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乡村可持续发展目标与方向
释义

《乡村可持续发展目标与方向》从乡村发展的压力和危机入手,分别从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方向及其措施。书中具体收录了:乡村人口的挑战、乡村资源的挑战等内容。

版权信息

书 名: 乡村可持续发展目标与方向(中国乡村发展系列丛书)

作 者:赵媛

出版社: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

ISBN: 9787811016727

开本: 16

定价: 16.00 元

内容简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快速的城市化进程,这是牵涉城乡经济、社会以及空间、生活方式等一系列的深刻转变过程,这种转变是中国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过程中必然的选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发展规律,三十年来的快速城市化给中国的城市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就显著。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提到:我国的中心城市从景观上看,高楼大厦耸立、绿地广场气派非凡,城市面貌大为改观,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也毫不逊色。但是反观农村,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广大农村,则是另一幅图景——住房跟几十年前相差无几,村庄内部脏乱差问题严重;农村人口因向城市转移(特别是知识阶层、青壮年劳力)而发生数量减少、结构变化等问题,农村建设由于资金短缺而趋于停滞,农村土地资源受到城市化的蚕食而逐步退缩,农村环境因城市化的扩散而趋于恶化,农村文化受城市化的冲击而面临特色的危机。因此,城市化从不同的视野来看,会促发不同的思考,城市化给农村带来的既有喜悦,又有困惑和代价。

目录

第一章乡村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一节乡村发展的巨大成就

第二节乡村发展的压力与挑战

第三节乡村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二章乡村人口的挑战

第一节人口数量的挑战

第二节人口结构的挑战

第三节人口转移的挑战

第三章乡村可持续发展的焦点

第一节人口容量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乡村人口问题的经济学处方

第三节乡村人口问题的人文学处方

第四章乡村资源的挑战

第一节土地资源急剧下降

第二节生物多样性损失严重

第三节能源消费的低质与浪费

第五章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第一节从掠夺到保护:发展观的转变

第二节从粗放到集约:增长方式的转变

第三节从单程到循环:发展模式的转变

第六章乡村环境的挑战

第一节现代化农业生产与环境问题

第二节农村工业化与环境问题

第三节农村城镇化与农村环境

第七章乡村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第一节生态农业:经济与生态发展的“双赢”

第二节农业产业化:农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第三节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第八章乡村的明天更美好

第一节鄂尔多斯模式:人口与经济、生态的协调发展

第二节昔日荒沼变绿洲:以生态建设促经济发展

第三节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昆山环保优先的实践

……

文摘

(二)人口性别比失衡带来的问题

1,使婚姻家庭关系的维系面临挑战

出生性别比持续偏高的直接后果和人口问题就是男性人口相对于女性人口的“过剩”,对婚姻市场形成挤压,影响婚姻家庭关系的稳定,并有可能成为危及人口安全和不利于社会稳定的潜在因素。当社会有一大批适婚人口游离于正常婚姻家庭生活之外时,这对于一夫一妻制的传统家庭来说,是一股外来的冲击力,其结果是破坏传统家庭的稳定,导致离婚率的上升和残损家庭增多。同时男性富余人口的堆积增大了妇女受伤害的概率。

2,“婚姻贫困”使贫困地区的社会发展面临挑战

婚姻迁移的经济推力和拉力,使贫困农村和偏远地区的男性婚龄人群必然会成为择偶中的“弱势群体”,从而形成一种新的贫困形式——“婚姻贫困”,这将对贫困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强大的制约作用。另一方面,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对于因为婚姻剥夺而产生的婚配网难成年男性人口,他们在丧失婚姻的同时也丧失了家庭,在以家庭赡养为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主要形式的条件下,终身未婚者的养老将面临缺乏养老主体的家庭问题,这无疑会增加我国社会保障问题的复杂性。

3,人口再生产能力的降低使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由出生性别比偏高所导致的男女数量失衡会给人口再生产带来严重障碍,造成人口严重萎缩。人口再生产是通过夫妻双方组建家庭来实现的。出生性别比偏高会使女性人口在社会总人口中比例萎缩,减少家庭的数目,导致人口再生产能力的降低。人口萎缩的后果不容低估,它不仅影响到我国人口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而且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到我国人口安全、民族繁荣和社会稳定。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8:4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