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小柴胡丸
释义

简介

【主要成分】柴胡法半夏黄芩党参大枣甘草生姜

【性状】 本品为黑棕色的浓缩丸,味辛、微甘、苦。

【鉴别】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联结乳管直径12~15微米,含细小颗粒状物。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

【检查】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iA)。

【性状】浓缩丸。

【用法及用量】口服。成人每服9克,一日2~3次;7岁以上儿童服成人1/2量。

【规格】浓缩丸,每8丸相当于原生药3克。

【是否医保用药】医保非处方药 。

功能主治

和解少阳,扶正祛邪,和胃降逆。用于少阳病,以及妇人伤寒、热入血室,疟疾、黄疸等杂病稍见少阳证者。

适用症状

解表散热,疏肝和胃。用于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吐,口苦咽干。

制作方法

以上七味,柴胡、法半夏、黄芩、大枣、生姜加水煎煮三次,合并煎液, 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党参、甘草粉碎成细粉,加入稠膏中,混匀,制成丸,烘干。

柴胡丸与小柴胡丸

区别

柴胡丸小柴胡丸无论是在处方来源、药物组成还是功能主治方面都有很大差异。

柴胡丸处方来源《圣济总录》 ,由柴胡、黄连、知母、赤芍、龙胆、黄芩、地骨皮、麦冬、获神、甘草、槟榔十一味中药组成。主治妇人血风劳气,头目昏眩,胸背拘急,四肢酸痛,心躁烦热,气满腹胀,腰膝无力,经候不调。

小柴胡丸处方出自《 伤寒论》,是由柴胡、黄芩、人参、制半夏、生姜、大枣、甘草七味药构成。以和解少阳,扶正祛邪,和胃降逆立法,被誉为“少阳机枢之剂,和解表里之总方”。主治:伤寒少阳病,症见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舌苔薄白,脉弦者和妇人伤寒,热人血室,黄疽及疟疾与内伤杂病而见有少阳证者。主要用于肝炎、胆汁返流性胃炎、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厌食、发热、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皮肤病、更年期综合征、妊娠恶阻、病毒性心肌炎、慢性尿路感染、前庭神经炎、癫病、急性腮腺炎合并皋丸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斑秃等疾病。近几年文献报道,该方的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在治疗肝病、妇科病、胃病及其他疑难病方面均取得较好疗效。

注意事项

( 1 )小柴胡丸是针对外感病中期,当邪入半表半里时出现寒热往来,胸胁苦满这一正不胜邪虚实并存的病症,对于实热证、虚证不可使用。

( 2 )上世纪90 年代初期发生在日本的小柴胡事件,是由于治疗肝病过程中,未严格按照小柴胡汤剂的适应证、用量及注意事项,盲目、大量使用,结果造成两年内88名慢性肝炎患者出现间质性肺炎(其中10 例死亡的事故),黄岑被认为可能是主要的致命成分。柴胡丸小柴胡丸两药均含有黄岑,故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患者突然出现发热、呼吸困难、干咳、进行性劳力性呼吸困难等,应考虑到是药源性肺损害,可及时停药,积极处理。

( 3 )柴胡丸与小柴胡丸中柴胡含有懈皮素,如与氢氧化铝同用,由于AL " +可与懈皮素结合形成鳌合物,不易被机体吸收,导致降低疗效,故应避免合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5:1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