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香花刺 |
释义 | 《*辞典》:香花刺基本信息【出处】《陕西中草药》【拼音】 Xiānɡ Huā Cì 【别名】香水花(《陕西中草药》),木香花(《中国经济植物志》)。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七里香蔷薇的根皮。夏、秋采挖根皮,洗净,晒干。 植物形态落叶或半常绿灌木。茎攀援,长达10米,具疏刺或近无刺。叶互生,单数羽状复叶,小叶3~5,椭圆卵形至长披针形,长2~6厘米,宽1~2.5厘米,边缘有细锯齿。伞形花序顶生,常有数花;花白色;萼片5;花瓣5。瘦果骨质,包于球形、红褐色的花托内。 生境分布生于沟岸、山坡灌丛,杂木林中和住宅附近。分布河南、湖北、四川、云南等地。 药理作用【性味】《陕西中草药》:"涩,温。" 【功能主治】《陕西中草药》:"活血调经,消肿散瘀。治月经不调,外伤红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研末撒。 【摘录】《*辞典》 《中华本草》:香花刺基本信息【出处】出自《陕西中草药》 【拼音】 Xiānɡ Huā Cì 【英语】 Root-bark of Wild Banks Rose 【别名】香水花、木香花、红皮、七里香、红根、红刺皮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单瓣白木香的根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osa banksiae Ait.var. normalis Regel. 采收和储藏:夏、秋采季挖根,洗净,剥取根皮,晒干。 植物形态单瓣白木香 落叶或半常绿灌木。茎攀援,长达10m,具疏刺或近无刺。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小叶3-5,椭圆卵形至长披针形,长2-6cm,宽1-2.5cm,边缘有细锯齿。伞形花序顶生,常有数花;花直径1.5-2.5cm;苞片5,卵形,先端长渐尖,全缘,萼筒和萼片外面均无毛,内面被白色柔毛;花瓣白色,单瓣,芳香。果球形至卵球形,直径5-7mm,红黄色至黑褐色;萼片脱落。花期4-5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1500m的沟谷中。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甘肃、陕西、河南、湖北等地。 药物功效【性味】涩;温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活血调经;消肿散瘀。主月经不调;外伤红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摘录】《中华本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