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小儿腹胀
释义

正常的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在喂奶后常可见到轻度或较明显的腹部隆起,有时还有溢乳,但宝宝安静,腹部柔软,摸不到肿块,排便正常,生长发育良好,这是通常所说的“生理性腹胀”。是由于新生儿腹壁肌肉薄,张力低下,且消化道产气较多所致。但如果腹胀明显,伴有频繁呕吐、宝宝精神差、不吃奶、腹壁较硬、发亮、发红,有的可见到小血管显露(医学上称为静脉曲张)、可摸到肿块;有的伴有黄疸,解白色大便、血便、柏油样大便,发热或上述的“五不”症状,这些都是疾病的表现,严重而顽固的腹胀往往表示病情危重,应尽快到医院诊治。

如何发现

发现新生儿腹胀:

1)首先应该检查,除了腹胀以外,是否伴有呕吐,若伴有经常性呕吐食物,甚至胆汁或粪样物,大便秘结,3--5天才解1次,大便量很少,且见婴儿日渐消瘦的,可能是先天性巨结 肠,要尽快到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

2)如果腹胀时胀时消,食乳后腹胀明显,无呕吐或偶伴呕吐,放屁后腹胀减轻,按摸腹部没有摸到粪样物,乳食正常,无日渐消瘦的,可能是由于喂养方法不当,孩子吮乳时吸入空气较多,引起气压腹胀,改进哺乳方法,不要给孩子吮空乳头,每次哺乳后,抱起婴儿,轻轻拍打其背部。

3)乳母在哺乳期间,少食红薯等产气较多的食物。

4)如果婴儿几天不大便后出现腹胀,哭闹,伴有恶心呕吐者,可能是由于胎粪内积引起。

5)因腹胀哭闹不止者,可用手轻轻按摩婴儿腹部,或用驱风油少许涂擦婴儿肚脐周围。小儿腹胀的诊断

1.望诊 为腹胀患儿临床体格检查首先和重要的步骤。

2.触诊 腹部触诊前应先屈曲患儿的髋、膝关节,使腹壁肌肉放松。大龄儿可嘱其做有节律的呼吸动作,转移其注意力并进一步放松腹肌。触诊应首先从估计为正常的区域开始,逐渐转到疑有病变的部位。触诊还要有一个由浅到深的过程。一般先做浅层的触摸,以了解有无知觉过敏,同时对腹胀是由气体、液体或实性物所引起有一个大概的估计。通过中层触诊可能进一步确定腹胀的原因及性质,特别是对于腹部肿物的诊断有很大帮助,如了解囊性肿物的张力、实性肿物的质地及表面光滑程度等。还可了解肿物与某些脏器的关系,如确定肝脏肿瘤。腹部的压疼与肌紧张也常通过腹部的中层触诊确认。一些疾病有其独特的体 征,如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常可触及橄榄形幽门肿块,大量气腹时剑突下触诊具有一种特殊的张力感,引起蛔虫性肠梗阻的索条状蛔虫团块等,如能掌握对诊断有很大帮助。一般腹胀患儿很难做到深层触诊。

3.叩诊 通过叩诊检查常可确定腹胀是由气体、液体还是由实性物所引起。叩诊时气体为鼓音,液体为浊音,实质性病变则为实音。少到中等量气体位于肠腔内或腹腔常需结合其他辅助检查确定,大量气腹可致肝浊音界消逝而提示诊断。中量腹水可通过叩诊发现移动性浊音确定。

4.听诊 对于确定消化道梗阻是机械性或麻痹性意义最大,还可结合其他体征及辅助检查估计机械性肠梗阻的程度。

5.肛门指诊 当怀疑病变位于下腹部或盆腔时肛门指诊不能舍弃。因此项检查很不舒服甚至让患儿感到痛苦,所以应放到最后来做。对年长儿应在检查前尽量做好宣传工作,争取患儿的合作。新生儿及小婴儿应用小指检查,操作时动作必须轻柔。直肠肛门病变引起的腹胀极有可能通过此项检查确诊,而下腹部肿物常需做腹部和直肠的双合诊发现病变。通过肛门指诊还可得知直肠内是否存留大便或气体,以确定肠梗阻是否完全。

小儿腹胀的预防

积极预防喂养不当或消化不良引起的腹胀,提倡母乳喂养,积极防治胃肠道感染,防治便秘,以上为常见的引起腹胀的内科性疾病。预防腹胀方法:

1.少食易在肠胃部制造气体的食物 如土豆、面食、糖等,都易在肠胃部制造气体,最后导致腹胀。2.不食不易消化的食物 炒豆、硬煎饼等硬性食物不容易消化,在胃肠里滞留的时间也较长,可能产生较多气体引发腹胀。

3.良好进食习惯 改变狼吞虎咽的习惯,因进食太快,或边走边吃,容易带吞进不少空气;常用吸管喝饮料也会让大量空气潜入胃部,引起腹胀。

4.防止不良情绪 焦躁、忧虑、悲伤、沮丧、抑郁等不良情绪都可能使消化功能减弱,或刺激胃部制造过多胃酸。

5.增强体质 注意锻炼身体,每天坚持适量室外运动,不仅有助于克服不良情绪,而且可帮助消化系统维持正常功能。

6.适度补充纤维食物 高纤维食物有时有减轻腹胀之效,特别是在摄入高脂食物后。这是因为,高脂食物难以被消化、吸收,因而在肠胃里逗留时间也往往较长,而一旦有纤维加入,受阻塞的消化系统很可能迅速得以疏通。

7.预防胃肠道疾患 对某些疾患来说,腹胀或是先兆,或是症状之一,如过敏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等等。

小儿腹胀的原因

(1)消化道内积有大量气体或液体。可能由于胃肠道的炎症导致胃肠动力障碍引起。

( 2)腹腔内积有过多气体或液体。

(3)腹内有较大囊性肿物或实性肿物。

(4)腹肌无力。

小儿腹胀多以气胀为主。

小儿腹胀的按摩方法

按摩方法一

(1)患儿仰卧位,家长用中指端揉膻中穴50次,然后用掌根直推膻中50次,再分腹阴阳30次。

(2)患儿仰卧,摩中脘5分钟,点揉水分穴1分钟。

(3)按揉足三里穴2分钟。

按摩方法二

(1)患儿仰卧,家长用拇指运内八卦100次,推板门200次。

(2)患儿仰卧,家长用大鱼际;顺时针摩中脘5分钟,然后分腹阴阳50次。

(3)按揉天枢、脾俞,足三里穴各1分钟。

生活调理

(1)腹胀是消化系统疾病常伴有的症状和体征,所以按摩时应详细诊察其致病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

(2)合理喂养,培养小儿正常的饮食习惯。

(3)起居有常。避免寒冷刺激。

小儿肠腔胀气的原因

能够引起肠腔胀气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食物发酵

正常情况下,回肠下端和升结肠有大量细菌存在。如果食糜在这段肠子里,因某种原因停留时间过长,在细菌的作用下,可以引起食糜发酵,产生大量的气体,引起腹胀。

(2)吸入空气

小儿哺乳时,因母亲乳头凹陷或含接不好,人工喂养时,因奶嘴孔大小不合适,或哭闹时均可吸入大量空气,而引起肠胀气。

(3)胃肠道中气体吸收障碍

正常情况下,腹腔内大部分气体,经肠壁血管吸收后,由肺部呼吸排出体外。有些疾病,肠壁血循环发生障碍,影响肠腔内气体吸收,从而引起腹胀。

(4)胃肠道内气体排出障碍

因某些原因,肠蠕动功能减弱或消失,所以肠腔内的气体排不出体外,因而引起腹胀。

小儿腹胀怎么消气

帮助孩子打嗝

试着让宝宝在吃奶的间隙,比如吃了一半的时候停下来,给他拍拍嗝。让宝宝竖直后背地坐在你腿上,轻轻地拍他的背,直到他打了嗝。还有一些拍嗝的姿势,不是很常用,不过你也可以尝试一下:将宝宝略微倾斜地搁置在你的前臂上,让宝宝的脸背着你,从而使他的的双腿骑跨在你的胳膊肘的同时,下巴被托放在你的手上。

还有一个可供选择的方式是:让孩子仰卧在床,帮助他轻缓地蹬腿,就像蹬踏自行车的模样,但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必须要等到喂奶之后至少一个半小时,才能尝试这种方法。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0:1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