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襄阳曲 |
释义 | 作品名称:《襄阳曲》 创作年代:盛唐 作品出处:太白集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作者:李白 作品原文襄阳曲① 襄阳行乐处,歌舞白铜鞮②。江城回渌水,花月使人迷。 山公醉酒时③,酩酊襄阳下。头上白接篱④,倒着还骑马。 岘山临汉江,水渌沙如雪。上有堕泪碑,青苔久磨灭。 且醉习家池,莫看堕泪碑⑤。山公欲上马,笑杀襄阳儿。 作品注释① 襄阳曲:乐府杂歌谣辞。 ②白铜鞮:歌名。相传为梁武帝所制。一说为南朝童谣名,流行于襄阳一带。 ③山公:即山简。晋代人,字季伦。“竹林七贤”之一山涛之子,曾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但他不理政务,只知饮酒游乐,故时人编了首《山公歌》。后成为流行在襄阳一带的一首儿歌。这首歌诙谐有趣,广为流传,常被游历襄阳的文人墨客所引用。 ④白接篱:白色的头巾。山简每喝醉了酒,总是倒戴着头巾,倒骑着马回家。 ⑤堕泪碑:在襄阳岘首山。《晋书·羊祜传》载:“祜乐山水,每风景,必造岘山,置酒言咏。”羊祜死后,为纪念他的政绩,“襄阳百姓于岘山祜平生游憩之所建碑立庙,岁食飨祭焉。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预因名为堕泪碑。” 作品简析这四首《襄阳曲》作于公元734年(开元二十二年),李白三十四岁,游襄阳,结识韩朝宗。李白在襄阳所写的这几首诗,既可见其性情,又可见其诗风。在襄岘汉水的背景之下,一个怀着未醉之心的醉翁形象,栩栩如生。最后一首中“莫看”,“且醉”二句 ,是痛苦的潇洒。 作者简介李白 (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城(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护府管辖)。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他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公元742年(天宝元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唐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公元756年,即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失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 李白诗歌以抒情为主。他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的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吸取其丰富营养,集中提高而形成独特风貌。他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一切可惊可喜、令人兴奋、发人深思的现象,无不尽归笔底。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存诗千余首,有《李太白集》三十卷。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