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安格拉·默克尔
释义

安格拉·默克尔(Angela Dorothea Merkel)德国女政治家,1998年至2000年任基督教民主联盟总书记,2000年4月起任基民盟主席,2002年9月至2005年11月任由基民盟和基社盟组成的联盟党议会党团主席,2005年11月任联盟党和社民党大联合政府总理,成为德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理。 在2009年9月的大选中成功连任。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邀请,安格拉·默克尔于2012年2月2日上午抵达北京,开始对中国进行为期三天的正式访问。这是默克尔就任德国总理以来第五次访问中国。

中文名:安格拉·默克尔

外文名:Angela Merkel

国籍:德国

出生地:汉堡市

出生日期:1954年7月17

职业:德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总理

毕业院校:民主德国科学院

简介

一位来自德国东部的女博士(物理学),在德国统一后迅速“崛起”,在短短的15年中,一举成为德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总理。1973年至1978年在原民主德国莱比锡大学攻读物理学,1978年至1990年在原民主德国科学院物理化学中心研究所工作,1986年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

1989年11月默克尔加入原民主德国“民主觉醒”组织;1990年出任原民主德国最后一届政府的副发言人,同年8月加入德国基民盟,并在德国重新统一后当选联邦议员;1991年至1998年任基民盟副主席;1991年至1994年任联邦妇女和青年部部长;1994年至1998年任联邦环境、自然保护和反应堆安全部部长。默克尔1997年8月曾作为联邦环境、自然保护和反应堆安全部部长访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于2006年5月21日至23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生涯

从校园里的“灰老鼠”到“科尔的小女孩”,从“德国铁娘子”到未来的总理,她的政治魅力在哪里?当有人问她当初为何能吸引科尔的目光时,她回答:“我来自东边(东德),是个女人,年纪又轻,我代表了党内三种少数群体。”

家庭

她的父亲叫霍斯特·卡斯纳,是一位新教牧师,母亲则从事教育工作, 教授拉丁文和英语。默克尔一岁时,他们一家移居迁往勃兰登堡(Brandburg)的坦布林(Templin)。默克尔的少年时光是在那里渡过的。威严的父亲自默克尔很小的时候起就向她灌输了一种观念:必须永远比同龄人更出色。后来,这个信条便成了默克尔毕生的座右铭。在学校里,她并不很显眼,在高中同学们的印象里,默克尔从未有过男友,属于“没被吻过的一族”。她的同学回忆说,默克尔当年生活十分简朴,衣着的色彩总是很浅淡,以致曾有同学讥笑她是“灰老鼠”。

教育

默克尔的确是一名出色的学生。每天早晨,即使是在等车上学时,她也要抓紧时间学习。她的学习成绩相当棒,尤其是俄语和数学。 1973 年她以平均成绩最优中学毕业(德国学校里学习成绩分为1,2,3,4,5,6个档次,她取得了1级)。

在1973 年默克尔为了学习物理学而迁居莱比锡,就读于原卡尔马克思大学,也就是今天的莱比锡大学,1978年毕业后又来到柏林,在原民主德国科学院物理化学中心研究所从事理论的研究工作。 研究所当时共有650人,其中约350是科学家。默克尔在量子化学方面经过数年的工作,在1986年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

婚姻

默克尔经历了第一次婚姻的失败,1982 年正式与其前夫乌尔里希·默克尔(Ulrich Merkel))离婚。1984她结识了所里的化学家约阿希姆·绍尔(Joachim Sauer),并1998年两人正式结为连理。约阿希姆·绍尔是柏林洪堡大学(Humboldt-Universität zu Berlin)的物理化学教授, 是多个机构成员并曾获多项奖彰。

政坛

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倒塌”了。这一重要事件改变了默克尔的人

生,她积极投身于政治活动,参加了东德的“民主崛起”组织,尔后又进入了东德时期的最后一届政府,成为德·梅齐埃总理的副发言人。

1990年,默克尔所在的“民主崛起”与基民盟在东德地区的组织合并,默克尔随之成为基民盟党员。从此,她开始了在德国政坛上的“撑杆跳”。1991年,默克尔在科尔政府内担任了妇女与青少年部部长;同年成为了基民盟历史上第一位女副主席;1994年,默克尔担任联邦环境部长;1998年起,默克尔又担起全德基民盟总书记的重任;2000年,这位来自东德、仅有十年党龄的女政治家竟以95%的高票当选为基民盟主席,成为这个历来由男人主导、思想比较保守的党派的第一位女党魁。

蜕变

“科尔的小女孩”

了解默克尔过去的人都说,学生时代的安格拉虽然学习成绩不错,但在能力和才智方面并未显出过人之处。因此,有不少人认为,默克尔能在十几年间从一个缺少经验的“初学者”迅速成为德国基民盟的掌门人,除了特定时代提供了机遇外,最重要的是受到了其“政治教父”科尔的庇护和提携。

1990年底,在两德统一后的第一次大选中,默克尔成功地获得了斯特拉尔松-吕根-格里门选区的直选席位,成为联邦议员。不久,又被科尔纳入内阁,在德国政坛中崭露头角。

初入仕途的默克尔给人的印象是矜持和不苟言笑,有时甚至显得有些拘谨和腼腆。然而在科尔的关照下,默克尔很快地成长起来,在基民盟内平步青云。因此,有人把她称为“科尔的小女孩”。

“德国铁娘子”

1998年,联盟党在大选中失利后,朔伊布勒接替科尔成为了基民盟主席,默克尔被任命为该党的总书记。1999年底,基民盟在科尔时期收受政党捐款的“黑金案”被揭露,全德震惊。不久之后,基民盟党主席朔伊布勒因为脱不开干系而宣布不再竞选党主席一职。于是在2000年4月的埃森党代会上,默克尔当选为基民盟主席,终于登上了基民盟的权力顶峰。

默克尔接过基民盟大印之初,许多人对她并不看好。认为她不过是一个靠他人提携而走上权力巅峰的“政治花瓶”,或者是一个临时收拾“烂摊子”的过渡人物。特别是党内那些野心勃勃的新生代政治家,私下里都在打着取而代之的如意算盘。然而,默克尔却变得越来越老练,牢牢抓住了党主席的权柄。

在基民盟收受非法献金的问题上,默克尔能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她既能带头与科尔划清界线,又能在日后成功地化解与恩师的矛盾。在不长的政治生涯中,她懂得了如何屈伸,如何在危难中咬紧牙关,排除异己。

基民盟原是西德地区的保守党,该党历来都是“男人的天下”。但如今,基民盟被掌控在一个来自东德的女人手里,着实出呼意料。去年3月,她力排众议,扶持克勒成为联邦总统。德国媒体说,这真是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于是,默克尔得到了“德国铁娘子”的名号。

“我愿为德国效力”

三年多来,默克尔使出浑身解数,小心翼翼地应付着来自各方的攻击,使她在党内的地位大大得到了加强。不过,面对全德的民众,默克尔还缺少政治领袖的魅力,这几乎成为她参选的最大障碍。去年底,德国Forsa民调所的调查显示,尽管社民党让大部分国民失望,但施罗德个人的受欢迎程度仍远远领先于默克尔。特别是在行政领导能力与人格魅力方面,施罗德都更胜一筹。

但是,默克尔毕竟是默克尔。她以简约、坚定和实干的作风逐渐赢得了党内的多数支持。她提出的口号:“我愿为德国效力”显得真诚而响亮,博得了许多人的好感。尽管在激烈的选战期间,默克尔和联盟党犯了一些失误,使该党在大选的最后关头失去了不少选票,遇到了巨大的压力,但默克尔毕竟站稳了脚跟,最终以微弱的优势战胜了社民党。

一部分人的看法是,默克尔之所以成功正是得益于她的“不知名”,其制胜的法宝就是“常常被对手所低估”。不过,更多的人认为,默克尔的身上一定具有一个成熟政治家的品质,即超越常人的政治智慧和领导手腕。

反对党领导人

1998年科尔政府在选举中失利时,默克尔任基民盟秘书长。政党金融丑闻危及基民盟很多领导的形象,首当其冲的是科尔本人,然后是主席沃尔夫冈·朔伊布勒。默克尔公开声明与科尔等人划清界限并代替朔伊布勒成为基民盟第一位女性领导人。默克尔当选在很多方面都是让人十分惊讶:基民盟是一个有深厚天主教渊源的政党,面向西方,保守,男人控制一切。很多人拿默克尔与前英国首相玛格利特·希尔达·撒切尔(两个人都是政治女强人,还都曾经是科学家)比较,把她叫做(多数是非德国媒体)“铁姑娘”。有时新闻媒体还用“Angie”称呼她。

除了基民盟主席职务外,2002年起她还是联邦议会中保守派的象征。

2003年春天,默克尔不顾全国反对,公开赞成伊拉克战争,并声称这是“不可避免”的。格哈特·施罗德把2002年选举胜利归功于对美国霸权和“军事冒险”强硬态度。

2005年5月30日她赢得了CDU/CSU提名,在2005年9月18日举行的联邦选举中与总理格哈特·施罗德(SPD)角逐下一届总理。10月10日,大选中几乎打成平手的基民盟与德国社民党在长时间的联合组阁谈判中取得共识,确认由默克尔出任联邦总理。2005年11月22日成为德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总理。

政治定位

军事冲突

在伊拉克战争中,默克尔表示她同情美国的伊拉克政策。在面对军事冲突方面,她表示必须非常理性地看待这个问题,比如当北约组织参与科索夫战争时,并且她藉以比较德国历史发展的过程,她说:“回头看看过去的历史,自由才是我们致力追求的善举,并且我们不惜一切要做的是,避免战争再度来临....回头看看过去的历史,误解、激进的法西斯主义所带来的只有灾难,运用暴力的结果,带来的只有更大的不幸—这个结果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我们要尽力避免这种恶行。...在科索夫战争中,也要尽量避免暴力‘意愿同盟’(coalition of the willing,2003年美国进军伊拉克结合的同盟)所带来的巨大灾祸。”

土耳其政策

在2005年竞选时,默克尔就公开她的看法(在拜访伊斯坦布尔时她也有表示),土耳其其实无法被欧盟接受成为成员国。换句话说,她偏好的是“特殊的伙伴关系”(privilegierte Partnerschaft)。当她就任总理并进入欧盟后,她对这个问题就相当棘手。之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在2008年2月参访德国时警告在德的土耳其人有被同化的问题,而非简单的整合而已。

中东政策

默克尔一直至今都对德国参与联合国在南黎巴嫩解放运动的冲突事件,抱持保留态度。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在接受南德日报访问时,对德军参战的辩护是:“我已经告知默克尔总理,我们跟德军在南黎巴嫩一点问题都没有。”现在德国是世界上对以色列最为友善的国家。

在2008年3月18日,默克尔在Knesset前发表演说,并以希伯来语开场。她强调德国对以色列的历史责任;确保犹太人的国家安全,毫无疑问是德国的责任。默克尔在过去一段时内,是第一个造访当地的国外首领,并且也是第一个在Knesset前发表演说的首领。

经济与社会政策

默克尔在2000年底就试图规划“新社会市场经济”(Neuen Sozialen Marktwirtschaft)。这个计划就是要提供一个社会市场经济的稳定概念。在1999年格哈特·施罗德内阁中就已经出现这样的概念。而到2001年8月27日在当时CDU委员会里面,默克尔主席拟定了这个讨论方案,并在该年12月的联邦议会日时,基民盟在德累斯顿宣示这份计划,并且成为基民盟施政计划的一环。

家庭政策

作为女性与年轻人的联邦首相,出身自民主德国的默克尔相当在意女性就业率、生育率等问题。在民主德国与西德之间,存在着不同阻碍生育的法律状况,这也是后来她进行法律统一改革的原因。她政策要点之一就是在性别平权法(Gleichberechtigungsgesetz (1993/94))内强化女性就业条件。同时关于儿童与青年协助法(Kinder- und Jugendhilfegeset)的修订,也让3岁以上的儿童可以享有幼稚园的法律保障,这是她最大的成果。

环境政策

1995年4月时,默克尔在柏林任联合国气候委员会的第一届环境部长。在这段期间内,她致力于减少国际温室效应。1997年在京都议定书签署之后,默克尔就开始投入减碳工作。默克尔是一个关注核心能源运用的支持者,比如如何从关键资源中获得电力。在她的领导下,致力于减少核废料。1998年5月,在德法边界出现违法处理核废料事件,默克尔也因出现监督不当,受到反对党批评而辞职。然而她证明了自己的对核能经济的能力与责任感。1997年的官方宣告里面,也看的到每年要持续针对特殊能源增税,比如石油、天然气与电力(生态税)。

中国情缘

默克尔访问中国

不管媒体怎么批评她,但是默克尔的人格魅力却无可阻挡。也许很多大腹便便的中国官员该惭愧。

2007年8月29日,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结束了在南京的访问,虽然只是短暂的一天,她的低调、朴素、谦和、平易近人,以及对中国文化的喜爱,给接待她的工作人员留下了深刻印象。

虽是一国领导人,但默克尔在南京却处处像一个普通客人。除了入住索菲特银河大酒店的普通套房外,昨天早餐时,酒店本来准备了两套方案,房内用餐或是在只为贵宾服务的46楼行政楼层索菲特会所用餐,但默克尔总理坚持和一般住店客人一样去7楼锦绣西餐厅,而且不进VIP包间,和随行的德国工作人员一道在大厅吃自助早餐。

吃早饭时,她也谢绝了工作人员的服务,坚持自己到自助餐台取食物,并自己动手切法式长棍面包。此时,发生了一件令工作人员感动的小插曲。默克尔总理在拿食物时,一不小心把麦片面包掉在地上,她不让赶过来的餐饮经理帮忙,而是自己将面包捡起,放回了自己的盘中。默克尔总理的早餐很简单,煎鸡蛋卷、奶酪饼、西瓜、面包,也包括掉到地上的那两片麦片面包。

28日晚10点多钟,在看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演出之后,按照既定行程,默克尔总理应回酒店出席一个小型鸡尾酒会,但因久闻南京明城墙的大名,她主动提出,想去城墙看一看,并如愿以偿地来到了台城。虽然由于天公不作美,下起大雨,未能尽兴游览,她仍走下车,和明城墙有了“零距离”的接触。

酒店赠送给默克尔总理的礼物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月饼和茶叶,包括燕窝白莲蓉、鲍汁海鲜、燕麦杂粮等品种的一盒月饼以及龙井、乌龙和碧螺春各一罐,请她带回去慢慢品尝。收到礼物,默克尔总理还饶有兴致地打开细看。

反华黑手

默克尔积极推行美国的价值观外交,并在基督教联盟党提出的“新亚洲战略”中声称,中国给大西洋两岸的民主体制带来挑战,德国必须和中国保持一定的距离,两国是“强烈竞争关系”,德国要增强与印度、日本、澳洲等民主国家的关系。2007年底,因为在德国总理府接见达赖喇嘛,赢得了许多德国国内的选民,但却使中德关系走入了低谷;2008年,默克尔曾参与抵制北京奥运会活动。这种行为被德国副总理兼外长施泰因迈尔批评为“橱窗外交”。

2010年中德联合公报

中德发布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公报,德方首次高调提出“将积极支持欧盟尽快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2010年7月16日,站在西门子和上海电气两位老总身后见证双方签约仪式的德国总理默克尔一脸喜气。此项西门子有关蒸汽轮机和燃气轮机的意向协议涉及35亿美元,是默克尔自15日开始访华行程中所签协议中份额最大的一份。

在当前欧盟内部财政危机此起彼伏、经济不景气的境况下,默克尔务实地将注意力投向新兴市场,中德关系再次回到以经贸为主线的语境之中。

44亿美元大单

默克尔此次访华动用了三架飞机,将半数内阁成员和德国顶尖企业的“当家人”都一口气拉到中国,这其中包括大众汽车总裁文德恩、空客总裁恩德斯、巴斯夫总裁贺斌杰、西门子总裁罗旭德、麦德龙总裁考德斯、亿昂总裁蒂森等。

默克尔此行也是满载而归:两国政府和企业共签署总额在44亿美元左右的大单。

其中,西门子成为此行最大赢家——西门子股份有限公司与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涉及35亿美元的协议。

《第一财经日报》从西门子方面获悉,西门子与上海电气签署意向性协议,双方计划在华建立一家服务性合资企业,以更好地服务于迅猛发展的中国蒸汽轮机和燃气轮机市场。

根据这一协议,西门子与上海电气计划建立的合资企业将为蒸汽轮机及燃气轮机市场提供综合服务。

“这一合资企业的建立进一步印证了我们对于中国能源市场可持续发展的承诺。”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程美玮表示。

不仅如此,中德两国总理还于17日一同视察了位于西安的西门子信号有限公司。这是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两个月以来第二次视察西门子在华的生产和研发基地。

默克尔在参观中表示:“这家工厂以事实表明,我们两国间长期持久的合作关系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拥有充满前景的未来。”西门子股份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罗旭德在向两国总理介绍情况时表示,“中国城市对可持续基础设施发展的需求,将为像西门子这样有着长期的创新传统、与中国有着悠久的合作历史的德国企业提供更多的商机。”

除此之外,戴姆勒股份公司及戴姆勒东北亚投资有限公司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合资生产中重型载货汽车及发动机项目的合作文件,涉及金额63.5亿元人民币(约合9.37亿美元)。合资企业将选址北京怀柔,投产后预计年产10万辆整车和4.5 万台重型柴油发动机。

中德两国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还在16日签署了涵盖财政、环保、文化等领域的10项合作协议,其中包括两国政府间2009年度财政合作协议,两国有关部委签署的气候保护和电动交通工具合作的谅解备忘录,扩大中德环境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加强两国服务企业合作的联合声明,共同支持建立中德生态园的谅解备忘录,开展出口信贷机构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加强经济技术合作的联合意向声明等。

支持欧盟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自2005年11月任联盟党和社民党大联合政府总理,成为德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理以来,默克尔四次访华。

本次于7月15日至18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期间,默克尔得到了中方的高规格接待,不仅受到了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以及国家副主席习近平的会见,还在两天内同温家宝分别在北京和西安进行了会见。

16日,温家宝在人民大会堂与默克尔举行会谈时表示,“中国政府将继续采取措施,进一步开放市场,优化贸易、投资环境。中方欢迎德方扩大大型成套机电设备对华出口,并将对华投资向高端制造业转移,更多参与西部大开发。”

默克尔则表示,欧盟从战略高度重视加强对华合作,德国坚定致力于推动欧中关系发展,认为欧盟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应早日得到公正解决,德方愿朝此方向积极努力。感谢中方支持欧盟一体化,帮助欧盟克服困难,希望中国对欧元有信心。

与此同时,中德双方还发布了外交礼仪中级别甚高的公报——《中德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公报》。

在上述《公报》中,对经济领域的合作展望成为重中之重,其中,中方表明“支持欧盟稳定经济和金融的举措,重视德国在这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坚信欧元区国家将克服困难,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德方则首次高调提出“将积极支持欧盟尽快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中国将与欧盟就此继续对话”。此前,除法国之外,欧盟其他国家对敦促欧盟尽快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一事态度模糊。

中方强调,欧洲市场始终是中国最重要的投资市场之一。德方则称,尤为欢迎中国在德投资。双方欢迎继续扩大双向投资,加强出口融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中德双方还决定,“建立能源和环境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将支持在中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合作建设中德生态园区,从气候保护和能效角度加强建筑行业合作。

个人作品

毕业论文

Untersuchung des Mechanismus von Zerfallsreaktionen mit einfachem Bindungsbruch und Berechnung ihrer Geschwindigkeitskonstanten auf der Grundlage quantenchemischer und statistischer Methoden.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der DDR, Berlin 1986

论文

* R. Der, A. Merkel, H.-J. Czerwon: On the influence of spatial correlations on the rate of chemical reactions in dense gases. I. Quantum statistical theory. In: Chemical Physics 1980, 53(3), S. 427-435.

* R. Der, R. Haberlandt, A. Merkel: On the influence of spatial correlations on the rate of chemical reactions in dense systems. II. Numerical results. In: Chemical Physics 1980, 53(3), S. 437-442.

* Angela Merkel, Ilka Böger, Hans Joachim Spangenberg, Lutz Zülicke: Berechnung von Hochdruck-Geschwindigkeitskonstanten für Zerfalls- und Rekombinationsreaktionen einfacher Kohlenwasserstoffmoleküle und -radikale. In: Zeitschrift für physikalische Chemie. 1982, 263 (3), S. 449–460.

* Angela Merkel, Lutz Zülicke: Berechnung von Geschwindigkeitskonstanten für den C-H-Bindungsbruch im Methylradikal. In: Zeitschrift für physikalische Chemie. 1985 266 (2), S. 353–361.

* H. Mix, J. Sauer, K. P. Schröder, A. Merkel: Theoretische Behandlung von Molekülschwingungen unter Berücksichtigung von Anharmonizitäten. Eine elementrare Einführung. Berlin, März 1987. Verlag: o. A. (Publikation des ZIPC)

* Angela Merkel, Lutz Zülicke: Nonempirical parameter estimate for the statistical adiabatic theory of unimolecular fragmentation carbon-hydrogen bond breaking in methyl. In: Molecular Physics. 1987, 60(6), S. 1379–1393.

* Angela Merkel, Zdenek Havlas, Rudolf Zahradnik: Evaluation of the rate constant for the SN2 reaction fluoromethane + hydride: methane + fluoride in the gas phase. In: Journal of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1988, 110(25), S. 8355–8359.

* Angela Merkel, Lutz Zuelicke: Theoretical approach to reactions of polyatomic molecules In: Journal of Quantum Chemistry. 1990, 36, S. 191–208.

* F. Schneider, A. Merkel: The lowest bound states of triplet (BH2)+ In: Chemical Physics Letters. 1989, 161, S. 527–531

政治和自传体文

* In unruhiger Zeit. Reden und Aufsätze aus drei Jahren deutscher Einheit. Parerga, Düsseldorf/Bonn 1994, ISBN 3-9803042-4-8

* Das vereinte Deutschland in der Europäischen Union, neue Chancen für Frauen und Jugendliche. Köllen, Bonn 1994, ISBN 3-88579-153-6

* mit Hartmut Grassl: Ist unser Klima noch zu retten? Konrad-Adenauer-Stiftung, Sankt Augustin 1995, ISBN 3-930163-86-1

* (Hrsg.): Wissenschaftliche Politikberatung für die Umwelt : Stationen, Leistungen, Anforderungen und Erfahrungen. Analytica, Berlin 1997, ISBN 3-929342-27-8

* Der Preis des Überlebens. Gedanken und Gespräche über zukünftige Aufgaben der Umweltpolitik. Deutsche Verlags-Anstalt, Stuttgart 1997, ISBN 3-4210-5113-5

* mit August Oetker & Hubert Peter Johann: Umwelt und Wirtschaft. Konrad-Adenauer-Stiftung, Sankt Augustin 1998, ISBN 3-931575-92-6

* (Hrsg.): Europa und die deutsche Einheit. Zehn Jahre Wiedervereinigung: Bilanz und Ausblick. Herder, Freiburg/Basel/Wien 2000, ISBN 3-451-20140-2

* Mein Weg. Angela Merkel im Gespräch mit Hugo Müller-Vogg. Hoffmann und Campe, Hamburg 2004, ISBN 3-455-09417-1; aktualisierte Ausgabe: Mein Weg. Ein Gespräch mit Hugo Müller-Vogg. ebd., 2005, ISBN 3-455-09538-0

文学作品

* Wolfgang Stock: Angela Merkel: eine politische Biographie. Neuauflage. München 2005, ISBN 3-7892-8168-9

* Jacqueline Boysen: Angela Merkel. 2. Auflage. Berlin 2005, ISBN 3-5483-6302-4

* Evelyn Roll: Das Mädchen und die Macht. Berlin 2001, ISBN 3-8713-4429-X

* Gerd Langguth: Angela Merkel. München 2005, ISBN 3-423-24485-2

*Angela Merkels zweierlei Welten, Rezension von Ralf Georg Reuth in der Welt am Sonntag, 19. Juni 2005

相关链接

Commons: Angela Merkel – Bilder, Videos und Audiodateien

Wikiquote Wikiquote: Angela Merkel – Zitate

* Offizielle Website von Angela Merkel

* Die Bundeskanzlerin – Website des Presse- und Informationsamtes der Bundesregierung

* Angela Merkel auf der Website des Deutschen Bundestags

* Angela Merkel auf der Website der CDU/CSU-Bundestagsfraktion

* Biografie von Angela Merkel auf der Website des LeMO (Deutsches Historisches Museum und Haus der Geschichte)

* Literatur von und über Angela Merkel im Katalog der Deutschen Nationalbibliothek

第五次访华

2012年2月2日,默克尔总理第五次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2日中午,应邀来访的德国总理默克尔在抵达中国后即展开首场正式活动——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发表演讲。在这一涉及中德关系、欧债危机等议题的演讲中,默克尔表示希望此访能进一步促进德中战略伙伴关系发展。 默克尔说,德中关系有三大标志:文化领域的合作、政府间磋商和经济关系。今年是两国建交四十周年,“中国文化年”活动日前也在德国启动,这为德国民众了解中国历史、文化提供了机遇,有助于双方间的对话。

她表示,尽管两国间对话、讨论会产生各种不同意见,但正是对话使双方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这是使两国关系开花结果的基础。

同时,默克尔表示,中德政府磋商自去年启动以来,取得了很多进展。下次政府磋商将在中国举办,双方可以在很多领域推进合作,如电动汽车国际标准、出口信贷方面。

经贸合作无疑是默克尔此访的重要议题,访华代表团中,不少成员为商界人士。默克尔称,这些成员对扩大同中国合作有着浓厚兴趣。德方愿在教育、科研、环保、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经济可持续发展、解决地区差异等领域同中国进一步加强合作。

她介绍,去年德中贸易额达1400亿欧元,创下了历史新高。德国是中国在欧盟最大的贸易伙伴;据外界预测,中国将成为德国在欧盟以外最大的出口市场。德中经贸关系充满了活力。

默克尔同时表达了加强两国在气候变化、水资源利用等全球问题上合作的意愿。

来华前不久,默克尔出席了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欧盟峰会,就欧债危机同其他成员国领导人进行了探讨。随着欧债危机不断发酵,默克尔此次中国之行中也不忘为欧元、为欧洲经济鼓振信心。

“我们相互之间要团结互助,共同保护统一货币,未来需要更多的经济政策的和谐与协调。今后欧洲将走得更近,德国将会做出巨大的努力。欧洲将在危机中成长。”默克尔说。

她表示,欧元区各国竞争力存在差异,并不是说欧元有危机,而是主权债务的危机。欧洲国家不应过度举债,同时应扩大增长和竞争力。

连日来,有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接连下调欧元区9国和欧元区临时救助机制——欧洲金融稳定工具的信用评级。对此,默克尔认为仅抱怨评级结果是不够的,但也要给欧洲一些时间,因为一些举措需要时间才能显现出成效。

默克尔认为,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良好的监管。中德两国央行、监管机构间已有非常好的合作,在二十国集团框架内也取得了合作成就。

“德中可以共同努力,对国际金融市场进行更多监管,在国际机构中共同协调合作。”默克尔说。

参考资料

1.人民网>>国际>>环球人物>>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 

2.默克尔今起第五次访华将争取中国对欧元区投资 

3.默克尔:愿访华促进德中战略伙伴关系发展 

扩展阅读:

1

新华网

2

http://www.angela-merkel.de/page/28.htm

3

http://de.wikipedia.org/wiki/Angela_Merkel

4

http://www.deyudeyu.com/images/neu/20080714yqfjlu0aj0.jpg

开放分类:
人物政治家德国总理世界杰出女性
“安格拉·默克尔”相关词条: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合作编辑者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需进一步完善,百科欢迎您也来参与在开始编辑前,您还可以先学习如何编辑词条

如想投诉,请到;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约 次
编辑次数:24次
最近更新:2012-04-14
创建者:santino
更多贡献光荣榜

辛勤贡献者:

fancy20408 

晴晓川 

采薇采微 

Lingua0049 

西羊圈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5:4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