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香苏散 |
释义 | 香苏散-《幼科金针》卷上。【药物组成】香附、苏叶、陈皮、甘草、柴胡、桂枝、防风、羌活。 【处方来源】《幼科金针》卷上。 【方剂主治】小儿呕吐。 【用法用量】上加生姜3片,水煎,热服。 香苏散-《世医得效方》卷一。【来源】《世医得效方》卷一。 【组成】香附150克(炒去毛) 紫苏(去根)75克陈皮60克 甘草60克 苍术60克(切片,米泔浸,炒黄) 【用法】上锉散。每服12克,用水225毫升,加生姜3片,葱白2根煎,不拘时候服。得汗为妙。 【主治】伤寒、伤风、伤湿、伤食。 【加减】头痛,加川芎、白芷、细辛、荆芥穗各1.5克,咳嗽声重,痰多涕稠,加半夏、苦梗,乌梅各1.5克,桑白皮2,1厘米,心疼,加石菖蒲、半夏各15克,泄泻,加木香、藿香各1.5克。 香苏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 【组成】香附子(炒香,去毛) 紫苏叶各120克 甘草(炙)30克 陈皮60克(不去白)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煎100毫升,去滓热服,不拘时候,日三服,若作细末,只服6克,入盐点服。 【功用】理气解表。 【主治】外感风寒,内有气滞,形寒身热,头痛无汗,胸脘痞闷,不思饮食,舌苔薄白。 香苏散-中成药性状:散剂。 功能主治:疏散风寒、理气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有气滞、头痛无汗、胸脘痞满,食欲不振。 用法及用量:口服:每次5g,每日3次。 不良反应和注意: 规格:散剂。 生产厂家: 是否医保用药:非医保 是否非处方药:非处方 其它:风热外感忌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