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享利·谢利曼
释义

享利·谢利曼(1822.1.6—1890.12.26),德国人,从小读《荷马史诗》入了谜,以至想信史诗所描写的那些故事在历史上存在过。据说他在8岁时,就打算长大后要找到史诗描写的那些城和人。10岁时向他父亲提交了一篇关于特洛伊战争的论文。但这位穷牧师小孩的童年道路极不通顺。他14岁时被迫辍学,为谋生不得不到一家食品店去当学徒,艰辛的学徒生涯一直持续了五年半。19岁时,他又到船上当杂役,结果因沉船事故,他差点丢掉性命,被海浪冲到荷兰的谢利曼,找到一份在企业办公室干杂役的工作,尽管生活艰辛,冬天的陋室连火炉都没有,但自强不息的谢利曼坚持自学外语,并很快表现出他在语言学方面的惊人天赋,这位自学成材的典型在22岁时已掌握了六种语言,24岁时,他在无像样的教材和工具书的情况下开始学俄语,结果仅用了六个星期的时间,学会能用流利的俄语同俄国商人交谈商务了。33岁时,他已掌握了15种外语,其中包括难度很大的古希腊语和拉丁语。这无疑为他的经商提供了便利条件。25岁时他在俄国第一次创办自已的商行,并到过美国、印度、日本、中国。以后他就发展成为百万富翁,他念念不忘童年的理想,36岁时宣布退出商界,用他积聚的巨资,固执地开始了他的考古发掘工作。

1868年,谢利曼开始做考古发掘的准备工作。1870年,他得到土耳其政府买地的允许。1871年10月,他雇用80名工人,正式开始了他的发掘工作。

因时代久远,遗址又埋藏在地下,连土耳其人也说不准传说的特洛伊在哪里?一些老人把一个离海13公里的周围有很多陡峭悬崖的乡村视为奥古斯都重建的特洛伊遗址。但谢利曼相信《荷马史诗》的每一句话。既然史诗说阿加米农联军的大本营距特洛伊城墙不太远,士兵从营地到城墙下一天可往返几次,联军在营地可听到城内的长笛声,那么,该城一定临海。谢利曼将地形反复与史诗对照,确定希莎雷克山丘应是城市所在地。考古工作于是在这里开始了。

最初,在荒无人烟的地下发掘出大量武器和陶器,谢利曼认为这是城市存在过的有力证据,于是他像剥洋葱头一样,把整座山头一层层剥下去,这种寸土难移的工作显然费时费力。但谢利曼充满信心,他每天早早的从晚上能结冰的茅屋出发,愉快地上山进行考古发掘。1873年6月15日,谢利曼在一处残垣断壁的底层冒险发掘时,听到了金属器碰撞声,他预感到奇迹就要出现,于是借口自己过生日,给80名工人放了假。

工人走后,谢利曼在他的希腊籍妻子索菲娅的帮助下,冒着塌方的危险把埋藏在地下几千年的宝物一一挖出来了,这些宝物出土后,依然金光闪闪,灿然若新。有金王冠、金手镯、金项链、金耳环、金瓶等共8千多件稀世珍宝,这是一个极其富有的宝藏,命运终于没有辜负这位《荷马史诗》的狂信者。

但专家们最初对他的发掘成果不予理睬,认为这是商人惯用的伪骗伎俩。因为谢利曼不是考古学家,这方面的科班训练甚至一天也没有参加。但当一些考古学家到了特洛伊后,又挖出好几座城市,这样,问题就不是特洛伊城是否存在过,而是所发现的9座城市中,到底哪个是史诗描写的特洛伊城?特洛伊国王普里安老王的宝藏找到了,文学虚构的故事变成了历史。消息传出,整个知识界轰动了,谢利曼的名字很快传遍了全世界。

谢利曼童年的理想已不再是固执的空想了,特洛伊的成就激起了他更大的兴趣,他认为,既然特洛伊城找到了,那么,有城就应该有史诗中描写的攻城的人。于是,谢利曼又来到希腊,寻找希腊联军主帅阿加米农。1876年,他开始了寻找工作,这位雄心勃勃的史诗狂信者,一手拿着史诗,一手拿着古希腊地理学家波桑尼阿的《希腊纪事》一书,首先来到史诗描写的独眼巨人垒成的狮子门,谢利曼选好地址,又开始了艰辛的发掘工作。最初是63个工人,后又增加到125个工人和四辆马车,1876年11月,他又获得了轰动世界的发现。他发掘出5个坑墓,多是金制品,其中第一座坑墓里的三具骷髅,每具都有五顶纯金冠,另一座坑墓的三具女尸,有701片厚金叶及许多其它金制品,这与史诗所说的“多金的迈锡尼”完全吻合。黄金面具形态各异,好像是按死者生前的实际面貌打制出来的。这显然是专供帝王之用,以保护死者不受邪魔侵犯的陪葬物。这些在地下埋藏了几千年的稀世之宝,依然金光灿烂。谢利曼得意地说:“全世界所有博物馆保存的东西加在一起还不到它的五分之一。”他甚至深信其中的一个骷髅就是阿加米农的遗体,因为死者体格魁梧,墓中又武器丰富。

考古学家们不甘落后,立即赶来发掘,结果于1877年发掘出规模更宏大的坟墓,这使谢利曼也承认,他发掘的那些坟墓不是阿加米农陵墓,新发掘的豪华陵墓才配得上伟大的迈锡尼王。

现在,既然有了主帅,就应该有奥德赛等人的所在地,于是,谢利曼又在希腊大陆的其它地方进行发掘。1884年,他又发掘出梯林斯城,此城也是用独眼巨人式的巨石垒成的,巨石平均厚度达7.5米,墙壁厚度达15米,高度达30多米,这是标准的帝王宫殿,其中出土的文物与史诗描述的最伟大的城市克里特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永不知足的谢利曼又决定向克里特进军了!

1889年,向克里特进军的谢利曼已是年迈体衰的老人了,但他壮心不己,他说:“我愿在即将结束毕生的事业之际最后做一件大事,到克里特去,挖掘诺索斯的古代王宫。我相信我在三年以前已经发现了这座宫殿。”遗憾的是,谢利曼在克里特的工作进展并不顺利,先是总督反对,好不容易说服总督后,又遭到土地业主的反对,而要购买这块土地则索价高达10万法郎。经过讨价还价,最后以4万法郎成交。可是当他实地考察时,发现地界内的树与原合同不符,少了1612棵橄榄树,他一怒之下撤消了协议。为了考古壮志,一向不惜挥金如土的他,这次为了区区1612棵树坐矢良机,这无疑是他毕生的缺憾,但他那种野蛮的考古发掘方式对考古学界来说显然是一件好事。

1890年12月26日,谢利曼病逝于意大利,当遗体运到希腊雅典时,国王、王储和大臣、各国使节、希腊所有科学机构负责人都到灵前致哀,灵堂上放着一尊荷马胸像,以纪念这位考古奇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6: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