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小广侗寨
释义

小广侗寨贵州省剑河县最大的侗族村寨。以独特的侗戏、婚俗和红军当年在此进行的战斗而闻名。

基本情况

小广,侗语称saip wangp,侗语转音,意为最大最大的寨子。小广侗寨是一个有近600多年历史的古老侗寨,侗族建筑风格的房屋保存完好,木质结构的房屋占95%以上,寨中现存风雨桥1座、戏楼1座、庵堂1座。村寨的房屋依山而建,布局典雅。石拱桥、石板桥及小石路把整个寨子连起来,寨边有参天的古树,寨中小溪两岸芭蕉密布。

小广先人是从江西吉安市逃避战乱而来,历经千辛万苦,最后才选择在这块土地上定居落户。现在小广分为前锋村、团结村、光芒村三个行政村,共有600多户,2700多人。小广有潘、王、文、杨、罗、周、万、彭、龚等姓氏,其中潘、王两姓人口最多,约占全寨人口的一半。小广由于田多,人民勤劳,因而成为剑河县重要的产粮区之一。

小广侗戏

喜欢并擅长演侗戏,是小广的一大特色,侗戏分为小戏和大戏,小戏指的是民间的一般歌舞或一些根据地方风情和民间传说改编成的侗戏。小戏在小广有着良好的传统,每一代人都有好些戏师,他们对热爱侗戏的年轻一代进行细心的指导和训练,使侗戏能够代代相传并不断得到丰富的发展。而大戏则类似京剧表演,有《罗通扫北》、《大战长坂坡》、《空城计》、《穆桂英挂帅》等传统剧目。演侗戏时,周围村寨的人们纷纷前来观看,操场上,周围的空地上、屋檐下,人们或坐或站,小广村可以说是万人空巷,这时候是村民们最快乐的时刻。

对歌联姻

小广是歌的海洋,唱歌成了小广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广时兴歌坐月,俗称玩山,玩山有的在野外玩,也有的在姑娘家的堂屋玩,更有在姑娘闺房玩的。在小广,凡是有姑娘的人家,主人便请木匠特制了几根又长又宽的板凳,在堂屋靠墙而摆,这是供小伙子们来玩时男女双方坐的,当地人把它称为情人凳。进入寒冷季节,姑娘们就邀来玩的小伙子们去闺房坐,那里有特制的火桶。小伙子们在闺房和姑娘们谈情说爱,彼此对歌,其乐融融,等到天一亮,小伙子们就自行离去。年轻人们就在这种独特的交往中建立了友情或恋情,好些青年人就以此为起点,彼此日久生情后,男方就派人来姑娘家认亲,在条件成熟时择吉日成亲。在小广,年轻人们无论谈恋爱和结婚,都是非常的宽松和自由。而最有趣者,莫过于农历十月头卯的集体婚礼。所谓集体婚礼,实际上只是当年该结婚或出嫁的男女青年在这一日里各自举办婚礼,时间统一,而具体的操作依然单独进行。为何一村的青年男女婚嫁大事,必须统一在十月第一个卯日举行呢?相传在很久以前,小广同寨人不准通婚,而小广与周围村寨相隔甚远,结亲嫁女非常不易。后来有两个叫告峦包和海峦岁的寨老召集大家杀牛商议,决定改革这种婚姻习俗,允许同寨人通婚。但因小广寨子大,人口多,一年到头都有人结亲嫁女,既耽误生产,又浪费钱粮,所以两位寨老同时倡议安排在十月第一个卯日为专门的婚嫁之日;从此代代相传,沿袭至今。

集体婚礼

小广村的婚俗古朴而有趣。据当地民间传说,在很早以前,小广尽管分有王、文、潘、杨、龚五姓,但男女是不准结亲,能开亲的地方有几十里甚至上百里之遥,来往极不方便。后来,两个德高望重的寨老,一个叫告峦包,一个叫海恋岁,招集寨众在傅年隆(地名)仓脚杀猪议约,在芙隆芽(地名)门前宰牛定款,破除远嫁远娶的老规矩,只要不是同姓同宗,就可在本寨开亲,最后在简地辣(地名)立岩。当时因为十月天气暖和,第一个卯日又是适宜嫁娶的黄道吉日,当年全寨70多对适婚的青年男女都在这一天完婚,婚后家家有儿有女,大吉大利。从那以后,小广侗寨为求吉利,沿用当年立岩改规习俗,在农历十月头卯日,作为婚嫁良辰吉日,称为“娶亲节”。

小广侗家人的婚礼必须经过“迎亲”、“吃筛子饭”或“吃分离饭”、“催亲”、“发亲”、“送亲”等过程,在这些过程中又有许多耐人寻味的环节。娶亲节的头一天,由男方家选派5-7人作关亲客,用枫香树作扁担挑彩礼,到女方.后唱“进寨歌”,当关亲客被女方家房族接走后,出嫁的姑娘要准备一些酒菜和糯米饭,用筛子盛着,在两个女伴的陪同下,到楼下去招待以前的“老久伴”(姑娘订婚前结识的男友),男方也备办一些礼物来祝贺。新娘被迎接到夫家后,晚上新郎家要安排一男一女送新娘回家,当地人称为“转脚”。新娘回到娘家的当天晚上,寨上的后生约伴前来新娘家讨茶吃,新娘家将本族的歌师和歌手与姑娘们一起,与寨上前来讨茶吃的后生们对歌。歌的内容非常丰富,有盘问“茶”来历的,有赞美主人的,有时双方会追忆在一起“凉月”(谈情说爱)、唱歌的情景,接着唱起惜别和怀恋的情歌。

小广侗家人结亲嫁女的日子每年只有一个,即为每年农历十月第一个卯日,有特定的时间。小广侗寨的婚礼,不办嫁妆,不备彩礼,不要花很多钱财,合符“勤俭节约”的要求,但整个婚礼却充满隆重的节日气氛。结婚的当天晚上,新郎和新娘是见不到面的,更不能同房,要等到快过年的时候,男方打发人去接女方来洗糯米打粑粑,才来住上一夜,在来年农忙时,又接女方来帮忙,只有等到女方有身孕后,才到夫家长住。

鼓藏节

小广侗家人有许多传统的节日,如鼓藏节、采桑节、采葛节、吃瓜节、吃梨节、吃细鱼节、尝新节以及九月九观音诞辰节、十月头卯婚嫁节等,所有这些节日,都附有一定的传说和故事,都遵循一定的时日和程序,大都是全寨人集体参加,有不少还牵动周围村寨如化敖、谢寨、彦洞、瑶柏等应约前来参加。节日期间除在野外作些有纪念意义的活动外,大多数都是聚在一起饮酒唱歌。

小广地区过鼓藏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现在已无法知道了。笔者1982年到小广采风时,据当地老艺人王元江、文兴宪等人回忆,最后一次吃鼓藏大约是在1930年前后,按十年两头吃的贯例,到1940年得议过一次鼓,打算在l942年再度举行,但因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最紧张阶段,备方面非常困难,诸多条件不允许,所以只议而没有举行。分们说,当年参加吃鼓藏节的人,现在都年近古稀了,过鼓藏节的盛况和节日期间唱的“喊堂歌”至今虽还都记得,但如果没能人将它记录整理出来,这些不可多得的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眼看就要消失了。在他们的热情支持和参与下,我记录下了小广地区鼓藏节的全过程。

1.议鼓

按全寨有多少大姓,就要选出多少个鼓藏头,由鼓藏头组成鼓藏委员会(侗浯称“啦淆”),鼓藏委员台根据当时当地情况议决若干条款,如三年内不准赌钱打牌,不准偷盗扒窃,如发现赌钱或偷盗,一经查出就由该委员台处以罚款和没收全部赃款赃物,目的是要保持整个寨子要安定团结、安居乐业,般般顺遂,生产发展,家家富裕,以积累钱物好吃鼓藏。同时,在这三年内,凡寨上卖猪卖牛等较大商贸活动由鼓藏委员会提取一定比例的地捐,全部积累起来以作购买火炮的费用。

2.选定开堂牛和扫堂牛

开堂牛由进寨最早的那个大姓所选出的鼓藏头喂养,如小广历来都由王姓鼓藏头喂养。喂养开堂牛的鼓藏头必须具备三代同堂和家道兴隆等条件,本人也是作风正派,在群众中德高望重的老人。

扫堂牛由另一姓的鼓藏头喂养,这个鼓藏头也同样要有三代同堂和德高望重的条件,而且要选那种有能力管理整个寨子的老人担当。

购买开堂牛和扫堂牛要选角长、腿粗、一色毛落底和威武雄壮的水牯牛。选好并经鼓藏委员会全体成员鉴定合格后,大家邀约到他家去放炮祝贺,共同出资买一头牛来杀,喂养开堂牛和扫堂牛的两家各分一腿,其余两腿在鼓藏坪煮好后约齐全寨每户来一男性家长参加会餐,就此议定吃鼓藏的年月日时和其它条款。鼓藏年一般要求每户人家喂养一头牯牛,也有三五户或十来户共养一头的,但必须是同族同宗方可,否则不允许参加鼓藏节。

3.祭祖

各家提前两天通知自己的亲友前来参加。过节那天,鼓藏坪进出口扎起彩门,四周红旗招展,当中摆三张大四方桌,桌上点大红蜡烛,供猪头、糖食果品等祭物。

首先,开堂人带领全寨数百人身穿节日盛装,在鼓藏坪走三圈(右二左一),然后登坛喊堂,唱喊堂歌(鼓藏歌),由鼓藏头宣布注意:如请客吃酒不要灌客醉酒,不准酗酒闹事,不准打架斗殴,要维护民族团结等等。

这时,负责会场秩序的人前来把桌子搬开,鼓藏头将头戴大红花、身披大红锦缎的开堂牛牵出来绕场三圈,同时放铁炮三响,众多鼓藏牛按事先偏排好的顺序进场,从左到右绕三圈,谓之踩堂。每头鼓藏牛进场后都要在场内取一点粘土抹在头上,表示这头牛已经敬献给祖宗了。踩堂仪式结束后,各人把牛拉回家关好,吃罢早饭,又将牛陆续牵到场上来,一对一对放在场上打斗,不用人去招扶,说是自有阴间的祖先在招扶了,场上的牛在打斗,场外观看的人群在欢呼,场面非常壮观热烈。待那些牯牛打斗到一定程度,有的败了,有的跑出场外,有的伤在场里,这时主人才将它们拉回牛圈关好,到第二天五更时分,听到鼓藏坪铁炮三响,大家知道开堂牛已经升天了,这时各人便将自家的鼓藏牛拉出去宰杀。杀牛后全褰人大宴三天宾客。到第四天早上,附近村寨的姑娘们都穿上节日盛装,成群结队来到小广寨,与寨上的男性青年结伴到鼓藏坪尽情欢呼,排成队伍在芦笙伴奏下开始踩堂,这时踩堂的花样很多,场面也很热烈。大家从早晨一直跺到日头偏西。这时负责扫堂的鼓藏头把扫堂牛牵来作扫堂仪式,扫堂牛从左到右绕场走三圈,放三铁炮,扫堂结束,众欢呼:“鼓藏!鼓藏!一年鼓藏,十年兴旺!”整个鼓藏节到此结束。

据老艺人们回忆,过去的鼓藏节一般的都是十年两头吃。目的是为了祭祀祖先,祝愿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摘自《侗寨古风》)

红色历史

小广是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红军曾在这里播下了革命的种子。一九三四年八月十五日,红军在任弼时、王震、萧克带领下到达剑河县南加镇里格?地名 ,得到了苗侗人民的积极支持,群众帮助红军收集船只、绑结木筏、架设浮桥,使红军顺利渡过清水江。当红军进抵凯寨?属剑河县石番 溪乡 时,被国民党湘军李觉部阻击,红军得知三穗至天柱一线湘军已早做准备,于是决定向大广方向转移,在距离小广五里远的大广坳与桂军谭联芳部相遇。战斗至中午十二时分,红军撤出阵地,经谢寨、沟洞?地名 转达下岑松,跟随大部队向镇远方向前进。

大广坳的战斗异常惨烈,国民党军队死伤无数,红军伤亡一百五十多人。红军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英勇战斗、不怕牺牲的精神,永远留在苗侗人民心中。现在,当地人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在大广坳修建了红军亭、红军墓,修筑了台阶便道,这里成为剑河县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小广以其民风古朴,地方风情浓郁,民族文化底蕴深厚,人民盛情好客,早已定格在游客的记忆深处。现在,小广村已不复前些年的热闹,这里由于地处边远,交通闭塞,只有一条不通班车的川路连接乡政府所在地,经济发展十分滞后,脱贫致富的任务十分艰巨。很多青壮年人都选择了打工这条出路,打工收入也成为小广村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小广人民正在探索发展民族经济的路子,依靠自己的努力,以改变家乡落后的面貌。我作为小广的匆匆过客,心中唯一的愿望只是希望小广人民能通过自己的奋发图强,实现经济和文化的跨越式发展,赢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1:3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