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释义

1.图书信息

书 名: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作 者:李婷婷

出版社: 哈尔滨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2-1

ISBN: 9787807538264

开本: 16开

定价: 28.00元

内容简介

很多人都已经发觉经济学知识的匮乏给自己的工作甚至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不利。然而,问题是,不是人们不想学习经济学,而是没有适合的学习经济学的方式和方法。这本书便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本书是一部通俗易懂的经济学基础知识和分析方法读本。全书以生动的叙述方式,从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出发,深入浅出地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系统的分析说明,使读者无论是在学习经济学的相关课程上还是在实际生活工作中,都能结合身边的实际事物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加深对经济学基本原理的理解,并自觉运用到具体生活实践中去,逐步养成用经济学眼光观察和分析事物的好习惯。

本书语言幽默,轻松活泼,旨在告诉读者如何掌握经济学,进而用经济学来进行思考。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生活中最重要的问题多为概率问题

第二章 交易的目的在于最大程度地获利

第三章 选择与代价

第四章 成本就是代价

第五章 普通大众的消费能力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

第六章 获得最大优势的关键取决于个人行为

2.图书信息

书 名: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作 者:(美)(Arnold.R.A.)阿诺德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

ISBN: 9787115191199

开本: 16

定价: 27.00 元

内容简介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是一本通俗易懂的经济学基础知识和分析方法的普及手册。

全书以讲解故事的方式,从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出发,深入浅出地将经济学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系统的分析说明,使读者无论是在学习经济学课程时,还是在实际生活工作中,都能结合身边的实际事物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加深对经济学基本原理的理解,并自觉运用到具体生活实践中去,逐步养成用经济学眼光观察和分析事物的好习惯。

全书共24章 ,首先从“商品”概念着手,分别介绍了“机会成本”、“边际收益”、“均衡”、“买方市场”、“卖方市场”、“资源稀缺”、“市场机制”等基本概念,以及各种比率和理论模型,涉及经济学的各个基本方面。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语言幽默,轻松活泼,适合所有对经济问题感兴趣的读者。

作者简介

罗格·阿诺德,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圣马科斯分校经济学教授,著述甚丰,撰写了大量学术论文、教科书和报刊评论。教授的主要课程有“经济学原理”、“社会、政治领域经济学方法研究”、“货币银行学”、“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等。其撰写的两本经济学教科书《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曾一版再版(目前已出版到第6版),具有广泛的影响。目前,阿诺德教授和妻子希拉及两个儿子共同生活在美国加州的卡尔斯巴德市。

编辑推荐

迅速有效掌握经济学家精髓的敲门砖,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倾力推荐。

为什么要学经济学?对于从事资源配置的人,特别是政府官员,不仅包括财经、工业、交通、贸易、农业等部门的,而且包括从事法律、教育、人口等工作的,经济学都是必修课。对于一般百姓,懂得市场的运作能够维持生计也就够了,不一定要懂得经济学。但是,如果你想了解社会,发现表面现象背后的复杂规律,进而理解人生,就要懂得经济学。这本《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就是告诉大家如何掌握经济学,进而会用经济学来思考的一本好书。

目录

第1章 好东西,多多益善吗

第2章 凡事都应适可而止

第3章 “理论”是用来说明“问题”的

第4章 在变与不变之间

第5章 为什么预测比解释更难

第6章 你真的愿为他买单吗

第7章 人家的月亮比我的圆吗

第8章 人为什么会撒谎

第9章 交易有成本,事态难预料

第10章 经济学家对差异作何解释

第11章 好事自然来

第12章 博弈有输赢,自由增福利

第13章 生活就像大市场

第14章 男人,女人,都是理性人

第15章 配给难,市场易

第16章 与经济学家漫游稀缺世界

第17章 不要简单化,切忌想当然

第18章 时空移,市场变否

第19章 馈赠、交换及其他

第20章 路有钞票,故事未了

第21章 学会用“比率”观察生活

第22章 仅有直觉是不够的

第23章 很多“坏事”其实是我们自找的

第24章 你好,我好,是否大家都好

译后记

……

文摘

第1章 好东西,多多益善吗

在经济学中,商品有“好东西”(goods)与“坏东西”(bads)之分。一件“好东西,,是指任何一件能给人们带来效用或满足的东西,诸如食物、衣服、书籍、娱乐、汽车等。相反,一件“坏东西”,就是指任何一件对人无用或令人不满的事物,诸如污染、流感和麻疹等“坏东西”,乃至单位里令你讨厌的“人”。

你也许听过这样一句谚语:“好东西总嫌太少”。请注意:日常生活中习惯讲“好东西”(goodtWng),在经济学术语中,只抽取了“好”(good,在英文中与“商品”同字),而不管它究竟是什么“东西”(thing)。你赞同这句谚语的观点吗?如果你表示认同,那说明你与经济学家还相差得很远。为了帮助你理解经济学家的观点,我们就拿“健康”这个“好东西”来说事儿。我们大多数人认可“健康”是个好东西吧,但为什么人们又在日常生活中自觉不自觉地干些有损健康的事情呢?为什么健康的身体时常遭受损害而很难保持呢?他们做的与说的为什么不是一回事儿呢?

一位女士,每天吃大量高脂肪食物,却懒得去健身锻炼,还要抽十支香烟,她可能会说:“瞧!我是健康的。”显然,如果她少吃些高脂食品,多参加健身运动,并且能把烟戒掉的话,她的健康状况肯定会更好。在此基础上,她还可以再进一步,继续改善健康状况,直到一点也不吃高脂食品、恰到好处地健身锻炼。可以肯定,大多数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或多或少地做出努力,以改善自己的健康状况。

.但是,一个客观事实是: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没有谁能够“苛求”自己将身体保持在“最佳健康”的极致状态,因为保持“最佳”状态也是需要成本、时间和精力的,这种行为在实际操作层面往往会失去“经济”上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因而很难做到。尤其是,你必须为此放弃一些其他“好东西”(消费品),比如可口的黄油汉堡带来的美滋滋感受。事实上,你可能会选择稍少一点的健康而换来一个美味的奶油汉堡,而不是更多一些健康但却没有汉堡的美味享受。如果确实是这样,那么你的选择行为就已经清楚地告诉我们:好东西并不是多多益善!“好东西”对我们来说确实存在一个是否“太多”的问题,或者,至少存在一件对我们来说是“太多了”(过量了)的好东西。而这正是经济学家所要讲的话。

1.1一件“好商品"的价格

关于学业成绩,你自然是倾向越高越好,你宁愿得A而不是C,能得A当然不愿得B。对于所有的学生而言,高分数都是一件“好东西”。但是高分不会白白给你,你得“好好……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12:1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