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香蕉象甲
释义

昆虫名,为鞘翅目,象虫科。分布在马来西亚、印度中国、台湾等。以香蕉、西贡蕉为主要寄主,亦危害大蕉、粉蕉等。成虫、幼虫均钻蛀假茎危害,蛀道纵横交错,严重影响植株生长,易受风倒,甚至整株腐烂枯死。受害的植株叶片卷缩变黄,枯叶多,结实少,或果穗不能抽出,严重者假茎腐烂或至死亡。

中文学名:香蕉象甲

拉丁学名:Cosmopolites sordidus Germar

二名法:Banana Root Borer

界:动物界

门:节肢动物门

纲:昆虫纲

目:鞘翅目

科:象虫科

属:根颈象甲属

分布区域:马来西亚、印度中国、台湾?等

形态特征

成虫

香蕉象甲头部延伸成管状,末端内藏咀嚼式口器,触角膝状。

长1.5毫米,长椭圆形,乳白色,表面光滑。

幼虫

乳白色,肥胖,头赤褐色,体表多横皱,无足。

裸蛹,乳白色,管状头可达中足胫节末端。香蕉象甲和香蕉大象甲各虫态的形态特征、大小、色泽非常相似,只是香蕉象甲成虫体长10-11毫米,鞘翅端部近圆形,足的第三跗节不扩展成扇形。香蕉大象甲成虫体长12-14毫米,鞘翅端近平截,足的第三节扩展如扇形。双带型背面红褐色或黑红褐色,前胸背板两旁各有1条由前向后渐宽的黑色纵带纹,而大黑型全体黑色或带红褐色光泽,但前胸背板旁无纵带纹。

发生规律

在华南地区每年发生4~5代,世代重叠,各虫态常同时可见,无明显的越冬休眠现象。成虫交尾后产卵于假茎叶鞘组织内的小空格中,每格1~2粒,产卵处叶鞘表面通常可见微小的伤痕并呈水渍状、后变褐色的斑点,表面有少量胶质物溢出。幼虫孵出后蛀食假茎,蛀道纵横交错,严重者1株有虫子百头以上,幼虫乳白色,肥大,无足。幼虫老熟后在蛀道内化蛹。成虫羽化后,暂居蛀道中,经若干日始钻出。因成虫畏光,藏匿受害假茎最外1、2层干枯或腐烂的叶鞘下,有群聚性。

控制方法

(1)严格检疫,禁止有虫蕉苗运入新区。有条件的应推广组培苗。

(2)清园除虫。每年清明节前结合栽培进行“圈蕉”,可以减少虫害;定期割除被害而腐烂的叶柄和叶鞘,可清除部分成虫和幼虫;采果后砍伐假茎作堆肥、沤肥或深埋处理。

(3)药剂防治。用40.7%乐斯本或80%敌敌畏500倍液,或40%乙酰甲胺磷500倍液喷雾或淋灌“把头”,对成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对幼虫无效。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18:2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