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象贝 |
释义 | 贝母,是一种具有止咳、宁喘、祛痰、润肺功能的中成药。象贝,也称“浙贝”、“大贝”,为中国四大贝母之一,因产于浙江象山而得名。 药名: 浙贝母 别名: 浙贝母、象贝、象贝母、大贝母 拉丁文名: Bulbus Fritillariae Thunbergii 英文名: Bulb of Thunberg Fritillary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 [F.collicola Hance; F. verticillata Willd. Var. thunbergii(Miq.)Baker] 性味: 味苦;性寒 归经: 归肺;心经 功效: 清热化痰;降气止咳;散结消肿 主治: 风热或痰热咳嗽;肺痈吐脓;瘰疬瘿瘤;疮痈肿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撒。 用药禁忌: 寒痰、湿痰及脾胃虚寒者慎服。反乌头。 功效分类: 清热药 各家论述: 1.《本草正义》:象贝母蓄寒泄降,而能散结。《本经》主伤寒烦热、淋沥邪气;《别录》止烦、热、渴、出汗,皆泄降除热也。疝瘕以热结而言,泄热散结,故能治之。喉痹,热之结于上者也。乳难之乳,即孳乳之乳,指产难也、贝母滑降,且能散结,故催生而治产难。甄权《药性论》谓贝母作末酒服,治产难及胞衣不出;近人保生无忧散一方,为催生保产灵药,内有贝母,程钟龄释之谓贝母滑润,久皆本此。而注《本经》者仅以为下乳汁,恐非真目。主金疮者,苫降清热之功也,不仅可以内服,亦可外作渗药。居人以象贝通治阳证痈疡,消肿退热,殊有捷效,亦本于此。主风痉者,苦寒清热,泄降定风之功也。《别录》疗腹中结实、心下满,皆指邪热窒塞之证,苦泄散结,皆能主之。洗洗恶风寒者,风寒外袭于皮毛,内合于肺,象贝清泄肺气而辛能疏散,其效可知。目眩为肝阳上乘,项直为风邪外感,舌降泄风,辛泄疏散,治之宜也。咳嗽上气,又痰热之侵肺,苦泄清金而又降逆之功用也。象贝母,味苦而性寒,然含有辛散之气。故能除热,能泄降,又能散绪。今人乃以通治风热、温热、时气热邪,则寒能胜热,辛能散邪也。主郁气痰核等证,虽辛散苦泄,开结散郁也,催生下乳,又其泄降之余义。至于治疸、治疡、清喉咽,主吐衄、疗痰嗽、通二便,种种功力,无非清热泄降四中,足以赅之,要之皆象贝之功用,而市肆通行之川贝,淡泊异常,断不足以语此。 2.《本草正》:大治肺痈肺萎,咳喘,吐血,衄血,最降痰气,善开郁结,止疼痛,消胀满,清肝火,阴耳目,除时气烦热,黄疸淋闭,便血溺血;解热毒,杀诸虫及疗喉痹,瘰疬,乳痈发背,一切痈疡肿毒,湿热恶疮,痔漏,金疮出血,火疮疼痛,较之川贝母,清降之功,不啻数倍。 3.《本草从新》:去时感风痰。 4.《纲目拾遗》:解毒利痰,开宣肺气,凡肺家突风火有痰者宜此。 5.《山东中草药手册》:清肺化痰,制酸,解毒。治感冒咳嗽,胃痛吐酸,痈毒肿痛。 选方: ①治感冒咳嗽:浙贝母、知母、桑叶、杏仁各三钱,紫苏二钱,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②治痈毒肿痛:浙贝母、连翘各三钱,金银花六钱,蒲公英八钱,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③治咽喉十八症:大黑枣每个去核,装入五倍子(去虫,研)一个、象贝(去心,研)一个。用泥裹,煨存性,共研极细末,加薄荷叶末少许,冰片少许,贮瓷瓶内。 临用吹患处,任其呕出痰涎。(《经验广集》吹喉散)④治对口:象贝母研末敷之。(《杨春涯经验方》) 栽培: 1.选地、整地 浙贝母对土壤要求较严,宜选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种植,土壤PH5~PH7较为适宜。忌连作,前茬以玉米、大豆作物为好。播种前,深翻细耕,每1000平方米施入农家肥3 000公斤作基肥,再配施150公斤饼肥和40公斤磷肥,耙匀,作成1.2米~1.5米的高畦,畦沟宽25厘米~30厘米,沟深20厘米~25厘米,并做到四周排水沟畅通。 2.繁殖方法 主要用鲜茎繁殖,也可用种子繁殖,但因生长年限长,结实率低,生产上较少采用。 (1)鳞茎繁殖:于9月中旬至10月上旬挖出自然越夏的种茎,选磷片抱合紧密、芽头饱满、无病虫害者,按大小分级分别栽种。种植密度和深度视种茎大小而定,一般株距15厘米~20厘米,行距20厘米。开浅沟条播,沟深6厘米~8厘米,沟底要平,覆土5厘米~6厘米。用种量因种茎大小而异,一般为每1000平方米用种茎500公斤~600公斤。 (2)种子繁殖:种子繁殖可提高繁殖系数,但从种子育苗到形成商品需5~6年时间。用当年采收的种子于9月中旬至10月中旬播种,如近期播种则将大大降低出苗率。条播,行距6厘米左右,然后将种子均匀撒在灰土上,薄覆细土,畦面用秸秆覆盖,保持土壤湿润。每1000平方米用种子10公斤~15公斤。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