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襄河镇 |
释义 | 襄河镇地处皖东丘陵,襄河之滨,1949年建镇,总面积121.5平方公里,耕地5.4万亩,辖18个村、13个居会,人口97000人,是全椒县政府所在地,也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概况襄河镇地理环境优越,水陆交通和通讯条件十分便利。东部紧邻京沪铁路,上海至新疆伊宁的“312”国道和S206公路绕城而过,并在境内设站,150吨以下船只可经襄河、滁河直达长江。 文化城南有南屏山,山上竹修林茂,常年郁郁葱葱,是避暑纳凉之佳所。城北古有北极阁,现在其上建有吴敬梓纪念馆。城中有始建于明隆庆年间,现为省重点文物的“国光楼”(原名为“尊经阁”)。襄河三折九曲,将小城一分为三,上有古桥六座,名曰白汪、宝林、积玉、涌金、拖板、太平。每年正月十六,四乡八里的群众会不约而同地赶来,从太平桥上漫步走过,燃放烟花鞭炮,焚香祝愿,祈求一年平平安安,名曰“走太平”。襄河两岸垂柳成行,绿树成荫,蓝天倒映,令人流连忘返。 该镇乃世界名著《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的故乡,文风素享盛名,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曾有“一桐城,二全椒”之说法,清代出现过吴国龙、吴国对、金兆燕、吴檠、郭韵清、薜时雨等著名诗人。坐落在镇中国光楼边的全椒中学,现为省重点中学,其前身是明万历年间的望阳书院,清乾隆中期易名为襄水书院,该校为国家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 经济改革开放以来,该镇焕发出勃勃生机,小城镇建设突飞猛进,旧城改造成效显著,新建多个居民生活小区,后街内巷铺设了水泥路面,道路四通八达,主要干道架设了路灯。学校、医院、商场面局合理,社会化服务程度较高。 多年来,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工业富镇、农业固镇、商业活镇、科教兴镇”的发展战略,积极实施镇办集体企业改制,大力发展“一优两高”农业和个体私营经济,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1995年被国家民政部授予“中国乡镇之星”称号。2000年全省百强乡镇排名第16位,滁州市第2位。2001年全镇乡镇企业营业收入76200万元,农业收入6429万元,实现利税4620万元,财政收入2883万元。 为增强发展后劲,加快富民强镇步伐,镇党委、政府解放思想,不断创新,提供优质服务,积极营造宽松环境,加大投入,筑巢引凤,分别在襄水、城东、南屏建立三个私营工业园区,总占地面积100万平方米,供电、供水、下水、水泥路面、程控电话、有线电视、路灯全部通到位,现已有26户进入园区,总投资3600万元。襄河镇热情欢迎各界有识之士来此经商办厂,共同开发建设这块富饶美丽的土地。 风景介绍小城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城南有南屏山,山上竹修林茂,常年郁郁葱葱,是避暑纳凉之佳所。城北古有北极阁,现在其上建有吴敬梓纪念馆。城中有始建于明隆庆年间,现为省重点文物的“国光楼”(原名为“尊经阁”)。襄河三折九曲,将小城一分为三,上有古桥六座,名曰白汪、宝林、积玉、涌金、拖板、太平。每年正月十六,四乡八里的群众会不约而同地赶来,从太平桥上漫步走过,燃放烟花鞭炮,焚香祝愿,祈求一年平平安安,名曰“走太平”。襄河两岸垂柳成行,绿树成荫,蓝天倒映,令人流连忘返。 该镇乃世界名著《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的故乡,文风素享盛名,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曾有“一桐城,二全椒”之说法,清代出现过吴国龙、吴国对、金兆燕、吴檠、郭韵清、薜时雨等著名诗人。座落在镇中国光楼边的全椒中学,现为省重点中学,其前身是明万历年间的望阳书院,清乾隆中期易名为襄水书院,该校为国家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镇内基础文化设施较为齐全,群众业余生活丰富多彩。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