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萧骧 |
释义 | 人物简介萧骧,号亮如,1893年出生于湖南省衡阳市。1907年随父在日本留学,1916年毕业于日本应庆大学工商研究部工商管理系。 人物经历1916年,萧骧回国后,任湖南省省长刘人熙秘书,当时汤芗铭已被驱逐,其隐匿了大量公款,萧骧受命和炮兵营长一道进行了几天的搜查,查出银元90余万,解入国库。1920年秋,萧骧回到湖南长沙,受聘担任省立商专学校工商管理学教授。次年春任株萍铁路局会计处处长,三个月后,因战乱又回长沙,重拾教书生活。 主要功绩1921年,湖南成立“实业有限公司”,萧骧受众人推荐担任该公司科长。1922年长沙的劳工运动逐渐发展,罢工风潮时起,5月又发生了一次总罢工。湖南省务院长命萧研究解决办法,萧未采取工商界主张的加强管制和武装镇压的方法,而是强调要多注重工人生活福利,采用8小时工作制,并结合实际制定了《湖南工厂管理通则》提请省议会通过并实施,罢工风潮得到了缓解。1923年,萧受命担任株萍铁路局代局长,唐生智主湘后,担任零陵县县长,未及一年辞职回长沙任省政府科长秘书。1926年,萧担任农商水利局局长,对湖南省的农商弊端进行了大胆的改革,调整人事,充实设备,改良棉种,成立了几家大型公司,在长沙近郊购买了部分水田山地作为农事实验场,聘请专家负责实验和推广。经过几年努力,推动了湖南农林业的发展。1928年1月,湖南成立官纸印刷局,萧骧担任局长,制定了严密的管理制度,对长沙所有机关印刷品进行统一印制,杜绝了漏洞,收到了一定成效。1929年4月,萧受命代理湖南省建设厅厅务,筹备汽路局改组。他经过仔细研究,找到了以前经营失败的原因,后将原来的三个民营公司合并改组成公营,成立湖南省公路局,并在预算中积极争取了二百余万元作为建设基金,免除所有县路股附加及路捐费用,民心悦服,是当时湖南建设中的一件大事。1937年,萧骧担任湖南长沙一纺厂厂长,他聘请上海的技术人员,招考女工进行训练,严格管理,改进产品品质,成效显著,该厂后来合并为湖南纺织厂。 1938年后,萧骧历任重庆贸易会专门委员、中国茶业公司湖南分公司经理、湖南省政府设计考核委员会委员、湖湘煤矿公司监理、湖南省经济委员等职。 1950年,萧骧任长沙市民建委员、市政协副秘书长,同年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