等23个科研机构。拥有科技型校办产业建筑设计研究院(甲级)、勘探设计研究院(乙级)和规划设计研究院(甲级)等。学校在建筑节能、智能建筑、地下结构、先进建筑材料、环境资源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突出成果,已成为安徽省建设领域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主要基地之一。

专业设置

学院设有土木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管理学院、数理系、外语系、艺术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 学院、法律与政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体育教学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城市建设学院15个教学院系。现有土木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安全工程、测绘工程、建筑学、城市规划、园林(景观学)、给水排水工程、环境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工商管理、工程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网络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应用化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物理、英语、艺术设计、动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法学、人力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地质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交通工程、房地产经营管理、经济学、统计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等49个本科专业;2007年,学校开设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隶属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为安徽省第一所也是唯一所拥有该专业的大学,07届的83人即将毕业,满足社会对“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人才的需求。学院建有12个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实验中心,4大校内实习基地,5个省级重点专业和省级教改示范专业,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省级基础课教学实验示范中心。学院编辑出版《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图书馆中外期刊、电子文献丰富,藏书300多万册。

土木工程和给水排水工程为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

重点学科

结构工程为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该学科从结构振动、稳定与抗震减震技术等结构的基本特性出发,将结构工程、岩土工程、数学、力学及计算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融为一体,将非线性科学中分叉、混沌理论应用于结构工程,开展跨学科、跨专业、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研究。该学科拥有12000平米的专业实验室,主要仪器设备有四立柱微机控制液压式压力试验机、微机控制电液伺服万能实验机、15吨桥式吊车、动三轴应力试验系统、双向钢筋砼反力墙、静态数据采集仪、动态数据采集仪、砼超声波检测分析仪、超动态测试分析仪等,仪器设备总值约890万元。该学科近五年内发表论文270余篇,获省部级奖11项。目前承担纵向科研项目45项,有教授8人,副教授22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7人。市政工程为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市政工程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水处理理论与技术、给排水系统优化。该学科近五年来发表了学术论文140余篇,获省部级奖励3项,在安徽省具有较大的影响和较高的学术地位。目前承担了26项纵向科研项目,有教授5人,副教授10人,具有博士学位3人。

该学科的环境工程实验中心下设水分析化学、环境污染化学、水污染控制技术、环境生物技术、水污染治理技术、环境监测、大气污染治理技术等专业实验室。实验室面积2700多平方米,仪器设备200余台,其中万元以上仪器设备74台,仪器设备总值约685万元。材料学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

该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功能高分子与化学建材研究、高性能水泥基材料研究等。该学科近五年来发表了学术论文240余篇,获省部级奖励6项。目前承担了37项科研项目,有教授7人,副教授15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9人。该学科的功能材料实验研究中心于2001年组建,下设功能高分子与化学建材、功能无机材料、高性能混凝土材料三个实验研究室。中心现承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三项,安徽省十五攻关及安徽省教育厅重点项目等项目十二项。中心现有设备九十余台套,其中大型仪器设备11套。目前实验中心的GTL4025-7A15高温推板式陶瓷烧结炉、ZW79-45粉末压片机、压力喷雾干燥器可满足陶瓷材料的成型与烧结实验研究和中试实验;KDR-3砼快速冻融试验机、POOVE氯离子渗透仪、CCB-70F混凝土碳化试验箱等设备可进行混凝土耐久性实验;RISE2006激光粒度分布仪、Y-2000X射线衍射仪、气相色谱仪为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表征提供了测试手段。城市规划与设计为建筑学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

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城镇发展战略和规划对策、城市环境与景观设计研究。该学科近五年来发表了学术论文110余篇,出版编著论著7部,获省部级奖励1项。目前承担了33项科研项目,该学科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10人,其中具有博士2人。该学科的拥有规划模拟室、景观规划实验室专业实验室面积1000多平方米,万元以上仪器设备53台(套),仪器设备总值约350万元。工程力学为力学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工程力学中的数值方法研究、结构非线性分析与设计研究。该学科的研究成果先后获得机械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近五年来发表了学术论文140余篇,获省部级奖励2项。目前承担了12项科研项目,该学科现有教授7人,副教授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4人。该学科的拥有专业实验室面积520多平方米,元以上仪器设备53台(套),仪器设备总值约350万元。

学院发展

学院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质量逐年提高,现有全日制普高在校学生18000多人。毕业生深受社会各界欢迎,就业率连年位居省属高校前列。

学院环境优雅,交通便利,办学条件优良,两个校区校园面积1257亩。

近年来学院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2002年以来,学院与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美国伊利诺理工学院、韩国韩瑞大学、新加坡CITI管理学院等院校建立 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校际间就科研合作、师生交流、学生攻读学位等问题达成协议,互派教师和访问学者,学院还向上述学校派遣了留学生。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秉承“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办学传统,坚持“立足安徽、面向全国、依托建筑业、服务城镇化”的办学思路和“教学质量立校、科研实力强校”的办学理念,全体师生员工正在向着把学院建成一所在国内同类院校中有较大影响的安徽建筑大学的目标迈进。

组织机构

党政部门

办公室(党办、院办、外办) 组织部(统战部、党校) 宣传部( 文明办)

纪委 (监察室、审计处) 人事处(人才交流中心) 教务处(评建办)(招生办)

发展规划处 (高教所) 研究生处(学科办) 学生处 (学工部、学生贷款管理中心)

财务处科技处(产业办、产业总支) 资产管理处(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办公室)

总务处(总务后勤党总支) 保卫处(人武部) 就业指导中心(校友办)

图 书 馆 信息网络中心 建筑科研中心 后勤服务集团

教学单位

土木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管 理 学 院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数 理 系外 语 系

艺 术 学 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法律与政治学院体育教学部

信息网络中心继续教育学院城市建设学院(独立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

产业单位

建筑设计研究院 建苑规划设计研究院 岩土勘察研究院

建元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建苑新材料技术防水有限公司

建苑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安建苑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办公室(党办、院办、外办)组织部(统战部、党校)宣传部( 文明办)

纪委 (监察室、审计处)人事处(人才交流中心)教务处(评建办)(招生办)

发展规划处 (高教所)研究生处(学科办) 学生处 (学工部、学生贷款管理中心)

财务处科技处(产业办、产业总支)资产管理处(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办公室)

总务处(总务后勤党总支)保卫处(人武部)就业指导中心(校友办)

图 书 馆信息网络中心 建筑科研中心 后勤服务集团

领导班子

党委书记:杨兵,男,1958年4月出生,1982年毕业于安徽机电学院电气工程系,毕业后留校工作,曾任团委书记、办公室主任等职,1998年任安徽机电学院党委副书记,2003年任铜陵学院党委书记,现任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党委书记。主持学院党委工作,分管办公室(党办、院办、外办)、组织部。负责联系建筑与规划学院、艺术学院。

党委副书记、院长:方潜生,男,安徽枞阳人,1962年11月出生,硕导、教授。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主持学院行政工作,分管人事处(人才交流中心)、财务处、发展规划处(高教研究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负责联系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法律与政治学院。

全国土建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指导小组组长,安徽省智能建筑重点实验室主任,安徽省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安徽省智能建筑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安徽省高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

其他领导

党委委员、副院长张伟林党委委员、副院长宋箭

党委委员、副院长王志建

党委委员、副院长孙道胜

党委副书记 朱灿平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吕萍

督导员王士明

历任领导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历任领导

安徽建筑工程学校(1958.9~1960.9)

党总支书记兼校长 秦亚光

副校长 李 冶 王秉元 周 健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1960.9~1961.9)

党委书记兼院长 常 勇

副院长 庄志禄

安徽建筑工程学校(1961.9~1984.8)

党总支书记、
党委书记 李 江 秦亚光 刘 铸 李延明
孙赖克 张余金(党委书记)
许钟秀(党委书记)

党总支副书记 刘家昌

校长 秦亚光 刘 铸 孙赖克 张余金

副校长 李 冶 王秉元 周 健 张如尧
沈鸿德 黄 斌 刘玉昌 刘家昌 王奎

合肥工业大学建筑分校(1984.8~1987.8)

党委书记 许钟秀

校长 张余金

副校长 杨勤生 肖鹤麟 颜 虎(兼职)

纪委书记 钱光玉

安徽建筑工程学校(即分校中专部)

校长 肖鹤麟 刘家昌

副校长 王奎 李福祥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1987.9--)

党委书记 许钟秀 孙继怀(兼)吴家桂
胡昭林 院长 刘永生 马春生 吴家桂
程桦

党委副书记 刘永生 王道纯 马春生
陈焕祥 赵钦波 胡传健
程桦 副院长 肖鹤麟 陈良材 刘贤海
夏鹭平 干洪 赵钦波

纪委书记 钱光玉

录取分数线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在安徽地区理科本科二批近三年录取分数线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平均分  最高分  平均分  最高分  平均分  最高分   

 603 566 554 564 572 586 

  -- -- 561 562 581 581

 -- -- 560 564 579 586 

 -- -- 562 562 578 578 

 -- -- 560 560 577 577 

 -- -- -- -- 576 577 

 -- -- 554 559 575 579 

 -- -- 555 564 574 578 

 -- -- 555 560 574 577 

 -- -- 557 557 574 574 

 -- -- 556 558 574 574 

 -- -- 555 560 574 575 

 -- -- 554 558 574 574 

 -- -- 554 554 573 573 

 -- -- 552 557 573 582 

 -- -- 553 562 573 577 

 -- -- 556 557 573 575 

 -- -- 550 552 572 576 

 -- -- 552 557 571 575 

 -- -- 552 553 571 573 

 -- -- 558 560 571 572 

 -- -- -- -- 571 571 

 -- -- 554 558 571 572 

 -- -- 553 558 571 573 

 -- -- 552 554 571 573 

 -- -- 552 558 571 573 

 -- -- 551 555 570 571 

 -- -- 550 550 570 570 

 -- -- 554 558 570 573 

 -- -- -- -- 569 569 

 -- -- 563 563 -- -- 

 -- -- 557 557 -- -- 

 -- -- 556 558 -- -- 

 -- -- 561 561 -- -- 

 -- -- 562 562 -- --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3:3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