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小儿疰夏
释义

症状

疰夏是婴幼儿时期的特有疾病,以1~2岁者最多,3岁以上发病较少。中医又称之为“小儿夏季热”,西医谓之“暑热症”。中医认为,小儿疰夏是由于气温升高,而汗液分泌减少或缺乏,致使机体产热或散热平衡失调所引起。小儿疰夏症状主要表现为:夏天气温愈热,体温愈高,而且发热不退,病程可长达2~4个月,多数患儿皮肤灼热无汗或少汗,烦躁不宁,口渴多饮,小便频多,一昼夜可达数十次,待到秋凉后发热不治自愈。而且痊愈后身体良好。

主治原则

中医认为,暑必伤气,津气耗损,肺胃阴伤,所以疰夏患儿适宜食用清淡多汁的新鲜瓜果蔬菜和容易消化的多汁多水食物,以及清补滋养凉润和具有清热解暑、生津止渴功效的食物;而不宜食用辛辣刺激性食品和温热性质的食物,以及过成和煎炸炒爆熏烤上火的食物。

【小儿疰夏宜食】根据中医理论,患有疰夏病症的小儿适宜食用性凉味甘的食物,常用的主要有如下几种。

【小儿疰夏忌食】有疰夏病症之患儿多烦躁不安、起热不退i所以不宜食用辛辣、油腻、温热等性质的食物,须忌食下列食物。

文献参考

《日用本草》:“西瓜,清暑热,解烦渴。”“甘蔗,止虚热烦渴。”《本经逢原》:“春夏伏气发瘟热病,觅得西瓜隔年收藏者啖之,如汤沃雪。”《陆川本草》:“丝瓜生津止渴,解暑除烦,治热病口渴,身热烦躁。”“黄瓜,治热病身热,口渴。”《随息居饮食谱》:“冬瓜清热,养胃生津,涤秽治烦。”“豆腐浆,清肺补胃,润燥化痰”。“丁香,阴虚内热人忌之。”“鲜柿,甘寒养肺胃之阴,宜于火燥津枯之体。”《本草汇言》:“绿豆,清暑热,静烦热,润燥热,解毒热”。“藕,凉血散血,清热解暑之药也。”《药性考》:“豆腐浆,有清热下气之功。”《本草经疏》:“甘蔗,甘寒除热润燥,除心胸烦热。”“丁香,一切有火热证者忌之。”“藕,生者甘寒,能凉血,除热,清胃,止热渴。”《本草通玄》:“梨,生者清六腑之热,熟者滋五脏之阴。”

《本草求原》:“梨汁煮粥,治小儿疳热及风热昏躁。”《本草再新》:“荷叶清凉解暑,止渴生津,解火热。”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 14: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