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襄汾县
释义

襄汾县位于山西省中南部,隶属于临汾市。东临浮山、曲沃、翼城,西傍乡宁,南毗曲沃、侯马、新绛,北连临汾。地理坐标为东经111°06′38〞至111°40′55〞,北纬35°40′05〞至36°03′20〞。南北39.3千米,东西26.5千米,总面积1304平方千米。总人口49万人(2004年)。

简介

襄汾县位于山西省中南部。东临浮山、翼城,西傍乡宁,南毗曲沃、侯马、新绛,北连尧都区。地理座标为东经111°06′38〞至111°40′55〞,北纬35°40′05〞至36°03′20〞。南北39.3千米,东西62.5千米,总面积1542.25平方千米。总人口50万人。县人民政府驻新城镇。邮编:041500。代码:141023。区号:0357。拼音:Xiangfen Xian。东有塔儿山(属太岳山脉),西有姑射山(属吕梁山脉),汾河纵贯县境中部,流程52.2千米。

基本概况

县人民政府驻新城镇。邮编:041500。代码:141023和142623。区号:0357。拼音:Xiangfen Xian。

东有塔儿山(属太岳山脉),西有姑射山(属吕梁山脉),汾河纵贯县境中部,流程52.2千米。东西山麓逐渐向汾河谷地倾斜,形成东西高、中间低的槽状形态。河谷最低的永固乡西吉村海拔391米,山地最高的塔儿山,海拔1495.4米,高差1104.4米。除山脚、河谷外,一般地面高差不大,平地占全县总面积70%以上,基本属于平川地区。

行政区划

襄汾县辖7个镇、6个乡:新城镇、赵康镇、汾城镇、南贾镇、古城镇、襄陵镇、邓庄镇、陶寺乡、永固乡、景毛乡、西贾乡、南辛店乡、大邓乡 。

历史沿革

襄汾县系1954年由襄陵、汾城(又名太平)二县合并而成,取襄陵、汾城二县首字为名。襄陵以晋襄公陵而得名。汾城系古晋国都,因汾河流经得名。

2000年,襄汾县总人口466163人,各乡镇人口: 城关镇 57781、 赵康镇 23657、 汾城镇 43491 、南贾镇 30686、 古城镇 33015、 襄陵镇 19294 、邓庄镇 23997 、丰盈乡 10978、 永周乡 19771、 贾岗乡 10731、 西贾乡 21600、 曹家庄乡 14623 、景毛乡 16401 、南辛店乡 24931 、贾罕乡 16034、 浪泉乡 20460、 张礼乡 18948、 大邓乡 13135 、陶寺乡 26139 、土地殿乡 6411、 赵曲乡 14080。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襄汾县辖13个乡镇,349个行政村。 县境边界村庄,自齐村起,逆时针方向,计有高庄村、井头、浪泉、薛村、景村、西阳、安军岭、西梁、梁段、上北戍、贾朱、北侯、卢家坟、曹家坪、水峪沟、太常庄、大有、车口、峪口、高庄、李村、西南毛、阜平庄、广巨庄、杨威、南史威、东柴、仁佑庄、西吉、东吉、南五、永固、万王、裴村、仓头、下鲁、南古堆、南庄岭、蒙亨、卧子里、向南、贾家庄、崔家庄、菊花古朵、十八盘、木凹、李家坡、燕窝、神坡、河底、王家河、贺家墓、沟北、孔家河、半山里、东社、段村、扈村、寺头、小王、上北梁、下北梁、下西梁、孙家院、贾庄、令伯、、斛冢、小韩、鄢里、上靳、襄陵镇等。

自然地理

该县地势东西高而中间低。东有塔儿山,属太行山脉,海拔1493米,是该县最高峰;西靠吕梁山麓,中间汾河由北而南纵贯其中。汾河两岸地形平坦,为临汾盆地的组成部分,海拔 500至 600米,水源充足,土壤肥沃,是该县主要粮棉产区。古有“金襄陵、银太平”之称。汾河是该县唯一河流,境内流长四十多公里,河床宽处达千米。其它还有“七一”、“跃进”等干渠。该县年均气温11.5度,一月--4.5度,七月26度,年降雨量 550毫米左右,无霜期 185天。

旅游资源

丁村遗址

位于襄汾县城4公里的丁村附近汾河河畔,距临汾市35公里,北起史村,南至柴庄,长约十一公里,以发掘出我国历史上旧石器时代的化石而闻名中外。

丁村遗址,是一片片断崖沟壑中的砂砾地,就在这里,发掘出了中国旧石器时代中期的文化遗址,开始,是在1953年的挖沙工程中发现的。1954年秋天,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山西的专业考古人员组成发掘队在丁村长约11公里、宽约5公里的范围内,进行了考古发掘。从黄土下的古代河流沙砾层中,发现了3枚丁村人十二三岁儿童的牙齿化石,两千多件丁村人打造的石器以及同丁村人同时生存的28种哺乳动物,5种鱼类,和30种软体动物化石。1976年又在同一地点的沙砾层中发现了1块小孩的头骨化石。因其发现于丁村,故名“丁村人”。丁村人形态介于现代人和猿人之间,其门齿具铲形特征,与现代蒙古人相近。

丁村民俗博物馆

位于晋南襄汾县著名的“丁村人”和“丁村文化遗址”所在地丁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丁村至今比较完整地保存着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至清咸丰年间所建的各式院落20余处,33座明清时代的民房庭院,反映出明、清时代北方农村的村庄格局,分北、中、南三个建筑群。

多数院落坐北朝南,明代的院门多在东南角。院落大都建有正堂、过厅、门楼、厢房,均为砖石木质结构。建筑构件上有人物、花卉、飞禽、走兽、古典戏曲、历史故事等木雕、砖石雕图案,是我国明、清民居建筑中的佳作。博物馆利用其中部分庭院陈列着近万件文物,并把晋南一带清末民初的部分民俗事象绘制成画或制成模型予以展示。馆的第一院有10个展室,展出了晋南民间历代相承的岁时习俗。

馆的四合院里,主要陈列清末民初以来民间迎婚嫁娶的礼仪风习以及“十二属象相克相合图”、晋南一带的其他礼仪习俗、祝贺、侍奉父母等。在清代乾隆三十六年所建的前后两进的院里,陈列着晋南城乡广为流传的刺绣、剪纸、木板画等民间工艺品以及歌舞、小戏、皮影戏、木偶戏的实物和资料。此外,还有民间书画、民间镜子、民用瓷器和生产用具等展览室。

丁村民居

在山西襄汾县城南4公里丁村。村内遗存明、清两代民居院落二十多座,较早者为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至四十年,较晚者为清康熙咸丰间,基本上是明清时期村子的布局。分北中南三个建筑组群,院落多为坐北朝南的四合院格局。院门位置明代多在东南角,清代则活泼多变。

建筑形式有厢房、正堂、过厅、门楼之分,位置不同,造型亦异。各建筑构件上有人物、花卉、飞禽走兽、古典戏曲,造型优美,刻工流畅精致,是我国明、清民居中雕刻艺术的佳作。

农业生产

全县现有耕地89.15万亩,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谷子、红薯和薯类;经济作物主要是棉花、油料、果类和药材。畜牧业主要有牛、驴、骡、马、羊等;饲养业主要有猪、鸡、兔等。

工业交通

该县工业有机械、造纸、采煤、纺织、五金、陶瓷、砖瓦、鞋帽服装、农机修配、汽车修配、粮棉加工等。

境内交通有同蒲铁路和大运公路由北而南贯穿全境,县级公路和乡镇路四通八达,交通运输甚为方便。

108国道贯穿县城并且直通临汾市区

历史文化

襄汾县名始于1954年,是由原襄陵县和汾城县合并而成,因取两县名的首字,命名为襄汾县。

原襄陵县为春秋时晋国大夫筼筜的封邑,公元前621年晋襄公死后葬此,故称此地为襄陵。晋襄公名欢,为晋文公重耳之子。晋文公在位期间政治清明,唯才是用,特别在处理接班人问题上,接受了其父晋献公的教训,除了留德才兼备的公子欢在身边外,将其余庶子皆送往他国,以防止争夺君位引发内乱。公元前628年冬,晋文公去世,晋襄公继承了父亲开创的霸业,励精图治,富国强兵,有力地巩固了晋国百余年的霸主地位。尤其是在崤之战中,晋军大败秦军,俘获秦军三将,再次成功地把妄图东扩的秦国困阻于西北一隅。这次战役是中国历史上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范例。

公元前621年8月,晋襄公去世,遂葬于今襄汾县襄陵镇南东柴村原上,其地因称襄陵。

“襄陵”之名始见于战国时期,《史记·魏世家》:“(文侯)三十五年,齐伐取我襄陵。”西汉始置襄陵县,属河东郡,当时治所在今汾河东岸赵曲。王莽时改名为干昌县。东汉复名襄陵。北魏神?元年(428年),太武帝拓跋焘擒获夏秦王赫连昌,即在今尧都区境置禽昌县。北齐天保七年(556年),襄陵县并入禽昌县。北周时期,禽昌县治所移至襄陵故城。隋大业二年(606年),复名襄陵县。唐元和十四年(819年),移治于汾水西岸宿水店,即今古襄陵村。宋天圣元年(1023年),又移治于晋桥,即今襄陵镇。1954年,襄陵县与汾城县合并为襄汾县。

原汾城县地最初为西周贾伯国,相传周康王封唐叔虞的小儿子公明于贾,为贾伯。公元前703年,在曲沃和翼相对立的晋国内战中,贾伯还参加了周室卿士虢仲组织的五国联军,共同讨伐曲沃武公,这便是《左传》中记载的“虢仲、芮伯、梁伯、荀侯、贾伯伐曲沃。”但是20多年后,曲沃武公反而消灭晋国公室,自己做了晋国国君,贾伯国大约就在这一时期被武公消灭。到公元前666年,“晋献公娶于贾”,即迎娶贾伯之女贾君为夫人,说明这时贾国已不是姬姓国,而是异姓的封国了。晋襄公执政时期,还曾封狐射姑于贾,狐射姑字季,故史书中又称他为贾季。

所谓“汾城”又名临汾城,是战国时期魏国的城邑,其旧址在今襄汾县南端与新绛县交界处的晋城村。《史记·秦本纪》中:“(秦昭襄王五十年)益发卒军汾城旁”即指此地。西汉因在此置临汾县,县域包括今新绛县和襄汾县南部。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分临汾县北境设泰平县,县治即今襄汾县古城镇。北周为避周文帝宇文泰名讳,改为太平县。唐贞观七年(633年),太平县移治敬德堡,即今汾城镇。千百年来,襄陵县和太平县沃野连属,经济富庶,人们安居乐业,素以“金襄陵,银太平”并称于世。

1914年1月,山西省在全面调整省内区划地名期间,鉴于当时全国已有3个太平县,此外安徽省还有唐代所置的太平县、江苏省又在1912年新置太平县,所以决定启用太平县境内的古地名“汾城”,改名为汾城县。此后不久,江苏省的太平县也改名为扬中县。

1954年,襄陵县与汾城县合并后称襄汾县。同年10月14日,县人民政府驻地迁到史村,即今襄汾县城。

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之初,襄汾县以炼焦、炼铁、造纸为主的五小企业遍地开花。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土小企业,在支撑全县经济大厦的同时,也使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进入新世纪,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和环保力度的加大,该县财政收入的支柱——五小企业,被列入关停对象。县领导反复讨论作出决断:只有脱胎换骨改造传统产业,求新求高发展新兴产业,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于是,襄汾县大刀阔斧地调整工业经济结构,并做好了过紧日子的种种准备。

2000年6月5日,该县打响了全市炸毁土小企业第一炮。在不到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共炸毁了500多根烟筒,关停取缔了300多家小焦厂和147家小铁厂。壮士断臂,死而后生。紧接着,全县境内总投资达10几亿元的23个重点项目破土动工。在一年多的时间,该县建成并投入使用20座125立方米以上的炼铁高炉,8个40万吨以上的机焦企业,同时,10万吨金属锌、2万吨钾、3万吨超细高岭土等新项目也相继建成投产,初步迈开了传统产业新型化和新兴产业规模化的调产步伐。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有序开发和合理利用中促进资源节约,在全面治理和严格控制中促进环境保护,在积极修复和大力建设中促进生态改善,襄汾县从2000年起,就加大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建设生态的力度,提高资源“稀缺化”的程度,较好地破解了发展中资源环境生态的一系列难题。

项目要占土地、用资源,襄汾县在这个问题上“抠”得很紧。2002年初,一位投资商来到襄汾,商谈投资办厂事宜。对方坚持县里无偿提供土地,当时的县长陈玉士说:襄汾不能这样做,一则不合法,二则要损害农民利益。就算我这任县长给你办了,下一任若不承认,不就是害了你们。咱们看问题、做事情,不能只顾眼前,而要考虑长远利益,要经得起法律的检验。

“为子孙后代负责”,在襄汾上下已经达成共识,县、乡、村把其都列入到整体规划中,落实到具体行动上。

在处理县域经济发展和基本农田保护二者的关系时,襄汾县坚决贯彻“负责”的原则,即:新建企业的占地,首先要考虑利用停产关闭的旧厂房、旧场地,盘活土地存量和资本存量;旧厂房旧场地不适应的,考虑占用河滩地、荒沟地;以上两个办法都解决不了,确需新批占用土地的,则精打细算,能省就省。该纳税的纳税,该补偿的补偿,条条依法,宗宗合规,决不以牺牲国家土地资源和农民利益换取一时的所谓政绩。

在处理矿产资源和发展县域经济二者的关系时,襄汾县为可持续发展储备资源,借机做成大文章。该县煤田面积达300余平方公里,煤炭储量十分丰富,但目前只开采了9平方公里。因为,该县不主张内采,每年所需的煤炭全部外采。该县的铁矿资源在全市数一数二,但他们也不乱采,也不滥卖。县上有关部门制定了一套政策,鼓励铁矿就地深加工,最大限度地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全县年需铁矿粉400多万吨,需求量很大,他们眼睛向外,同用煤一样,有的企业到内蒙古、河北、云南等地买矿山,有的企业到印度买矿山,有的企业到澳大利亚、巴西整船整列地买矿粉。

在襄汾人的眼里,工业废渣、废水、废气都是宝贝。他们着眼本县冶金焦化、轻型建材、有色金属和精密铸造4大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重点培育了20余个投资数亿元的高起点、高档次、高效益的重点工程项目,结合产业特点,制定和落实发展循环经济的长远规划、政策措施、技术途径和推进步骤,变废为宝,整合资源,在内涵扩张,延伸产业链条上下功夫,将其作为转变增长方式、创新经济形态的战略重点来抓,探索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的有效经济模式。

集约发展的工业园区中,以钢铁、焦化企业为依托,扩大焦炉煤气综合利用,以高耗能、高排放企业为依托,大力推进废物资源化,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循环化、集约型的经济格局。各企业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促进了经济由线性运行向企业的小循环和园区的大循环运行转变。光大集团的洗煤—炼焦—化工—供气—发电;冶金园区的矿—铁—钢—型材以及废气发电、废渣建材;精密铸造园区的生铁—铸造—机加工—装配等产业链条,或将资源一步步吃干榨尽,循环利用。

2002年,全国煤价扶摇直上,该县清醒地意识到电力紧张的市场走势,引导焦厂和铁厂利用废气余热发电,一些企业积极效仿,新增发电能力10余万千瓦时。2004年上半年,当全市电力奇缺,大小企业叫苦不迭时,襄汾的自备电厂则大显身手,为企业的正常运转立下了汗马功劳。

依靠科技进步,大胆采用新工艺、新技术,节约能源,扩大利润空间,是襄汾发展循环经济的又一举措。星原、龙兴等6家企业上了10项高炉喷煤技改项目,年可节约焦炭3.8万吨,吨铁成本平均降低约80元。光大公司、张礼银业洗煤厂等企业,采用国内目前最先进的洗煤设备和技术,使回收率提高近10个百分点。襄汾有色金属公司利用自行开发的双飞溅式冷凝电炉炼锌技术,使电炉回收率达93.6%,单炉日产量达14吨,创同行业世界纪录。

2004年12月20日,襄汾县举行了规模宏大的重点工程竣工剪彩暨新项目开工奠基仪式。其中“三废”利用的项目就达28个,甲醇、精苯、叽矸及50万吨煤基清洁液体燃料油工程,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这些项目的建设,标志着襄汾县的传统产业改造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经济增长方式出现了质的飞跃。一大批诸如纳米锌粉、恒源高岭土、钾盐等节能、环保、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新兴产业也强势崛起,成为该县新的经济增长点。

历史遗迹

襄汾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境内有驰名中外的“丁村人”遗址,还有汾城古建筑[城隍庙。五龙庙]陶寺夏代遗址春秋晋城遗址。另外尚有汉末黄巾军郭太部屯兵的白坡垒;、清居民建筑等宝贵文物。

合作医疗

襄汾县是全省首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5个试点县之一。今年,襄汾县共有98074户386646人参加合作医疗,占农业总人口的90.08%。比上年增加16172人,增长2.64个百分点。2005年,全县共为参合农民健康普查支出137万元,广大农民真正享受到合作医疗带来的实惠。

襄汾县将做好试点工作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积极探索,强化措施,确保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顺利推进。他们的具体措施和做法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基金和经办机构工作经费足额列入预算,确保有关经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做到专户储存,专账管理,资金封闭运行;编印了12万册《合作医疗宣传手册》发送到每个农户,报社、电视台开办了《合作医疗暖万家》专栏和专题节目,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知识和典型事例妇孺皆知,家喻户晓;对农村“五保户”、“特困户”参加合作医疗个人缴费方面实行补助,对享受合作医疗大病补偿后仍生活贫困的农民实行医疗救助;筹集资金200万元,对9个乡镇卫生院的医疗用房进行了新建和改建,改善了医疗条件;对有关工作人员进行强化培训,对517名农村卫生所医务工作者进行轮训,提高了管理和服务能力;对大病补偿情况定期通过电视台、乡村政务公开栏公示、公布,该报销的一分不少,不能报销的坚决不报;建立健全了《转诊规定》、《合作医疗补偿流程》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强化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早解决,试点工作不断完善,日趋规范;2005年10月1日起,全面推行了“直报制”模式,即患病农民在办理出院手续的同时,可在定点医疗机构直接领取补偿款,极大地方便了参合农民。

重大新闻

简介

2008年9月8日,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新塔矿业有限公司尾矿库发生特别重大溃坝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根据国务院事故调查组初步调查,这是一起特别重大责任事故,在社会上造成了特别恶劣的影响。

鉴于山西省省长孟学农同志、副省长张建民同志对上述事故负有领导责任,依据《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和其他有关规定,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同意接受孟学农同志引咎辞去山西省省长职务的请求,同意免去张建民同志的山西省副省长职务。对此次事故涉及的其他责任人员,由山西省委、省政府提出处理意见;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国务院事故调查组正在对事故作进一步深入调查,彻底查清违法行为,依法认定相关单位和人员责任。

发生事故的尾矿库隶属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新塔矿业有限公司塔儿山铁矿,位于襄汾县陶寺乡。该尾矿库总库容约30万立方米,坝高约50米。2008年9月8日8时许,该尾矿库发生溃坝事故,尾砂流失量约20万立方米,沿途带出大量泥沙,流经长度达2公里,最大扇面宽度约300米,过泥面积30.2公顷。截至2008年9月14日18时,已经确认254人死亡,34人受伤。经初步调查,导致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企业违法违规生产和建库,隐患排查治理走过场,安全整改指令不落实,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监督管理不得力。

事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要求全力组织搜救工作,认真负责地做好善后工作,迅速查清事故原因,依法追究责任,并要求举一反三,切实把加强安全生产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深刻吸取山西“9.8”特别重大尾矿库溃坝事故教训,以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当前,要立即开展一次以尾矿库为重点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专项整治工作,坚决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政府及有关部门安全监管主体责任,依法打击违法行为,严肃查处责任人员,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失踪人数

襄汾溃坝事故抢险指挥部负责同志介绍:在溃坝事故2008年9月8日开始搜救的同时,抢险指挥部分两条线对死亡和失踪的人员进行了反复核查。一条是县委县政府组织基层干部到乡村排查,一条是公安干警按照户籍管理、暂住人口登记,包括失踪人员家属登门通报,仔细排查了陶寺、大邓、邓庄3个乡镇、新塔矿生活办公区、菜市场等重点区域。

到2008年9月17日已对70个行政村、24134户、90339名常住人口、2869暂住人口、近2000名流动人口、130家企业,逐村逐户逐单位进行了认真摸排登记。发现失踪人员的线索后,由死亡和失踪人员的亲属、两名证人、两名调查民警、两名基层干部共同签字确认。

截至9月16日20时,共摸排死亡或失踪人员270人,其中男135人、女135人。到2008年9月17日,260具尸体已确认身份213人。

据介绍,事故发生后几天是申报失踪的高峰期,2008年9月15日有六人申报,2008年9月16日一人申报,2008年9月17日已无人申报。到2008年9月17日8时,还有57名失踪人员家属等待认领和寻找尸体。

襄汾县历史名人

郑光祖

字德辉,是元代著名杂剧家和散曲家,与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齐名,号称元代四大杂剧家之一,其作品在民间广为流传。

毛文龙

(1576-1629年)字振南,明代著名军事家,民族英雄,抵抗后金的名将。祖籍山西省平阳府太平县(今山西临汾市襄汾县),出生于杭州。毛文龙是明末歼灭后金(清)军数量最多的军事统帅,被誉为“海上长城”,为保卫明朝奉献了毕生心血,最终含冤而死。

毛文龙的父母都是山西人,长大后亦曾回老家“归理平阳庄业”,可见他和襄汾的渊源极深。

程婴

春秋时晋国卿赵朔之友人。晋景公三年(前597年),赵氏全族遭难,程与公孙杵臼合谋,舍子救孤。扶孤成人后,又自刎以报答先死的公孙杵臼。忠义精神受到后人崇敬。故事《赵氏孤儿》更是家喻户晓。

姬缗

春秋晋国国君。哀侯光弟。继小子侯而立。前704—前679年在位。时曲沃势力日盛。周桓王十七年(晋侯缗二年,前703),周卿士虢仲与芮、梁(嬴姓国,在今陕西韩城南)、贾(姬姓国,在今山西襄汾西)、荀(姬姓国,在今山西新绛西,时为曲沃武公所夺)四国之君伐晋曲沃武公。然不能阻止曲沃攻翼。周僖王三年(前679),曲沃武公伐晋侯缗,入翼(亦称绛,晋都,今山西翼城东南),杀晋侯缗,尽有晋地。

赵盾

春秋晋人,谥宣孟,又称赵宣子。父衰从重耳出亡19年,深得信任。文公即位,赵衰为卿,功绩卓著。盾于晋襄公7年(前621)为晋中军帅,主国政。同年晋襄公病重。托孤赵盾,嘱以乳下小儿夷皋为嗣君。襄公卒,赵盾认为先君新殁,诸卿新进,国家多事,宜立长君,于是派人到秦国去迎接“好善而长”的公子雍回晋即位。夷皋母穆赢日夜抱夷皋号泣于朝,赵盾又改变主意,立夷皋为君,是为灵公。盾修政事,选贤能,晋 国的霸业得以维持。赵盾仕晋襄、灵、成三世,屡有政绩,孔子称为“良大夫”。今襄汾县赵康镇有其墓及祠庙。

贾充

贾逵之子,承袭父爵为侯,曹魏时官至大将军司马、廷尉。其时司马氏专国政,充趋附司马氏,为司马氏集团的核心人物。曾以铲除反司马氏的扬州刺史诸葛誔,杀死魏主曹髦有功,封为宣阳乡侯进封安阳乡侯。魏元帝景元五年(264)劝司马昭立司马炎为世子。次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晋朝。充历任车骑将军、散骑常侍、尚书仆射、尚书令、进封鲁郡公。任职期间,修订《晋律》。充二女:一为太子妃,一为齐王妃。晋武帝太康二年(282)充卒,终年66岁。

张著

字仲明,号蒙溪,元初襄陵张相村人。赋性颖悟,志于学业。蒙古太宗(窝阔台)十年(1238),著15岁以词赋中选,列为路学儒生。之后家居20年,教书育人,研讨伊洛理学,造诣颇深。中统元年(1260)擢为潞城尹,因不习官场应对,不久,即亲去辞归,继续任教,至元二十二年(1285),62 岁擢为平阳路儒学教授。任满,随同儿子思敬到其南阳教官任所寄居。至元二十九年(1292)病故于寓所,终年69岁。有《蒙溪集》12卷、《诗学渊源》20卷、《春秋隐括》3卷行世。

臧尔心

太平(今襄汾县)南膏腴村人,字子端。号西峰。清康熙五十年(1711)辛卯科举人,五十二年(1713)癸已科进士。任官翰林院检讨。不久以亲老辞官归里。康熙六十年(1721)县境大旱,饿死的人到处可见,尔心卖家产以籴粟,赈济饥民,被救活的人很多。太平,县大而县学的名额少,人才常被屈抑,他遂与知县商议,扩大县学,使在学生员由十五名增至二十名,士气得以宏扬。后经知县聘请为书院长,他讲学贯通经史,虽严寒酷暑也不停止,因而士子学业日进步。其间县人得以登乡、会试榜的多出其门。他秉性正直,居乡数十年,足不履公堂。其品德和学识,都为乡人所敬重。康熙五十八年(1717)参与《太平县志》的撰修。

任建新

原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政协副主席 1946年——1948年 北京大学工学院化学工程系学习

1948年——1949年 华北人民政府秘书厅秘书。

1949年——1954年 中央政法委员会办公厅秘书,中央法制委员会秘书。

1954年——1959年 国务院法制局秘书。

1959年——1966年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科长、处长。

1966年——1971年 “文化大革命”中靠边站,后下放“五七”干校劳动。

1971年——1981年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法律部处长、法律部部长。

1981年——1983年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

1983年——1988年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

1988年——1992年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党组书记、审判委员会委员中央政法领导小组成员兼秘书长;中央政法委员会副书记兼秘书长;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副主任。

1992年——1997年 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法委员会书记;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党组书记、审判委员会委员;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主任。

1997年——1998年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党组书记;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书记。

1998年——2003年 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1994年5月当选中国法官协会会长,2008年12月被推举为中国法官协会名誉会长。

第十四届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和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名誉主任;

中国法学会会长;

中国法官协会会长;

国际保护工业产权协会中国分会会长;

中国经济法学会副会长;

通过法律维护世界和平中心执委兼亚洲地区主席;

中国国际法学会名誉会长;

世界法律家协会名誉主席;

中国版权协会名誉理事长;

北京大学兼职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

1994年11月被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授予金质奖章,以表彰其在中国保护知识产权领域作出的贡献。1997年获国际保护工业产权协会成就奖。

任建新同志系中共第十三届、十四届中央委员,十四届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十五大代表;第七届、八届、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本地主要产业

钢铁、煤炭、煤焦化工、机械、造纸、锌、钾、高岭土、纺织、五金、陶瓷、砖瓦、鞋帽服装、农机修配、汽车修配、粮棉加工、棉花、油料、水果、药材、养殖业。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6:1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